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多模态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的增益管理放大全光纤飞秒激光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雷如梦 李中超 +2 位作者 李孝燊 苏俊昌 刘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9,共10页
基于增益管理非线性放大的机制,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速率方程对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了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优化预啁啾量和种子光强度,可改变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增益曲线。在动态增益曲线与非... 基于增益管理非线性放大的机制,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速率方程对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了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优化预啁啾量和种子光强度,可改变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增益曲线。在动态增益曲线与非线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输出光脉冲的频谱会迅速展宽数倍并带有线性啁啾,进而脉冲可被压缩至近傅里叶变换极限。为验证该超短脉冲产生方式的可行性,采用仿真结果中的最佳参数设置,成功设计并搭建了一台高能量、短脉宽、高质量的超快光纤光源。该光源可实现中心波长为1060 nm、重复频率为35 MHz、平均功率为267.4 mW以及脉冲宽度仅为39.5 fs的激光输出,与仿真结果高度一致。同现有的超短脉冲产生方式相比,本实验装置的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装置更紧凑、产生光束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 增益管理非线性放大 线性啁啾 极端光谱展宽 超短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在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中的应用(内封面文章·特邀)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韵澎 燕静 郝翔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5,共15页
荧光显微镜是研究细胞结构和动态过程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近年来发展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更是突破了传统衍射极限,能够在观测活体生物样本中达到纳米级的分辨率。但由于生物样品内部折射率变化的复杂性,进行超分辨观测时成像性能往往... 荧光显微镜是研究细胞结构和动态过程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近年来发展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更是突破了传统衍射极限,能够在观测活体生物样本中达到纳米级的分辨率。但由于生物样品内部折射率变化的复杂性,进行超分辨观测时成像性能往往会因样品引起的像差而降低。自适应光学是一种矫正波前误差的技术,在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中引入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超分辨系统的成像分辨率、成像深度、成像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研究者不断创新自适应光学在超分辨技术的应用方法。介绍了自适应光学技术,阐述了其在显微成像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近年来自适应光学在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应用,最终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成像 自适应光学 机器学习 波前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误差校正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戴禄君 吴瑞瑞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9-163,共5页
数据驱动可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非线性问题,为此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误差校正方法,降低外界干扰,提升误差校正能力。采用基于加速稳健特征算法的图像配准技术,提取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图像特征点并得出描述矢量... 数据驱动可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非线性问题,为此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误差校正方法,降低外界干扰,提升误差校正能力。采用基于加速稳健特征算法的图像配准技术,提取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图像特征点并得出描述矢量,经矢量的欧氏距离计算,获取图像的特征匹配对,构建失真图像的空间变换模型,实现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误差校正;利用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数据驱动方法补偿显微成像误差校正结果,优化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精度。实验证明:该方法的特征提取精度不受图像上下移动、旋转角度、尺度变化等操作影响,误差校正峰值信噪比较高且处于平稳趋势,平均误差校正成功率高达95.8%,误差校正后可观察到纹理清晰的细胞内部结构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非线性 光学成像 误差校正 特征提取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偏移量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误差校正方法
4
作者 翟伟芳 冯娟 刘永立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5-239,共5页
