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和卵巢-附件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张譞 殷伟红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150-154,159,共6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超声检查是识别卵巢肿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但传统超声检查对操作者依赖性强,操作者技术和经验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较...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超声检查是识别卵巢肿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但传统超声检查对操作者依赖性强,操作者技术和经验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大。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通过结合多种超声成像模式,如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等,集合了不同超声检查的优势,能够实现对组织结构的精细观察、功能评估以及病理变化监测,从而为卵巢肿瘤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卵巢-附件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作为一项评估卵巢肿瘤恶性风险的工具,包含病变的描述、定义、解释,其基于超声检查获得全面的诊断信息,根据肿块的最大径线、实性或类实性、囊性、囊性内分隔、血供、卵巢外表现等信息将卵巢-附件肿块划分为6个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恶性风险,可为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提供标准化的评估框架,不仅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肿物的恶性风险程度进行判别,还能快速对卵巢肿瘤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联合O-RADS可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能够为卵巢肿瘤的诊断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在卵巢肿瘤的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临床需求的拓展,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联合O-RADS有望得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 卵巢-附件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峥 李润霞 +1 位作者 刘艳清 蔚冬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661-1665,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患者84例,均进行多模态超声检查,根据患者术前半年是否存在短暂性脑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情况分为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结果有症状组斑...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患者84例,均进行多模态超声检查,根据患者术前半年是否存在短暂性脑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情况分为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结果有症状组斑块造影半定量分级2、3级分布高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PT低于无症状组,PI、BI以及EI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Max YM、Min YM、Mean YM均低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斑块病理评估分级分布与无症状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有症状组IV、V、VI型分布率高于无症状组(P<0.05)。结论采用多模态超声检查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斑块稳定性评估结果,且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超声检查 斑块稳定性 颈动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构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预测模型
3
作者 王晓梅 李俏然 +2 位作者 李雪莉 郑慧 陶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55-57,6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构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预测模型实现乳腺病变术前评估。方法选取78例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肿块型病变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别纳入恶性组和良性组,均接受...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构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预测模型实现乳腺病变术前评估。方法选取78例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肿块型病变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别纳入恶性组和良性组,均接受多模态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CDFI、SWE参数。结果78例乳腺肿块型病变患者中乳腺癌共52例,占比66.67%;乳腺纤维腺瘤26例,占比33.33%。CDFI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组PSV、PI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组E_(max)、E_(mean)均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SV、RI、E_(max)、E_(mean)单独及联合检查预测乳腺肿块型病变良恶性的AUC值均≥0.70,且联合检查的预测价值更高(Z=2.102、2.841、2.770、1.984,P=0.018、0.002、0.003、0.024)。结论基于乳腺肿块型病变PSV、RI、E_(max)、E_(mean)的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乳腺癌 多模态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联合CT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时间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米加 张庆露 +1 位作者 刘媛媛 孙英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CT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时间的预测价值,进而评估手术难度,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3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PURL)前进行多模态超声及CT检查,测量记录结石长径、体积、声影情况、闪烁伪像...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CT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时间的预测价值,进而评估手术难度,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3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PURL)前进行多模态超声及CT检查,测量记录结石长径、体积、声影情况、闪烁伪像强度和CT值,评价各参数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石长径、体积、声影强弱和CT值均与碎石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石长径越长、体积越大、声影越强、CT值越高,碎石时间越长。结石闪烁伪像强度平均值与碎石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多模态超声联合CT检查可以初步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时间,从而评估手术难度,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碎石时间 多模态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诊断侵袭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辉 高曼丽 +5 位作者 叶新华 周琦 王南 包迪 张惠敏 张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诊断侵袭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60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根据病理Gleason评分分组:评分>4+3为高侵袭组,评分≤4+3为低中侵袭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诊断侵袭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60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根据病理Gleason评分分组:评分>4+3为高侵袭组,评分≤4+3为低中侵袭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征象、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值与超声造影参数;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检查方式对前列腺癌侵袭性的诊断价值。结果低中侵袭组常规超声检查阴性征象百分比高于高侵袭组;阳性征象中高侵袭组弥漫性的百分比高于低中侵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侵袭组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低于高侵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侵袭组初始强度(B)、峰值强度(PI)低于高侵袭组(P<0.05),两组达峰时间(TTP)、峰值减半时间(T_(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的AUC分别为0.683、0.717、0.750、0.833,三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多模态超声检查对侵袭性前列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多模态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