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手部多模态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方法
1
作者 杨阳 周颖玥 +3 位作者 黄润夏 刘琦 何宏森 李小霞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6-917,共12页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单一模态下身份识别逐渐演变为融合多模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其中基于掌纹和掌静脉的身份识别技术是一大研究热点,如何实现实时非接触式手掌识别仍然存在挑战。本文中我们采用双目相机同时获...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单一模态下身份识别逐渐演变为融合多模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其中基于掌纹和掌静脉的身份识别技术是一大研究热点,如何实现实时非接触式手掌识别仍然存在挑战。本文中我们采用双目相机同时获取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手掌图像,基于手掌关键点检测来定位感兴趣区域,并设计了一个融合Log-Gabor卷积的掌纹和掌静脉网络(Log-Gaborconvolution Palmprint and Vein Network,LogPVNet),该网络采用双支路并行特征提取结构,并设计了参数自适应Log-Gabor卷积以及多感受野特征融合模块,显著提升了双模态图像纹理特征的提取能力。在CASIA-PV和TJU-PV两个公开的掌纹和掌静脉数据集和自建数据集——SWUST-PV上进行方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识别精度达到99.9%以上,等误率值低至0.0012%或以下的情况下,模型参数量与基础模型相比降低76%,浮点计算量降低81%,实现了模型的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多模态 掌纹和掌静脉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态至多模态生物特征身份识别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2
作者 陈佳慧 高树辉 +1 位作者 袁红敏 王贵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1-561,共11页
多模态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结合了多种生物识别方法,因伪造难度大、准确性高等优点,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增多。但是目前身份识别主要依赖于包括面部识别、手部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和声音识别等在内的单模态生物特征,其识别... 多模态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结合了多种生物识别方法,因伪造难度大、准确性高等优点,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增多。但是目前身份识别主要依赖于包括面部识别、手部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和声音识别等在内的单模态生物特征,其识别精确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模态数据质量,因而面临着多重挑战。相比之下多模态生物特征在身份识别领域优势更为明显,不但能有效抵御攻击,且多模态来源的互补信息可丰富特征表示,减轻了环境对识别性能的影响,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为此,本文对该领域相关工作进行梳理,全面综述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首先基于文献计量学梳理近10年内相关研究成果,围绕该领域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分别从单模态识别到多种模态融合识别进行分析、总结和讨论,最后结合法庭科学的实际需求,展望多模态生物特征身份识别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身份识别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法医学 模态身份识别 多模态身份识别 神经网络 生物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设计
3
作者 刘丰华 马秋平 +1 位作者 张琪 王财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73-4681,共9页
为了解决单模态生物特征信息采集不全、易被攻击以及特定识别场景下受限等问题,构建了一个针对人脸和虹膜的多层次融合识别模型,设计并实现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将所提模型以模块的方式进行集成。所提模型使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作为... 为了解决单模态生物特征信息采集不全、易被攻击以及特定识别场景下受限等问题,构建了一个针对人脸和虹膜的多层次融合识别模型,设计并实现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将所提模型以模块的方式进行集成。所提模型使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作为特征提取器,在特征层利用不同模态特征之间的类内相关性,对不同模态的特征归一化后串联;在分数层使用最小值策略融合左右虹膜得分,使用平均值策略融合虹膜得分和人脸得分。从CASIA-IrisV4-Distance数据集中提取同源多模态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特征层融合算法和分数层融合算法准确率均达到99.8%。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鲁棒性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多模态融合 系统设计 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粮生物危害物特征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贵财 史卫亚 +1 位作者 张德贤 王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分析农业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储粮生物危害物防治水平、储粮要求和粮仓实际情况,利用Visual Studio.NET2008和SQL Server2008构建储粮生物危害物特征信息数据库。该库系统详细收录了储粮生物危害物的相关信息... 分析农业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储粮生物危害物防治水平、储粮要求和粮仓实际情况,利用Visual Studio.NET2008和SQL Server2008构建储粮生物危害物特征信息数据库。该库系统详细收录了储粮生物危害物的相关信息等。同时还展示了系统运行界面,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生物危害物 数据库开发 特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高校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5
作者 伍倩 崔炜荣 +1 位作者 汪超 王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为解决传统门禁系统对实体校园卡的过度依赖、数据应用能力差、无法形成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在已有门禁系统架构基础上,基于一卡通专网,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高校智慧门禁系统。该系统集采集管理、生物数据... 为解决传统门禁系统对实体校园卡的过度依赖、数据应用能力差、无法形成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在已有门禁系统架构基础上,基于一卡通专网,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高校智慧门禁系统。该系统集采集管理、生物数据库、算法服务、校门口出入管理、访客出入管理、公寓管理、设备管理和出入权限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校园出入口的智慧化管理,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效率,为下一步的智慧校园建设奠定了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智慧门禁系统 生物数据库 校园安全管理 智慧校园 B/S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内含子数据库统计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淼 李继东 张尚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2,共4页
