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成型及多次再生对其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费小龙 陈鸿蔚 李立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9-698,共10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在气体分离领域展示出优异的性能,受到工业界广泛关注。MOF成型技术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工业分离过程。然而,在实际的吸附分离中,吸附剂的粉化问题会给工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静态气体吸附实验研究了6... 金属有机骨架(MOF)在气体分离领域展示出优异的性能,受到工业界广泛关注。MOF成型技术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工业分离过程。然而,在实际的吸附分离中,吸附剂的粉化问题会给工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静态气体吸附实验研究了6种MOF(5种具有优异CO_(2)吸附性能,1种具有C_(2)H_(4)高效吸附性能)材料的成型及再生方法,对成型及再生前后颗粒吸附剂的性能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MOF成型与再生方法与其水稳定性有关,Cu-BTC和Mg-MOF-74这2种水稳定性差的MOF需要添加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参与再生;6种MOF再生前后对其结晶度影响不大,而随着再生次数增加,抗压强度下降,气体吸附量最终趋于减少,颗粒稳定性降低;再生颗粒抗压强度可达到20 N,与第1次的成型颗粒相比气体吸附下降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气体分离 成型与再生方法 吸附剂粉化 多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再生沥青混合料沥青组分迁移及其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杰 秦永春 +2 位作者 曾蔚 徐剑 黄颂昌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4,共8页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沥青混合料的多次再生过程,探讨了多次再生沥青的物理性质变化特征和组分迁移规律;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多次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利用单轴贯入强度试验、半圆弯拉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其使用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沥...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沥青混合料的多次再生过程,探讨了多次再生沥青的物理性质变化特征和组分迁移规律;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多次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利用单轴贯入强度试验、半圆弯拉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其使用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仪(AMPT)分析了其相位角在温度和加载频率同步耦合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经历多次再生后流变性能变差,高温性能提升,低温性能衰减显著;再生剂在旧沥青中的增溶作用随着其掺量的提高而增强,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呈指数规律衰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随再生次数增加呈对数规律增长,水稳定性对再生次数的敏感度较低,3次再生后其马歇尔体积指标均可满足规范要求;1次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特性与全新料较为接近,2次再生后,其弹性效应增强,低温抗裂性能劣化加速.综上所述,沥青混合料经多次再生后,应重点关注其低温性能的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多次再生 组分分析 断裂能 动态黏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多次再生后的性能与其组分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曾蔚 王杰 +2 位作者 秦永春 王维营 张艳鸽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为研究沥青多次再生机理,通过沥青化学组分试验(四组分法),测试并分析了沥青多次再生过程中各个组分及胶体不稳定指数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各组分与针入度、延度等物理性质的关联性.基于再生剂的掺量与化学组分、物理性质的关系,揭示了再... 为研究沥青多次再生机理,通过沥青化学组分试验(四组分法),测试并分析了沥青多次再生过程中各个组分及胶体不稳定指数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各组分与针入度、延度等物理性质的关联性.基于再生剂的掺量与化学组分、物理性质的关系,揭示了再生剂在沥青多次再生过程中所起到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沥青中的沥青质质量分数增大,芳香分和胶质质量分数降低,饱和分质量分数较为稳定,胶体不稳定指数增大,沥青的常规性能指标总体上可以恢复;沥青的多次再生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化学组分的协调与匹配,以提高其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多次再生 组分 芳香分 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