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多模态梁振动的时变边界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嘉惠 刘静 潘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4122-4137,共16页
柔性梁结构是水下航行器的常见部件,其模态振动传递会损害部件服役寿命和系统工作精度。常见的抑制梁振动的方法有吸振、阻尼和主动控制等。控制的难点在于低频抑振和拓宽有效抑制频带。而常见的抑振方法的应用需要获取准确的结构参数... 柔性梁结构是水下航行器的常见部件,其模态振动传递会损害部件服役寿命和系统工作精度。常见的抑制梁振动的方法有吸振、阻尼和主动控制等。控制的难点在于低频抑振和拓宽有效抑制频带。而常见的抑振方法的应用需要获取准确的结构参数和激励参数,对于非完备参数条件系统的适用性不足。本文基于时变边界结构的能量传递特性,提出了一种针对模态振动抑制的时变边界方法。该方法可同时抑制多阶共振,而不必针对每阶振动特性进行额外设计。首先,建立时变边界梁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时域分段解析法计算时变边界梁的瞬态振动,并与有限元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然后,通过时变边界梁和固定边界梁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时变边界方法对共振的抑制效果。最后,分析初始条件、阻尼、时变范围和时变频率等参数对时变边界方法抑振效果的影响,发现阻尼可消耗由模态振动分散至其他频域的能量,时变边界所对应的谐振频率变化范围越大时,对共振峰值的抑振性能越好,并由此得到了时变位置优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边界方法 多模态振动抑制 边界控制 频域能量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机械结构的自适应压电分流阻尼抑振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智春 孙浩 +2 位作者 李凯翔 武丹 王臻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5-428,432,共5页
为提高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多模态振动的抑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阻抗变换器的频率自适应模拟电感电路,并应用于压电分流电路的设计,使压电分流电路能适应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而一直处于谐振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阻尼抑振效果,并研究了... 为提高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多模态振动的抑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阻抗变换器的频率自适应模拟电感电路,并应用于压电分流电路的设计,使压电分流电路能适应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而一直处于谐振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阻尼抑振效果,并研究了分流电路构型和各元件阻抗对抑振效果的影响。将此电路应用于典型精密机械结构——硬盘驱动器磁头驱动臂的多模态振动响应抑制,取得了良好的抑振效果,结构的前3阶稳态响应传递函数的幅值分别降低了8.15 dB、12.06 dB和2.1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多模态振动抑制 自适应 硬盘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