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肿瘤细胞的相变型纳米粒多模态显像及其声动力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易衡静 张亮 +4 位作者 王志刚 宋娇 李雪霖 王琦 李兴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2-827,共6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相变型多功能脂质纳米粒,探讨该纳米粒的体外多模态显像、寻靶和声动力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包载IR780及全氟戊烷(PFP)的脂质纳米粒(Lip-PFP-IR780),检测纳米粒的基本特性。通过体外超声、光声、...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相变型多功能脂质纳米粒,探讨该纳米粒的体外多模态显像、寻靶和声动力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包载IR780及全氟戊烷(PFP)的脂质纳米粒(Lip-PFP-IR780),检测纳米粒的基本特性。通过体外超声、光声、荧光成像评价多模态显像效果,通过共聚焦和流式细胞术评价其对4T1细胞(小鼠乳腺癌细胞)的寻靶能力,通过单线态氧(SOSG)检测法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评价其声动力治疗效果。结果制备的纳米粒大小均一,粒径为(338.5±124.2)nm,电位为(–27.6±2.4)mV,包封率为91.6%。纳米粒经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相变后可用于超声造影显像;光声信号值呈浓度依赖性;荧光显像效果明显。4T1细胞对靶向纳米粒的结合率明显高于非靶向纳米粒(P<0.05)。纳米粒经LIFU辐照后,可以产生单线态氧,通过声动力杀伤肿瘤细胞,LIFU辐照组与未辐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靶向肿瘤细胞的相变型纳米粒Lip-PFP-IR780,能够进行多模态显像及声动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靶向 相变 多模态显像 声动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诊断巨大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伴左心室过度小梁化1例
2
作者 陈若茜 陈春翠 +3 位作者 刘奎灿 董萱萱 董珊珊 秦文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7-368,共2页
患者男,61岁,胸痛、胸闷、心悸2天;35年前确诊“病毒性心肌炎”,否认其他病史。查体:血压165/87 mmHg,心前区闻及期前收缩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段改变。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增大、射血分数42%;LV心尖部丰富... 患者男,61岁,胸痛、胸闷、心悸2天;35年前确诊“病毒性心肌炎”,否认其他病史。查体:血压165/87 mmHg,心前区闻及期前收缩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段改变。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增大、射血分数42%;LV心尖部丰富肌小梁肌窦回声,外层致密心肌较薄、内层小梁化心肌较厚,其间见深陷隐窝;左房室交界处、二尖瓣后叶下后方见宽10 mm管状结构与LV相交通;CDFI示左房室交界处管状结构与LV之间存在明显血流信号(图1A、1B),最大血流速度2.0 m/s,压差17 mmHg(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心室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多模态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的增益管理放大全光纤飞秒激光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雷如梦 李中超 +2 位作者 李孝燊 苏俊昌 刘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9,共10页
基于增益管理非线性放大的机制,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速率方程对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了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优化预啁啾量和种子光强度,可改变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增益曲线。在动态增益曲线与非... 基于增益管理非线性放大的机制,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速率方程对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了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优化预啁啾量和种子光强度,可改变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增益曲线。在动态增益曲线与非线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输出光脉冲的频谱会迅速展宽数倍并带有线性啁啾,进而脉冲可被压缩至近傅里叶变换极限。为验证该超短脉冲产生方式的可行性,采用仿真结果中的最佳参数设置,成功设计并搭建了一台高能量、短脉宽、高质量的超快光纤光源。该光源可实现中心波长为1060 nm、重复频率为35 MHz、平均功率为267.4 mW以及脉冲宽度仅为39.5 fs的激光输出,与仿真结果高度一致。同现有的超短脉冲产生方式相比,本实验装置的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装置更紧凑、产生光束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非线性光学微成像 增益管理非线性放大 线性啁啾 极端光谱展宽 超短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标记纳米探针在肿瘤多模态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邢岩 赵晋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2013年美国新发癌症1660290例,死亡580 350例[1]。在中国,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也日益严重,国家癌症中心对2010年全国肿瘤登记数据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2013年美国新发癌症1660290例,死亡580 350例[1]。在中国,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也日益严重,国家癌症中心对2010年全国肿瘤登记数据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5.23/10万,新发恶性肿瘤3093039例,死亡1956622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量子点 纳米球 分子探针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分子影像学 多模态显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评估雄激素剥夺治疗前列腺癌后患者身体成分变化研究进展
