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日间嗜睡主客观评价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鸿波 庄锡彬 +2 位作者 陈伟文 黄弘 蔡志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12-14,共3页
目的对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多次小睡潜伏时间(MSLT)在OSAHS患者白天嗜睡中的地位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科因鼾症就诊的患者12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进行分组:单纯性鼾症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OSAHS组9... 目的对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多次小睡潜伏时间(MSLT)在OSAHS患者白天嗜睡中的地位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科因鼾症就诊的患者12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进行分组:单纯性鼾症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OSAHS组90例,其中男78例,女12例。采用ESS简体中文版进行嗜睡程度主观评估,MSLT试验进行嗜睡程度客观评估。结果各试验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体重指数等方面无差别。随着OSAHS病情的加重,ESS评分呈上升趋势,多次小睡潜伏时间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ESS评分、多次小睡潜伏时间均与OSAHS病情相关。可信性分析表明ESS简体中文版总Cronbachα系数为0.70,其中部分条目与总体的相关性差。结论 ESS简体中文版及MSLT均可用于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评价。为方便计算,在临床上可优先采用ESS,但需要适当改良以适应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对于对嗜睡程度评价要求较高的情况,则应采用MS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 日间嗜 EPWORTH嗜量表 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任蓉 唐向东 +3 位作者 雷飞 杜丽娜 黄国平 吴俊林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男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的对比,探究OSA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在华西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经... 目的 通过对男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的对比,探究OSA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在华西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经整夜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OSA(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5次/h)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分为男性OSA患者及女性OSA患者两组,并对两组的年龄及AHI进行配对.比较两组患者多导睡眠图所示睡眠结构、缺氧状况、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MSLT)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的差异.结果 共258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9名,平均年龄(49.4±11.3)岁,平均AHI指数(35.3±26.7)次/h;女性129名,平均年龄(49.7±11.8)岁,平均AHI指数(34.1±26.7)次/h.男女OSA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睡眠潜伏期更长[(19.2± 28.1)vs.(12.9±12.9)min],睡眠效率更低[(78.5±14.1)% vs.(84.5±9.7)%],睡后觉醒时间更长[(89.8±63.8)vs.(66.1±48.4)min],总睡眠时间更短[(396.9±78.8)vs.( 427.6± 56.1)min],多次小睡平均潜伏期更长[(9.9±3.39)vs.(9.3±3.7)min],(P均<0.05).男女患者呼吸事件中低通气所占比例[(39.9±26.3)% vs.(53.4±27.7)%],阻塞性呼吸暂停所占比例为[(50.81±25.88)% vs.(41.03±26.72)%],(P均<0.05).结论 在AHI严重程度相一致的情况下,女性患者睡眠质量更差,但男性患者日间客观嗜睡程度更重.呼吸事件中女性患者多以低通气为主,而男性患者多以阻塞性呼吸暂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性别差异 日间嗜 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7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刘航 刘建红 +1 位作者 雷志坚 梁碧芳 《内科》 2008年第6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无明确诱因及阳性家族史;均有白天过度嗜睡,其中2例伴猝倒,6例有入睡幻觉及3例睡瘫症,有典型四联症仅1例;首发症状为白天过度嗜睡4例,...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无明确诱因及阳性家族史;均有白天过度嗜睡,其中2例伴猝倒,6例有入睡幻觉及3例睡瘫症,有典型四联症仅1例;首发症状为白天过度嗜睡4例,猝倒伴白天过度嗜睡2例,睡眠打鼾伴白天过度嗜睡1例。以白天过度嗜睡就诊者5例,以猝倒就诊者1例,以打鼾就诊者1例。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殊改变。7例患者均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联合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检查。PSG结果示睡眠潜伏期均<10 min,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均<20 min,仅1例合并打鼾者提示有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余未见睡眠呼吸暂停及夜间睡眠缺氧,MSLT中所有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都小于5 min,其中5例出现2次或2次以上睡眠始发REM睡眠(sleep onsetrapid eye movementperiods,SOREMPs),2例未见SOREMPs、但平均快速动眼睡眠(REM)潜伏期均<10 min。结论提高对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的认识,是及早正确诊断、减少误诊误治的有效方法。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整夜PSG联合MSLT将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 多导眠图 多次潜伏试验 猝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