根据GenBank的序列数据,构建了真核生物内含子数据库(EID).对EID统计规律的研究表明,数据库共有103 848个基因,478 484个内含子,582 332个外显子,平均每个基因有4.61个内含子,5.61个外显子,内含子长度为40~120个核苷酸的最多.对人、大... 根据GenBank的序列数据,构建了真核生物内含子数据库(EID).对EID统计规律的研究表明,数据库共有103 848个基因,478 484个内含子,582 332个外显子,平均每个基因有4.61个内含子,5.61个外显子,内含子长度为40~120个核苷酸的最多.对人、大鼠、小鼠、鸡、果蝇、线虫、拟南芥、玉米和裂殖酵母等9种模式生物的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在真核生物中,并不是生物越高等,基因中的内含子数或外显子数就越大.进一步,对各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大小与内含子比例及内含子密度的关系、内含子相位、内含子剪接位点等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内含子 数据库 特征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信息度评估策略的掌纹掌静脉特征识别方法
7
作者 潘在宇 徐家梦 +1 位作者 王军 贾伟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6-1148,共13页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凭借其出色的识别效果和稳健的可靠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通常直接在特征层或决策层进行融合,很少考虑模态样本质量不同导致的融合效果差异。此外,由于缺乏大规模公开多模态...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凭借其出色的识别效果和稳健的可靠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通常直接在特征层或决策层进行融合,很少考虑模态样本质量不同导致的融合效果差异。此外,由于缺乏大规模公开多模态生物特征数据库,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因此,设计了一款手部多模态数据采集设备,并自建了手部多模态数据库,用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的验证与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信息度评估策略的掌纹掌静脉特征识别方法,利用样本标签对应的类别置信度来评估每个模态特征的信息度,从而使模型在融合过程中根据不同模态对身份识别的贡献率进行自适应的权重分配。实验表明该方法在2个公开的数据库以及自建数据库上均取得了最高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掌纹图像 掌静脉图像 多模态生物特征数据库 模态信息度评估策略 类别置信度 多模态融合 掌纹掌静脉特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R和FRR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永 殷建平 +1 位作者 祝恩 李宽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8-417,共10页
通过多生物特征识别融合可以显著地改善系统的识别性能,在多生物特征识别中,匹配分数级融合最常用.现有的匹配分数级融合策略包括基于归一化的融合、基于密度的融合和基于分类器的融合.本文分析了这三种融合策略的优缺点,结合分数归一... 通过多生物特征识别融合可以显著地改善系统的识别性能,在多生物特征识别中,匹配分数级融合最常用.现有的匹配分数级融合策略包括基于归一化的融合、基于密度的融合和基于分类器的融合.本文分析了这三种融合策略的优缺点,结合分数归一化和基于密度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任度的融合策略.其中,信任度是以错误拒绝率和错误接受率为基础,既避免了直接求取某个匹配分数的后验概率,又能够刻画匹配分数的分布.将本文方法与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新融合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 分数级融合 多模态 错误拒绝率 错误接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展综述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瑜 穆志纯 徐正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已经成为一种最具潜力的身份认证技术之一。主要对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也介绍了现存若干用于身份识别和验证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经调查研究显示,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由于在身份认...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已经成为一种最具潜力的身份认证技术之一。主要对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也介绍了现存若干用于身份识别和验证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经调查研究显示,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由于在身份认证和识别过程中考虑了个体的多种生理或行为特征,因而表现出了较单生物特征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已成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 多模态 融合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金丽 刘永梅 +5 位作者 杜松怀 关海鸥 刘官耕 苏娟 韩晓慧 王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02-208,共7页
针对未来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中,生物触电故障诊断与剩余电流之间具有不确定的潜在规律及关系映射,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应用Hilbert-Huang变换明确了生物触电故障时,剩余电流各固... 针对未来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中,生物触电故障诊断与剩余电流之间具有不确定的潜在规律及关系映射,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应用Hilbert-Huang变换明确了生物触电故障时,剩余电流各固有模态能量在时间和各种频率尺度上的分布,其中低频IMF分量的能量占有率高达86.35%,建立了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提取方法;然后以选取剩余电流各IMF分量5维度能量特征向量,为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提供有效特征的信息源,利用量子遗传计算的快速寻优性和神经计算的自适应性有机结合,建立了一种量子遗传模糊神经网络作为触电故障模式分类归属的决策系统,仿真试验准确率达到100%。为研发基于人体触电电流而动作的新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流调控 模型 剩余电流 固有模态分量 能量特征 生物触电故障 模糊神经网络 模式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人耳多模态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立 李文明 穆志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67-2773,共7页
