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模型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与挑战
1
作者 邹源 谈玉平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和多模态模型(Multimodal Models,MMLs)通过整合文本、图像、语音等多模态数据,为临床诊断、个性化治疗及慢性病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本文系统梳理了LLMs和MMLs的技术基础及其在临床医学...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和多模态模型(Multimodal Models,MMLs)通过整合文本、图像、语音等多模态数据,为临床诊断、个性化治疗及慢性病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本文系统梳理了LLMs和MMLs的技术基础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场景,包括临床诊断与决策支持、个性化医疗、慢性病管理等领域,探讨了其在提升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潜力与局限性。同时,深入分析了LLMs和MMLs在医疗领域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模型泛化能力不足、可解释性与透明性欠缺、隐私与数据安全风险,以及与现有医疗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并阐述了这些挑战对技术落地和推广的影响。最后,本文展望了模型优化、数据融合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方向,提出通过技术创新与跨领域协作,推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深度应用,为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多模态模型 临床大数据 临床辅助决策 个性化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模型嵌入知识生成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立明 冉政 张容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9,共9页
基于海量数据与强大算法的多模态模型依赖复杂的结构框架,在嵌入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展现出跨域数据处理能力和持续输出创新数据等核心特征。高度智能化的知识数据整理、自适应多场景的知识表达与动态协同聚合的知识共享等,推进知识生成逻... 基于海量数据与强大算法的多模态模型依赖复杂的结构框架,在嵌入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展现出跨域数据处理能力和持续输出创新数据等核心特征。高度智能化的知识数据整理、自适应多场景的知识表达与动态协同聚合的知识共享等,推进知识生成逻辑从既有信息理解向全新知识产出的转变。然而,多模态模型逐渐暴露出缺乏合法可靠的知识数据源、透明可释的生成过程以及高质量内容输出等诸多问题。亟待通过搭建价值对齐的生成模型、提升可控生成的技术水平、完善人类反馈提示策略、构筑基于规则的管控体系等约束其更好地支撑知识生成,加速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模型 知识生成 逻辑机理 路径选择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模态模型训练的高效样本检索技术
3
作者 唐秀 伍赛 +1 位作者 侯捷 陈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5-1139,共15页
深度学习中,多模态模型的训练通常需要大量高质量不同类型的标注数据,如图像、文本、音频等.然而,获取大规模的多模态标注数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昂贵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动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范式被广泛应用,能够通过有针... 深度学习中,多模态模型的训练通常需要大量高质量不同类型的标注数据,如图像、文本、音频等.然而,获取大规模的多模态标注数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昂贵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动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范式被广泛应用,能够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最有信息价值的样本进行标注,从而降低标注成本并提高模型性能.现有的主动学习方法往往面临着低效的数据扫描和数据位置调整问题,当索引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更新时,会带来巨大的维护代价.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模态模型训练的高效样本检索技术So-CBI.该方法通过感知模型训练类间边界点,精确评估样本对模型的价值;设计了半有序的高效样本索引,通过结合数据排序信息和部分有序性,降低了索引维护代价和时间开销.在多组多模态数据集上通过与传统主动学习训练方法实验对比,验证了So-CBI方法在主动学习下的训练样本检索问题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模型训练 主动学习 样本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模型的胡杨林语义信息描述与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媛 阿里甫·库尔班 +2 位作者 李均力 吕亚龙 阿依加马力·克然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78-1983,共6页
针对传统逐像素对胡杨林进行识别的方法忽略了相邻像元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及识别精度低等问题,结合不同层次的特征知识,提出一种多模态模型的胡杨林语义信息描述与识别方法。借助边缘滤波对原始图像进行降噪,保留待识别物体的边缘信息提... 针对传统逐像素对胡杨林进行识别的方法忽略了相邻像元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及识别精度低等问题,结合不同层次的特征知识,提出一种多模态模型的胡杨林语义信息描述与识别方法。借助边缘滤波对原始图像进行降噪,保留待识别物体的边缘信息提高局域平滑度;将提取的多重空间特征作为多模态模型(CNN _ LSTM)的输入,在进行时间和空间扩展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图像中胡杨的深层语义特征,采用SoftMax分类器实现胡杨林的正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胡杨林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联性 边缘滤波 多模态模型 深层特征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模型及其在气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蕾 康杜鹃 李晓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9,共7页
对气候要素的概率分布进行了讨论 ,根据这些概率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多模态模型 ,并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对赤道平流层纬向风、ENSO指数 (ESI)序列、冰岛Reykjavik(2 1 90°W ,6 4 13°N)气压和瑞典温度、北半球树木... 对气候要素的概率分布进行了讨论 ,根据这些概率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多模态模型 ,并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对赤道平流层纬向风、ENSO指数 (ESI)序列、冰岛Reykjavik(2 1 90°W ,6 4 13°N)气压和瑞典温度、北半球树木年轮等数据的分析表明 :气候系统中多模态现象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分布 多模态模型 非线性拟合 气候分析 正态分布 赤道平流层纬向风 ENSO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教师数字画像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谢雅淇 张雅慧 +1 位作者 许课雪 胡小勇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教师数字画像是助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立足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数字画像应用的创新机遇,针对教师数字画像技术存在的数据采集结构性错配、模型通用性与深度性失衡、画像模型训练升级滞后和伴随式应用服务缺失等问题,分... 教师数字画像是助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立足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数字画像应用的创新机遇,针对教师数字画像技术存在的数据采集结构性错配、模型通用性与深度性失衡、画像模型训练升级滞后和伴随式应用服务缺失等问题,分析教师画像大模型重塑教师数字画像构建与应用方式的多模态认知、关联式推理、增量式学习和伴随式反馈等关键能力;基于教师画像大模型的构建框架,围绕内隐对话、画像分析、发展指导三类细化子任务,设计了多智能体,以加强教师多维画像精准描摹与人机协同循证专业发展的综合性服务供给;以教师数字素养智能测评为例,从对话式智能测评、层级化画像分析和伴随式素养发展三方面阐释基于多智能体协作的场景化实践路径,展示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画像 多模态模型 教师专业发展 多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潜能、挑战与应用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志南 李根 郑娅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9,共10页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科学教育仍面临数字化资源紧缺、科学探究过程缺乏支持与反馈,以及科学素养评价耗时耗力等难点问题,制约其快速高质量发展。