5
作者 姜娜 闫俊荣 +1 位作者 刘涛 钱丽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5-359,共5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恶性肿瘤。雄激素剥夺(ADT)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常导致以肌少症、脂肪向心性重塑及骨质疏松为特征的身体成分(BC)变化。影像学能准确、便捷地评估BC变化。本文就影像学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经ADT后BC变化研究进...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恶性肿瘤。雄激素剥夺(ADT)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常导致以肌少症、脂肪向心性重塑及骨质疏松为特征的身体成分(BC)变化。影像学能准确、便捷地评估BC变化。本文就影像学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经ADT后BC变化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 身体成分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识别阈下抑郁患者 被引量:3
6
作者 尹小龙 李德民 +1 位作者 图娅 单保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DL)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利用医学影像数据实现识别阈下抑郁(StD)患者。方法对56例StD患者和70名正常人采集MRI和fMRI数据,分别输入所构建的CNN,利用网络融合技术对2种不同模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分类结果;最后...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DL)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利用医学影像数据实现识别阈下抑郁(StD)患者。方法对56例StD患者和70名正常人采集MRI和fMRI数据,分别输入所构建的CNN,利用网络融合技术对2种不同模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分类结果;最后调整网络结构与模型参数,实现分类效果最优化。结果单独MRI数据模型分类精度为73.02%,单独fMRI数据模型分类精度为65.08%;2种模态结合,最终分类精度升至78.57%。结论利用DL可识别StD患者与正常人;采用多种模态输入法可提高分类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深度学习 多模态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1例
7
作者 聂健 李光源 +1 位作者 刘喜慧 马春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37-1438,共2页
患者男,39岁,阵发性心悸7个月,加重伴全身无力,腹痛、恶心、呕吐1周;5年前偶发心悸,稍作休息可自行消失,未接受干预入院。本次入院后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和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标准心尖和胸骨旁四腔心切面见右心... 患者男,39岁,阵发性心悸7个月,加重伴全身无力,腹痛、恶心、呕吐1周;5年前偶发心悸,稍作休息可自行消失,未接受干预入院。本次入院后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和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标准心尖和胸骨旁四腔心切面见右心室无明显异常,右心室切面及右心室流入道切面分别示右心室侧壁心尖部及右心室下壁的基底段局部室壁膨出和运动幅度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腺瘤合并肝外肿瘤多模态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凯玲 张炜彬 +2 位作者 韩红 毛枫 王文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84-1586,共3页
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是肝脏少见良性肿瘤,2019版WHO消化系统分类根据基因表达将其分为肝细胞核因子1α失活型HCA(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1αinactivated HCA,H-HCA)、β-连环蛋白激活型HCA(β-catenin-mutated a... 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是肝脏少见良性肿瘤,2019版WHO消化系统分类根据基因表达将其分为肝细胞核因子1α失活型HCA(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1αinactivated HCA,H-HCA)、β-连环蛋白激活型HCA(β-catenin-mutated activated HCA,B-HCA)、炎症型(inflammatory HCA,I-HCA)及未分类型(unclassified HCA,U-HCA)4种类型[1]。不同类型HCA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合并肝外肿瘤时更会增加诊断难度。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例HCA合并肝外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肝细胞 分类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MRI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雪祺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4-477,共4页
多模态显像技术中的PET/CT和SPECT/CT现已广泛用于临床,而PET/MRI也已有商业成机。SPECT灵敏度高,应用基础广泛,其示踪剂适应面广、获取相对容易,SPECT技术与高分辨率MRI相结合的SPECT/MRI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对该领域在系统结构设... 多模态显像技术中的PET/CT和SPECT/CT现已广泛用于临床,而PET/MRI也已有商业成机。SPECT灵敏度高,应用基础广泛,其示踪剂适应面广、获取相对容易,SPECT技术与高分辨率MRI相结合的SPECT/MRI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对该领域在系统结构设计、图像配准与校正及应用于动物实验的多模态纳米分子探针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磁共振成像 分子探针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右心室脂肪瘤1例