鉴于人脸和人耳在生理位置上的特殊关系,本文将两者进行特征层串联融合,提出了一种多模态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3个步骤:第一步采用随机映射矩阵对特征提取后的特征向量做可撤销变换,得到可撤销模板;第二步采用类分布保留变... 鉴于人脸和人耳在生理位置上的特殊关系,本文将两者进行特征层串联融合,提出了一种多模态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3个步骤:第一步采用随机映射矩阵对特征提取后的特征向量做可撤销变换,得到可撤销模板;第二步采用类分布保留变换对可撤销模板进行非线性变换,将实值人脸人耳融合特征模板转换成二值模板;第三步采用模糊承诺方法对二值模板进行保护。针对传统模糊承诺方法对随机密钥未加保护的安全性缺陷,提出了基于ASE算法的改进模糊承诺方法。在两个人脸人耳多模态图像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模态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比采用人脸单模态模板保护能取得更好的认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生物特征模板保护 模糊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层双模态生物识别算法容侵能力评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志芳 甄佳奇 +1 位作者 朱福珍 宋建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89-1896,共8页
相较于单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具有更优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多模态生物识别4种融合层次中,特征层融合能够提取更多的区分性信息,消除特征的冗余,在理论上可达到最佳识别效果。... 相较于单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具有更优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多模态生物识别4种融合层次中,特征层融合能够提取更多的区分性信息,消除特征的冗余,在理论上可达到最佳识别效果。然而,特征层多模态生物识别算法的安全性很少被关注。目前,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双模态生物识别算法上,引入入侵容忍概念,定义了容侵能力度量,提出了容侵能力评测方法,评价特征层双模态生物识别算法的容侵能力,并对典型特征层双模态生物识别算法的安全性进行了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 模态生物识别 容侵能力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典型相关分析及其在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特征层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志坚 赵松 张培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0-795,共6页
提出了增强典型相关分析(ECCA)的概念,并将ECCA用于多模态生物特征的特征层融合.ECCA不仅保持了CCA的本质特征,而且利用了类别信息,能够找到两个特征空间对分类更有意义的投影方向.开集测试表明,ECCA用于特征层融合时,可以获得比广义典... 提出了增强典型相关分析(ECCA)的概念,并将ECCA用于多模态生物特征的特征层融合.ECCA不仅保持了CCA的本质特征,而且利用了类别信息,能够找到两个特征空间对分类更有意义的投影方向.开集测试表明,ECCA用于特征层融合时,可以获得比广义典型相关分析、串行融合、并行融合特征层融合算法和加法规则、乘法规则等分数层融合算法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典型相关分析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特征层融合 人脸识别 掌纹识别 开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级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风华 孟文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134-3138,共5页
生物特征识别是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凭借更好的适用性、更高的安全性及更优的性能成为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融合虹膜特征和掌纹特征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该方法分别提取虹膜及掌纹特征,融合时不同于传... 生物特征识别是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凭借更好的适用性、更高的安全性及更优的性能成为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融合虹膜特征和掌纹特征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该方法分别提取虹膜及掌纹特征,融合时不同于传统的匹配级融合,而是从特征级融合入手,采用并行特征融合策略,将两特征向量以复向量的形式进行融合,构成复向量空间,并利用酉距离进行匹配决策。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比单模生物特征方法在识别性能上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与传统匹配级融合策略相比,更有优势,识别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级融合 多模态 生物特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生物识别中生物特征组合的最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红艳 张睿 余成波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6-359,共4页
如何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挑选出最佳的生物特征组合,通常是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运用最优化技术中的“多目标规划”与“0-1线性整数规划”方法建立出一套简洁、实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运用MATLAB的具体求解... 如何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挑选出最佳的生物特征组合,通常是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运用最优化技术中的“多目标规划”与“0-1线性整数规划”方法建立出一套简洁、实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运用MATLAB的具体求解方法。经试验数据对比证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快速、有效的找到满足用户要求的最优的多模态生物特征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生物识别 生物特征组合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并行融合的序列化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框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海霞 张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89-2792,2823,共5页