多模态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跨模...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科学教育仍面临数字化资源紧缺、科学探究过程缺乏支持与反馈,以及科学素养评价耗时耗力等难点问题,制约其快速高质量发展。多模态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跨模态学习能力,能够对科学教育的数字资源建设、实验探究过程和素养评价体系提供有效支持。基于此,该文通过对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特征的阐述,深入探讨其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潜能和问题挑战,并通过案例探索展示其应用场景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未来的实践建议,以期为技术融入下的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模型 科学教育 潜能与挑战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认同、沉浸: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推进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魏立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采用口耳相传、文字记录、影像记录、实物收藏展示等是文化遗产的传统叙事方式。进入数字时代,多模态大模型以其感知、理解、生成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为创新文化遗产叙事、重塑群体认同、营造沉浸体验提供了新路径。通过知识图谱构建实现... 采用口耳相传、文字记录、影像记录、实物收藏展示等是文化遗产的传统叙事方式。进入数字时代,多模态大模型以其感知、理解、生成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为创新文化遗产叙事、重塑群体认同、营造沉浸体验提供了新路径。通过知识图谱构建实现文化遗产语境再现,基于跨媒体内容智能生成与融合呈现丰富文化遗产表现力,利用情境感知与互动生成技术打造沉浸化文化遗产叙事。同时,多模态大模型助力跨文化语境挖掘、社交网络数据分析与虚实融合体验设计,多层面唤醒公众情感认同。在优化算法性能、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应注重数字鸿沟消弭、智能偏见消解、知识产权制度完善,推动多模态大模型成为文化遗产传承的新工具、新平台、新生态,在人机共舞中焕发文化遗产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模型 文化遗产 智能传承 沉浸式体验 情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多模态大模型:理论、技术与应用”专题征文通知
9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I0001-I0001,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MLLMs)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视觉内容理解、跨模态检索、文本到图像与视频生成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Janus-Pro 多模态模型 GEMI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隐忧与展望
10
作者 何梅 米华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9-82,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技术,多模态大模型能够处理多种媒体数据,并通过学习不同模态之间的关联,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催生了“多模态技术+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范式,驱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多元化... 作为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技术,多模态大模型能够处理多种媒体数据,并通过学习不同模态之间的关联,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催生了“多模态技术+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范式,驱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多元化、评价智能化,教育场景泛在化。如双刃剑之喻,多模态大模型的赋能之路亦可能伴随着技术越界、技术依赖和技术幻觉,给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教育者、教育对象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考验。基于此,只有让技术回归“育人”、超越“理性”、兼具“智用”、风险“可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模型 思想政治教育 技术隐忧 应用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示词与多模态大模型选择的环境地图评价优化路径研究
11
作者 张雨薇 王民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24,共5页
为探究人工智能辅助环境地图评价的优化路径,本研究对比了不同提示词与大模型组合的评价结果,测量其与人类专家评分的拟合程度。本研究选择了环境地图展示活动的作品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了输入—输出提示(IO)、专家提示(EP)、自洽提示(SC... 为探究人工智能辅助环境地图评价的优化路径,本研究对比了不同提示词与大模型组合的评价结果,测量其与人类专家评分的拟合程度。本研究选择了环境地图展示活动的作品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了输入—输出提示(IO)、专家提示(EP)、自洽提示(SC)及思维图像提示(IOT)四类提示词,以及豆包、通义千问、智谱清言、跃问四个多模态大模型进行组合测试。结果表明,IOT提示词在整体作品评价和多数的分项评价上都表现出与人类专家相似的评价能力,豆包和跃问模型在地图识别任务上表现相对较好,为教学实践中的提示词及大模型选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图 人工智能 多模态模型 提示词工程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审视及治理方略
12
作者 蒋红艳 孙迎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69,共4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单一纯文本向多模态的跨模态转换。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正掀起一场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生态变革。但是,技术赋能同时也伴生主体、制度与技术多重伦理风险,影响大学生...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单一纯文本向多模态的跨模态转换。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正掀起一场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生态变革。但是,技术赋能同时也伴生主体、制度与技术多重伦理风险,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建构与德育观生成。鉴于此,通过建构“主体—制度—技术”治理框架,创建多主体互动模式实现“师—机—生”协同育人,制定相应伦理规约框定大模型发展边界“,以技制技”规训大模型从“赋魅”走向“祛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模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生成式人工智能 科技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多模态大模型:理论、技术与应用”专题征文通知
13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MLLMs)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视觉内容理解、跨模态检索、文本到图像与视频生成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能力,也为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工业制造、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突破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Janus-Pro 多模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理论、技术与应用”专题征文通知