针对因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以客观像素特征为驱动源,一旦出现特征缺失,推断过程很容易形成误差,导致的光学显微图像失真现象严重、清晰度低问题,提出计及偏移量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误差校正方法。利用数据驱动法全面、快速以及敏感地捕... 针对因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以客观像素特征为驱动源,一旦出现特征缺失,推断过程很容易形成误差,导致的光学显微图像失真现象严重、清晰度低问题,提出计及偏移量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误差校正方法。利用数据驱动法全面、快速以及敏感地捕捉光学数据,划分光学显微图像的边缘和非边缘区域,设定标准滑动窗口,计算不同区域内像素点在该窗口内的像素灰度值,根据灰度值判定边缘点和非边缘点的误差形成概率。在此基础上,将误差校正看做一种角度或相位偏离补偿问题,设定偏离中心,计算误差概率较大的图像区域内各节点与中心间角度和相位偏移量,根据偏移量给出相应正向和负向补偿,完成有效误差校正。实验数据证明:所提方法误差校正精准度高,校正后成像失真、细节丢失以及分辨率低问题被解决,误差点的分布离散程度降低,算法整体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非线性光学成像 误差校正 相位偏移量 边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材料非线性光学显微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涛 黄迪 +3 位作者 宋仁康 刘安航 王占山 程鑫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711-2736,共26页
二维材料的低维度特性带来了诸多新奇的光物理现象,其中微纳尺度上的物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主导了二维材料的光学性质。因此,表征微纳尺度的物性及其带来的光学响应,是研究二维材料光物理现象潜在机制的重要手段。相较于光谱技术,光... 二维材料的低维度特性带来了诸多新奇的光物理现象,其中微纳尺度上的物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主导了二维材料的光学性质。因此,表征微纳尺度的物性及其带来的光学响应,是研究二维材料光物理现象潜在机制的重要手段。相较于光谱技术,光学显微技术可以更精准、更广泛、更详细地描述二维材料的光学响应信息;其中,基于非线性光学信号的显微技术可以有效表征二维材料的基本物性,在宽波段响应下具备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为二维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回顾了非线性光学显微在二维材料层数、晶轴、晶界、堆叠和外界耦合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当前领域的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非线性光学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力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6
作者 高美静 金伟其 +2 位作者 王霞 徐超 陈翼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7-1041,共5页
为提高已研制的基于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显微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平板旋转微扫描器的高分辨力显微热成像系统。分析了光学平板旋转微扫描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微扫描器相关的参数设计、加工容差,并与现有的非... 为提高已研制的基于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显微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平板旋转微扫描器的高分辨力显微热成像系统。分析了光学平板旋转微扫描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微扫描器相关的参数设计、加工容差,并与现有的非制冷显微热成像系统实现了一体化设计与加工,确定了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的技术指标。利用该系统实际采集的显微热图像与过采样处理结果表明系统整体设计的有效性,系统空间分辨力得到提高,可应用于高分辨力显微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光学平板旋转扫描 高分辨力 过采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光滑表面瑕疵的光学显微成像和数字化评价系统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甬英 高鑫 +2 位作者 肖冰 刘东 卓永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5-329,共5页
提出了利用一种特殊设计的LED多光束环状分布照明光源,与显微镜组成超光滑表面元件缺陷检测的光学显微散射成像系统,获取适合于数字图像二值化处理的暗背景上的亮瑕疵图像。利用X、Y两方向的精密移导系统对表面实施子孔径图像的扫描。... 提出了利用一种特殊设计的LED多光束环状分布照明光源,与显微镜组成超光滑表面元件缺陷检测的光学显微散射成像系统,获取适合于数字图像二值化处理的暗背景上的亮瑕疵图像。利用X、Y两方向的精密移导系统对表面实施子孔径图像的扫描。在原有的子孔径图像拼接"边缘拓展法"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分类的多层次图像拼接算法。该算法分为特征分类和多层次拼接两个部分:通过重叠区域内特征的提取和分类,将所有子孔径图像的重叠区域分为四类;然后针对这四类重叠区域的不同特点,有次序地进行图像拼接,最终得到全景图像。并应用二元光学制作了标准比对板,以获得瑕疵正确的数字化评价依据。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和算法特别适合在被测表面范围较大、具有微米量级分辨率的瑕疵的数字化定量检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 光学测量 散射成像 图像拼接 特征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深层动态荧光显微成像中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毛珩 Tao Louis 陈良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5,共7页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开展微观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使用该技术可以观察生物体内的精细结构、动态追踪生物体内组织、细胞、细胞核、蛋白、小分子等不同尺度的生命活动过程。其中,研究深层组织高时空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开展微观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使用该技术可以观察生物体内的精细结构、动态追踪生物体内组织、细胞、细胞核、蛋白、小分子等不同尺度的生命活动过程。其中,研究深层组织高时空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当前成像领域一个前沿问题。应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实时补偿经由不透明散射、非均匀生物组织传播而引入的复杂波前畸变已被证实是实现上述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文中首先归纳了深层动态荧光显微成像的需求和特点,随后分别介绍了自适应光学技术近几年在共聚焦显微成像、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成像、光激活定位显微成像、受激辐射光淬灭显微成像、双光子/多光子激发显微成像中的相关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成像 自适应光学 深层组织 波前传感 波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的三维显微成像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升同 冯音琦 +1 位作者 张敏 郝君君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247,共6页
