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次扰动电流波形特征的配电网相间永久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邵文权 贺雨昕 +1 位作者 关欣 罗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6-157,共12页
针对配电网相间故障后自动重合闸盲目重合于永久性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多次扰动电流波形特征的配电网相间重合前永久故障识别方法。配电线路相间故障三相跳闸后,依次对3个相间回路施加高频电压扰动。永久故障时故障相间回路、非故... 针对配电网相间故障后自动重合闸盲目重合于永久性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多次扰动电流波形特征的配电网相间重合前永久故障识别方法。配电线路相间故障三相跳闸后,依次对3个相间回路施加高频电压扰动。永久故障时故障相间回路、非故障相间回路均包含过渡电阻支路,而瞬时故障熄弧后即无故障时各相间回路均不受过渡电阻支路影响,永久故障和瞬时故障时对应的相间回路扰动电流的波形存在显著差异,利用该差异进行相间回路状态甄别。进一步利用Hausdorff距离系数H表征扰动电流波形的差异,若在判别周期内多次扰动电流的波形高度一致,即H值接近于0,则判为相间永久性故障。并构造了基于Hausdorff距离系数的永久故障识别判据和实现方案。PSCAD/EMTDC仿真计算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判别永久性故障,并且基本不受过渡电阻、故障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相间故障 多次扰动 波形相似性 永久故障 HAUSDORFF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采动巷道围岩变形演化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天 王逸良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9,共8页
为探究多次采动下巷道围岩的变形演化规律,解决巷道围岩大变形问题,以山西襄垣七一新发煤业5101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多次采动期间巷道围岩变形及塑性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多次采动下巷道围岩的变形演化规律,解决巷道围岩大变形问题,以山西襄垣七一新发煤业5101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多次采动期间巷道围岩变形及塑性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动影响的加剧,巷道围岩变形量增加且所占总变形量比重增加,并呈现明显的非对称变形;巷道围岩塑性区破坏深度延伸,破坏面积加大且巷道右帮塑性破坏区扩展最为明显,其塑性破坏规律大致呈:“巷道右肩角处→巷道右底角处→巷道右帮中部”的动态扩展过程。基于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规律提出支护方案,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合理,巷道变形满足工作面开采需要,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扰动 演化规律 非对称变形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现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健 陈学习 +1 位作者 单文选 毕瑞卿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为研究深井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在下保护层开采时的状态,采用煤柱极限强度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探测同步进行的研究方案,对平煤四矿己;-23160联络巷两侧宽度均为4m的区段煤柱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区段煤柱理论计算极... 为研究深井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在下保护层开采时的状态,采用煤柱极限强度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探测同步进行的研究方案,对平煤四矿己;-23160联络巷两侧宽度均为4m的区段煤柱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区段煤柱理论计算极限强度最大值为26.0 MPa;(2)煤柱1和煤柱2在己;煤层及己;煤层开采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垂直应力分别为131.1MPa、85.1MPa,远超煤柱极限强度;(3)现场两个探测组探测的遗留煤柱最大残余高度均为0.64m,高度损失达到原始煤柱高度的60%,坍塌垮落煤体涌向煤柱两侧采空区和己;-23160联络巷;(4)残余煤柱不会在下部对被保护层形成明显的应力集中区,保护效果在倾向上有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煤柱 多次扰动 煤柱破坏 上保护层开采 近距离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