14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MLLMs)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视觉内容理解、跨模态检索、文本到图像与视频生成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能力,也为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工业制造、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突破性工具。然而,多模态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融合异构模态数据,实现跨模态语义对齐与知识迁移?如何提升模型对复杂场景的泛化能力与可解释性?如何降低多模态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成本,并保障其安全性与伦理合规性?如何在不同垂直领域适配优化多模态大模型,以解决领域特定应用问题?这些问题亟需学术界与工业界共同探索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Janus-Pro 多模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多模态大模型:理论、技术与应用”专题征文通知
15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F0003-F0003,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MLLMs)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视觉内容理解、跨模态检索、文本到图像与视频生成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能力,也为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工业制造、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突破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Janus-Pro 多模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多模态大模型:理论、技术与应用”专题征文通知
16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I0001-I0001,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MLLMs)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视觉内容理解、跨模态检索、文本到图像与视频生成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能力,也为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工业制造、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突破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Janus-Pro 多模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理论、技术与应用”专题征文通知
17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MLLMs)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视觉内容理解、跨模态检索、文本到图像与视频生成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能力,也为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工业制造、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突破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Janus-Pro 多模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多模态大模型:理论、技术与应用”专题征文通知
18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MLLMs)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视觉内容理解、跨模态检索、文本到图像与视频生成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能力,也为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工业制造、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突破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Janus-Pro 多模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多模态大模型:理论、技术与应用”专题征文通知
19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在跨模态理解、生成与推理任务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GPT-4o、Gemini、DeepSeek Janus-Pro在内的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先后出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MLLMs)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视觉内容理解、跨模态检索、文本到图像与视频生成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能力,也为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工业制造、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突破性工具。然而,多模态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融合异构模态数据,实现跨模态语义对齐与知识迁移?如何提升模型对复杂场景的泛化能力与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Janus-Pro 多模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肺结节诊断模型的临床验证及应用价值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万星 王琳 +2 位作者 郭巧梅 王薛庆 娄加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0-1036,共7页
目的·验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并基于血清代谢指纹数据、蛋白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Image-AI的多模态肺结节诊断模型(a multi-modal pulmonary nodule diagnosis model combined metabolic fingerprints,pro... 目的·验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并基于血清代谢指纹数据、蛋白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Image-AI的多模态肺结节诊断模型(a multi-modal pulmonary nodule diagnosis model combined metabolic fingerprints,protein biomarker CEA and Image-AI via random forest,MPI-RF)的性能,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组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且低剂量螺旋CT表现为肺结节的患者289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结节组(n=197)和良性结节组(n=92),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术前血清CEA水平,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MALDI-MS)检测血清代谢指纹图谱,使用CT影像人工智能模型Image-AI计算影像得分。将CEA数据、血清代谢指纹数据和影像得分整合后输入至MPI-RF中,计算每位患者的恶性概率得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不同模型的性能并采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包括MPI-RF在不同类型(实性、纯磨玻璃、混合磨玻璃)和大小(直径<8 mm、直径≥8 mm)的肺结节中的诊断性能,MPI-RF与Mayo Clinic模型、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VA)模型、Brock模型的诊断性能比较,以及MPI-RF与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ung-RADS)在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性能比较。结果·MPI-RF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AUC=0.887,95%CI 0.848~0.925,灵敏度为81.22%,特异度为83.70%);其中,MPI-RF对实性结节的AUC为0.877 (95%CI 0.820~0.934),混合磨玻璃结节的AUC为0.858 (95%CI 0.771~0.946),纯磨玻璃结节的AUC为0.978 (95%CI 0.923~1.000)。对于直径<8 mm的结节,MPI-RF的AUC为0.840 (95%CI 0.716~0.963);直径≥8 mm的结节,其AUC为0.891 (95%CI 0.849~0.933)。与现有模型对比的结果显示,MPI-RF的诊断性能优于Mayo Clinic模型、VA模型、Brock模型(均P=0.000);与Lung-RADS比较,MPI-RF在总样本、不同类型结节中的诊断性能均较优(均P=0.000)。结论·MPI-RF是性能优良的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模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肺腺癌 代谢组学 多模态模型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