宽场相干断层成像技术(WFOCT)具有提高OCT系统的扫描速率和实现高分辨率的三维显微技术等优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WFOCT的基本原理,利用八步移相法重建出玻璃物体微细结构的断层图像,研究了宽场OCT系统对玻璃材料的纵向分... 宽场相干断层成像技术(WFOCT)具有提高OCT系统的扫描速率和实现高分辨率的三维显微技术等优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WFOCT的基本原理,利用八步移相法重建出玻璃物体微细结构的断层图像,研究了宽场OCT系统对玻璃材料的纵向分辨率和探测深度,其中探测深度可达3.3mm。在获得多幅断层图像的基础上,利用VC6.0和OpenGL混合编程,采用移动立方体(MC)算法重建出玻璃物体微细结构的三维图像。实验结果表明,WFOCT系统不但能够在生物组织检测等医学方面得到应用,而且对反射率较高的物体能够完成三维形貌显微成像探测和深度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宽场 移相法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美静 芦鑫 张春晓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提高已研制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基于改进的频域图像配准技术和凸集投影超分辨力算法,提出了显微热成像系统光学微扫描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及步骤,采用不同重构方法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评价参... 为提高已研制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基于改进的频域图像配准技术和凸集投影超分辨力算法,提出了显微热成像系统光学微扫描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及步骤,采用不同重构方法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评价参数和结论。利用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采集低分辨力显微热图像序列进行了超分辨力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得到提高从而可满足需要高分辨力显微热分析的场合。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它不可控光学微扫描成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成像 超分辨力 光学扫描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径近场光学显微成像的数值分析
11
作者 郭宁 潘石 +2 位作者 吴世法 夏德宽 简国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将纳米级光孔的近场分布表征为横电与横磁模式按空间频谱分布的展开叠加 ,其频谱系数由界面上的电磁分布来确定 .在柱坐标系下 ,横电及横磁各分量的具体形式来源于矢量亥姆霍兹方程的一般解 ,通过界面上电磁分布的修正 ,可以得到更为精... 将纳米级光孔的近场分布表征为横电与横磁模式按空间频谱分布的展开叠加 ,其频谱系数由界面上的电磁分布来确定 .在柱坐标系下 ,横电及横磁各分量的具体形式来源于矢量亥姆霍兹方程的一般解 ,通过界面上电磁分布的修正 ,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矢量解 ,既保留了近场的发散特性 ,又满足了远场的偶极子分布特性 .此数值计算可以概括为简洁的一维傅里叶积分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近场光学 纳米孔径 镀膜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显微镜的三维成像技术
12
作者 姜志国 薛斌党 周孝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4期223-,共1页
传统研究显微样本三维结构的方法是通过在显微镜下获取其二维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的,难以准确理解样本的三维结构.因此,研究显微三维成像理论、三维定量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该领域的研究也是显微信息学科的研... 传统研究显微样本三维结构的方法是通过在显微镜下获取其二维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的,难以准确理解样本的三维结构.因此,研究显微三维成像理论、三维定量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该领域的研究也是显微信息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不同显微样本的三维成像与处理问题,论文以多种光学数码显微镜作为硬件平台,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基于光学显微镜的显微三维成像、处理和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研究了聚焦深度显微三维成像、显微双目立体成像、序列显微光学切片三维成像、连续物理切片显微三维成像测量等关键技术和系统实现.聚焦深度显微三维成像方法为解决显微成像景深有限的问题,研究了各种序列显微图像空域聚焦融合算法,对优选出的改进Laplacian算子图像融合方法,提出了基于深度图去噪处理等的优化改进方案,实现了序列显微图像的有效合成,扩展了显微照相的景深.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套基于聚焦深度的显微三维成像测量显示系统.三维成像实验:以昆虫眼睛图像序列验证三维成像方法.昆虫眼睛图像序列原始图用MOTICDMBl显微镜,4倍物镜,冷光源外照射反射光成像,包括33幅不同聚焦层面的原始图像.三维成像效果达到一定实用要求.双目立体体视显微镜三维成像为改进传统光学体视显微镜实现立体显微三维成像,根据计算机立体视觉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数码体视显微镜的显微立体表面成像、测量系统方案.针对该系统特点,提出使用线性标定模型来标定立体视觉系统.为解决光学显微立体图像的匹配问题,从所研究的两种匹配算法中,优选出新序数测度匹配法.基于上述方案和算法,实现了一套基于光学数码体视显微镜的显微立体表面成像、测量软件系统.三维成像实验:以某航空材料断口表面显微三维立体成像为例验证该三维成像方法,材料断口表面显微图像采用本研究设计的双目立体摄像MOTIC K500MBGG体视显微镜,16倍物镜,冷光源外照射反射光成像,包括2幅左、右光路采集的原始图像.三维成像效果达到一定实用要求.