10
作者 强剑颖 彭晓澜 +2 位作者 李惠彬 陈婷婷 魏鼎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91-1592,共2页
患者女,39岁,发现盆腔肿物3个月、持续下腹痛伴呕吐、排尿不畅1天;3个月前因“月经失调”于外院接受超声检查诊断为“盆腔肿物”;罹患“精神性疾病”11年,用药不详;否认家族史。查体:腹部左侧触及8 cm×8 cm×7 cm肿物,轻压痛,... 患者女,39岁,发现盆腔肿物3个月、持续下腹痛伴呕吐、排尿不畅1天;3个月前因“月经失调”于外院接受超声检查诊断为“盆腔肿物”;罹患“精神性疾病”11年,用药不详;否认家族史。查体:腹部左侧触及8 cm×8 cm×7 cm肿物,轻压痛,边界清,活动度差;腹部右侧触及3 cm×3 cm×2 cm肿物,无压痛,边界清,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2550.7 U/ml。腹部CT:左肾多发含脂质结节,部分形态欠规则,较大者4.3 cm×3.2 cm;盆腔内13.7 cm×11.0 cm×17.0 cm囊性病变,内见多房分隔,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图1A)。颅脑+胸部CT:双侧大脑皮质多发结节状、斑片状低密度影,较大者1.8 cm×1.0 cm,边界清;室管膜下多发钙化结节,较大者1.0 cm×1.0 cm;双肺多发薄壁囊腔及实性结节,直径0.2~0.6 cm;右心室1.6 cm×1.1 cm低密度影,边界清,CT值-100~-80 HU(图1B);胸骨、肋骨、胸椎及腰椎多发斑点状、结节状致密影。超声心动图于右心室近心尖部探及3.4 cm×2.8 cm×2.2 cm实性高回声团块,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其内回声不均匀(图1C);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心脏MR(cardiac MR,CMR):右心室近心尖部乳头肌内1.6 cm×1.1 cm团块状病灶呈T1WI、T2WI高信号(图1D),T2-脂肪抑制双反转恢复(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DIR)序列信号不均匀减低(图1E);钆对比剂延迟强化成像(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未见明显强化(图1F)。影像学综合诊断: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C),右心室脂肪瘤。基因检测:TSC 2基因c.3352 C>T(p.Gln1118*)变异,证实影像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心室 脂肪瘤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前超声诊断40年:技术演进、临床突破与未来发展
11
作者 罗红 李胜利 +2 位作者 邓学东 何怡华 吴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5年第8期1333-1339,共7页
中国产前超声诊断技术在过去40年间实现了从二维灰阶成像到人工智能(AI)赋能的跨越式发展:早期以识别显著结构畸形和建立标准筛查体系为基础,中期通过三维/四维成像、量化评估模型及多模态融合拓展了诊断深度与广度。近年来,AI、孕早期... 中国产前超声诊断技术在过去40年间实现了从二维灰阶成像到人工智能(AI)赋能的跨越式发展:早期以识别显著结构畸形和建立标准筛查体系为基础,中期通过三维/四维成像、量化评估模型及多模态融合拓展了诊断深度与广度。近年来,AI、孕早期筛查关口前移及多组学整合的兴起,推动产前超声迈入精准化、智能化新纪元。中国学者不仅在技术应用中积极引入国际前沿,更在本土化创新和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构建起多学科一体化管理模式。面向未来,产前超声将在智能辅助、普惠覆盖、循证体系与学科融合等方向持续深化,为出生缺陷防控与人口健康提供核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多模态显像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颅内弥漫性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
12
作者 蔡莹莹 张思敏 +4 位作者 张海雁 闫锐 曹菲 周党侠 高新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5年第7期1180-1181,共2页
孕妇27岁,孕2产0,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本次孕34^(+3)周产检发现胎儿左侧颅中窝上方颞叶内23mm×23mm×17 mm均质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图1A),CDFI示肿块周边血流信号稀疏、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慢速微血流成像... 孕妇27岁,孕2产0,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本次孕34^(+3)周产检发现胎儿左侧颅中窝上方颞叶内23mm×23mm×17 mm均质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图1A),CDFI示肿块周边血流信号稀疏、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慢速微血流成像显示肿块周边半环状血流信号,内部散在短条状血流信号(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脑肿瘤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影像在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经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5年第8期1416-1419,共4页
基于超声的融合影像技术指将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与相同或不同模态影像学图像,如超声、CT、MRI及PET等相结合,以补充显示病灶解剖结构和空间位置,辅助进行超声诊断或超声介入诊疗决策。影像融合技术用于肝脏肿瘤介入诊疗是近年超声介入... 基于超声的融合影像技术指将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与相同或不同模态影像学图像,如超声、CT、MRI及PET等相结合,以补充显示病灶解剖结构和空间位置,辅助进行超声诊断或超声介入诊疗决策。影像融合技术用于肝脏肿瘤介入诊疗是近年超声介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可为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介入诊疗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本文针对融合影像用于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介入诊疗中的进展展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