针对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并行融合模式中使用方便性和使用效率方面的问题,在现有序列化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并行融合和序列化融合的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框架。框架中首先采用步态、人脸与指纹三种生物特征... 针对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并行融合模式中使用方便性和使用效率方面的问题,在现有序列化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并行融合和序列化融合的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框架。框架中首先采用步态、人脸与指纹三种生物特征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加权相加的得分级融合算法进行的识别过程;其次,利用在线的半监督学习技术提高弱特征的识别性能,从而进一步增强系统的使用方便性和识别可靠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此框架下,随使用时间的推移,系统能够通过在线学习提高弱分类器的性能,用户的使用方便性和系统的识别精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序列化集成 并行集成 使用方便性 半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数据库资源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陈胜 阮宁生 张彦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9-606,共8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多个水平参与调节机体的各项基础生物进程,其功能紊乱常伴随疾病的发生。鉴定lncRNA的生物学功能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从各种真核生物高通量测序中鉴定的几十万个lncRNA中,只...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多个水平参与调节机体的各项基础生物进程,其功能紊乱常伴随疾病的发生。鉴定lncRNA的生物学功能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从各种真核生物高通量测序中鉴定的几十万个lncRNA中,只有极少数的功能已被实验验证,这对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许多科研机构都建立了lncRNA数据库,并且持续周期性更新,这为研究者共享、注释和分析lncRNA功能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工具。本文从lncRNA原始资源整合、筛选、鉴定及功能分析和lncRNA与人类疾病等4个方面介绍各lncRNA数据库资源的最新特征和应用范围。这为研究者在选择不同数据库资源进行lncRNA鉴定和分析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数据库资源 生物学功能 序列特征 分类 保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多项式模型的多模态生物特征分数层融合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志坚 张培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多项式模型的多模态生物特征分数层融合算法(MPMSF),用多变量多项式模型获取融合分数,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并对多变量多项式模型进行简化,以减小计算量.MPMSF的特点在于不需要分数归一化.采用交叉验证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多项式模型的多模态生物特征分数层融合算法(MPMSF),用多变量多项式模型获取融合分数,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并对多变量多项式模型进行简化,以减小计算量.MPMSF的特点在于不需要分数归一化.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估了各种分数层融合算法的正确接受率和分数归一化、单模态性能对分数层融合算法的影响.开集测试表明,MPMSF算法优于传统的分数层融合算法.同时,MPMSF满足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实时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分数层融合 多变量多项式模型 交叉验证开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文娟 高媛 +7 位作者 魏鑫 王林海 黎冬华 周瑢 游均 张秀荣 于景印 张艳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3,共7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的数据建设对品种改良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我国收集保存的8 115份芝麻种质资源的基本信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性等数据进行规范整理,以90 420条芝麻信息为数据来源,采用LMAP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在线芝... 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的数据建设对品种改良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我国收集保存的8 115份芝麻种质资源的基本信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性等数据进行规范整理,以90 420条芝麻信息为数据来源,采用LMAP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在线芝麻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http://www.sesame-bioinfo.org/phenotype/index.html。数据库主要功能包括芝麻种质资源信息浏览、信息检索及实物索取。本数据库的创建打破了传统纸质或综合性数据库存储芝麻种质资源信息的局限,有效解决芝麻种质资源数据保存分散,共享、交流、利用困难等问题,实现了芝麻资源数字化管理和交流,将极大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在线数据库 形态特征 生物特征 品质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特征距离信息引导决策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晨怡 黄靖 +1 位作者 杨丰 刘娅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36-4042,共7页
传统的决策层融合作为识别系统最末端的融合层次,具有信息量不足的缺点,对于各模态分类性能差异较大的系统,识别率低且可靠性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距离信息的决策层融合方法,应用于包含虹膜、手掌静脉和手指静脉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传统的决策层融合作为识别系统最末端的融合层次,具有信息量不足的缺点,对于各模态分类性能差异较大的系统,识别率低且可靠性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距离信息的决策层融合方法,应用于包含虹膜、手掌静脉和手指静脉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以置信度作为权重,通过权重来探索不同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差异,实现了有效特征信息的提取,并且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权重因子与特征距离信息和模态分类性能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将模态的决策偏好通过置信度转化为定量表征,不仅使各模态权重因子的求解更具科学性,而且提高了识别系统在复杂情境下的自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方法的识别精度与抗干扰能力优于其他决策层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生物特征 决策层融合 自适应权重 特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