序列光学切片显微三维成像为解决显微荧光三维成像去模糊的问题,研究实现了最近邻、线性去卷积和最大期望光学切片去模糊复原方法,分析总结了上述三种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给出了各算法适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套序列显微光学切片三维成像系统.三维成像实验:为说明光学切片三维去模糊效果,以Confocal获取的显微荧光细胞三维图像为例,本序列图像由MOTIC集团提供,共16层图像,各层图像上有一些模糊效果,经EM去模糊算法50次迭代,一定程度上去除了模糊效果,然后用体可视化方法显示.显微物理切片三维成像研究了生物组织序列切片图像的三维重建和测量方法,根据连续组织切片的特点,提出用上、下层切片图像间存在的对应结构特征部分作为控制点,采用2次多项式进行几何校正、配准.对当今国内、外体视学界广泛认同的三维粒子测量计数方法一双层切片法(Disector)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上,设计实现自动双层切片体视测量和三维成像方法.三维成像实验:以大鼠肝门部胆管微血管切片图像序列为例验证该三维成像方法.本序列图像选自与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一同合作的"大鼠肝门部胆管微血管的三维重建"实验,总共有16幅经空间配准后的不阿层面的大鼠肝门部胆管微血管厚切片序列图像.三维成像效果满足医学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深度聚焦 立体视觉 光学切片 虚拟病理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焦扫描显微成像系统的非相干光学传递函数
13
作者 刘峰 朱秀昌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1-34,共4页
共焦扫描光学显微(CSOM)系统有透射式和反射式、相干光和非相干光荧光等类型。CSOM 系统的平面分辨率和纵深分辨率依赖于放置在光电探测器前面的空间滤波器的孔径大小。根据不同孔径计算反射式荧光CSOM 系统的非相干光学... 共焦扫描光学显微(CSOM)系统有透射式和反射式、相干光和非相干光荧光等类型。CSOM 系统的平面分辨率和纵深分辨率依赖于放置在光电探测器前面的空间滤波器的孔径大小。根据不同孔径计算反射式荧光CSOM 系统的非相干光学传递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扫描 光学传递函数 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光学显微成像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义强 林方睿 +2 位作者 胡睿 刘丽炜 屈军乐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4-1210,共17页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具有实时性、高分辨率和非侵入性等特点,其成像尺度可跨越细胞、组织乃至生命体,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边界。然而,受限于光学显微成像系统有限的空间带宽积(Space-Bandwidth Product,SBP),常规的光学显微...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具有实时性、高分辨率和非侵入性等特点,其成像尺度可跨越细胞、组织乃至生命体,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边界。然而,受限于光学显微成像系统有限的空间带宽积(Space-Bandwidth Product,SBP),常规的光学显微镜难以同时兼具大视场和高分辨率,使得显微成像在大视场生物成像应用中受到较大的限制,例如,对脑神经网络以突触为单位的神经回路成像。近年来,大视场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其SBP的视场相较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有了十倍甚至百倍的提升,在保持高分辨率的基础上拓展了成像视场,从而可以满足生物医学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需求。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几种典型的大视场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空间带宽积 大视场成像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泽宇 范瑶 +4 位作者 徐钦 陈雨舟 孙佳嵩 陈钱 左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2-397,共36页
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将光学编码和计算解码相结合,通过光学操作和图像算法重建来恢复微观物体的多维信息,为显微成像技术突破传统成像能力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这项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光学系统、图像传感器以及高性能数据处理设备的优... 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将光学编码和计算解码相结合,通过光学操作和图像算法重建来恢复微观物体的多维信息,为显微成像技术突破传统成像能力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这项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光学系统、图像传感器以及高性能数据处理设备的优化,同时也被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所赋能。智能手机平台作为高度集成化的电子设备,具有先进的图像传感器和高性能的处理器,可以采集光学系统的图像并运行图像处理算法,为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实现创造了全新的方式。进一步地,作为可移动通信终端,智能手机平台开放的操作系统和多样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赋予了显微镜灵活智能化操控能力与丰富的显示和处理分析功能,可用于实现各种复杂环境下多样化的生物学检测应用。文中从四个方面综述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首先综述了智能手机平台作为光学成像器件的新型显微成像光路设计,接下来介绍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先进传感器的计算光学高通量显微成像技术,然后介绍了智能手机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互联能力在计算显微成像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这项技术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平台 计算光学成像 无线传输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显微立体成像测量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深度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啸天 田爱玲 +3 位作者 王大森 朱学亮 刘丙才 王红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7-185,共9页
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直接影响光学系统激光损伤阈值,损伤深度是衡量亚表面损伤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尚无成熟的快速定量测量方法。基于荧光显微立体成像技术提出一种损伤深度测量方法。首先,在光学元件加工过程中利用量子点对亚表面损伤... 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直接影响光学系统激光损伤阈值,损伤深度是衡量亚表面损伤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尚无成熟的快速定量测量方法。基于荧光显微立体成像技术提出一种损伤深度测量方法。首先,在光学元件加工过程中利用量子点对亚表面损伤进行标记;当激光束以一定角度入射光学元件表面时,标记量子点会受激产生荧光;通过荧光相机对损伤层纵向分布的荧光信号进行显微立体成像,根据成像原理和结构参数计算荧光分布深度,实现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快速定量测量。通过光学胶和甩胶工艺制备了系列标准件,并开展对比验证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损伤深度55~75μm,测量相对误差小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元件 亚表面损伤 立体成像 荧光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特邀综述)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安莎 但旦 +2 位作者 于湘华 彭彤 姚保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共18页
随着新型荧光探针、先进激光、高灵敏光电探测器等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光学显微技术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其中的单分子定位技术利用荧光分子的光开关效应,实现了亚细胞结构的纳米精度超分辨成像.... 随着新型荧光探针、先进激光、高灵敏光电探测器等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光学显微技术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其中的单分子定位技术利用荧光分子的光开关效应,实现了亚细胞结构的纳米精度超分辨成像.本文介绍了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现,例举了其在细胞生物学、组织生物学以及神经科学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该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及可能的改进方向,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参考.超分辨光学显微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生命科学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荧光 超分辨 单分子定位 生物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焦扫描显微成象的光学断层平面分辨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万荣 陶纯堪 杨晓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0-735,共6页
在 Fried的一维分辨度理论的基础上 ,系统地讨论了光学成象系统两维分辨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定量关系 ,并以反射式共焦显微成象为例 ,建立了实际显微成象系统分辨率的定量计算方法 .
关键词 分辨率 信噪比 成像 光学成像系统 共焦扫描成像 光学断层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热成像系统帧间差分过采样重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美静 金伟其 +2 位作者 王霞 于杰 陈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4-707,共4页
基于泰勒级数展开,提出帧间差分过采样重构法,解决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微扫描高分辨力过采样图像的问题.该方法基于非标准2×2微扫描欠采样图像Y,求出图像间的微位移得到校正矩阵A-1,由X=A-1Y得到标准2×2微扫描欠采样图像... 基于泰勒级数展开,提出帧间差分过采样重构法,解决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微扫描高分辨力过采样图像的问题.该方法基于非标准2×2微扫描欠采样图像Y,求出图像间的微位移得到校正矩阵A-1,由X=A-1Y得到标准2×2微扫描欠采样图像X后进行过采样重构.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直接过采样法和双线性放大法,分辨的细节更多,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空间分辨力;且处理算法简单,计算量小,可实现快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光学扫描 空间分辨力 帧间差分 过采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热成像系统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处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美静 芦鑫 石晓丽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5-39,共5页
针对已研制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空间分辨力较低的问题,基于改进的频域图像配准技术和改进的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算法,提出了显微热成像系统光学微扫描改进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及步骤,采用不同重构... 针对已研制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空间分辨力较低的问题,基于改进的频域图像配准技术和改进的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算法,提出了显微热成像系统光学微扫描改进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及步骤,采用不同重构方法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评价参数和结论。利用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采集低分辨力显微热图像序列进行了超分辨力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得到提高,可应用于需要显微热分析的场合。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它不可控光学微扫描成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超分辨力 光学扫描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