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颅内病变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国艳
张作洪
任铭新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80-82,共3页
目的 观察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的颅内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颅内病变患者,均采用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规划穿刺靶点和手术路径,实施颅内病变活检术,均成功进行了病变组...
目的 观察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的颅内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颅内病变患者,均采用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规划穿刺靶点和手术路径,实施颅内病变活检术,均成功进行了病变组织取材,然后全部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其中部分患者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37例。记录并统计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送检率、标本阳性率、病变性质诊断准确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60例颅内病变患者,均经常规病理检查确诊。活检术中快速冰冻送检率61.67%(37/60),标本阳性率97.30%(36/37),病变性质诊断准确率为62.16%(23/37)。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患者。结论 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的颅内病变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颅内病变的准确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病变
多模态
神经导航
影像
融合
技术
快速冰冻病理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模态图像融合联合3D打印在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正俭
陈忠仪
+4 位作者
刘宇清
何炳蔚
黄绳跃
洪文瑶
潘儒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5期2689-2692,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图像融合联合3D打印在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等多模态图像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多模态图像融合联合3D打印在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等多模态图像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利用Mimics 15.0软件进一步提取数据信息,重建出所需的三维可视化复合虚拟模型并3D打印出实体化模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构建中央区窦镰旁肿瘤虚拟模型并实体化,利用该模型制定手术预案、指导术中操作,顺利完成手术,评价良好。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3D打印可为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提供全面直观的立体解剖信息,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取得更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融合
技术
3D打印技术
中央区窦镰旁肿瘤
三维虚拟模型
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宫内膜癌多模态影像模型的构建以及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建立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玲
张玉娟
+1 位作者
肖云敏
陈菁特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多模态影像模型的构建以及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建立的作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一种有效方案。方法将从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0例纳入研究,记作子宫内膜癌组...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多模态影像模型的构建以及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建立的作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一种有效方案。方法将从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0例纳入研究,记作子宫内膜癌组。另取同期接受检查的良性增生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100例,分别记作良性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采集三组人员的经阴道超声图像27张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像72张,采用特定的算法将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多模态影像图片实施融合运算,构建一个全面直观的病变模型。同时,随机选取各种模态影像治疗中具有特征性的图片,采用Python+keras软件以及卷积神经网络训练,自动提取各种模态影像学资料的病灶特征,实现子宫内膜癌影像学智能诊断系统的建立。比较三组各项血流参数,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诊断方式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结果子宫内膜癌组微血管密度(MVD)相较于良性增生组、正常对照组明显更高,而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更低(P<0.05);良性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血流参数对比均不明显(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多模态影像模型诊断子宫内膜癌效能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超声、MRI诊断。结论子宫内膜癌多模态影像模型的构建以及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建立的作用价值较高,有望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多模态影像融合
智能
影像
诊断系统
模型
建立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颅内病变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国艳
张作洪
任铭新
机构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80-82,共3页
基金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青年项目(HKUSZH201901041)。
文摘
目的 观察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的颅内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颅内病变患者,均采用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规划穿刺靶点和手术路径,实施颅内病变活检术,均成功进行了病变组织取材,然后全部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其中部分患者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37例。记录并统计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送检率、标本阳性率、病变性质诊断准确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60例颅内病变患者,均经常规病理检查确诊。活检术中快速冰冻送检率61.67%(37/60),标本阳性率97.30%(36/37),病变性质诊断准确率为62.16%(23/37)。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患者。结论 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的颅内病变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颅内病变的准确率不高。
关键词
颅内病变
多模态
神经导航
影像
融合
技术
快速冰冻病理活检术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模态图像融合联合3D打印在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正俭
陈忠仪
刘宇清
何炳蔚
黄绳跃
洪文瑶
潘儒君
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5期2689-2692,共4页
基金
福建省引导项目(2019H0042)
福建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19008)。
文摘
目的探讨多模态图像融合联合3D打印在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等多模态图像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利用Mimics 15.0软件进一步提取数据信息,重建出所需的三维可视化复合虚拟模型并3D打印出实体化模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构建中央区窦镰旁肿瘤虚拟模型并实体化,利用该模型制定手术预案、指导术中操作,顺利完成手术,评价良好。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3D打印可为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提供全面直观的立体解剖信息,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取得更好预后。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融合
技术
3D打印技术
中央区窦镰旁肿瘤
三维虚拟模型
实体模型
Keywords
multimodal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3D printing technology
adjacent sickle sinus tumor in central area
3D virtual model
entity model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内膜癌多模态影像模型的构建以及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建立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玲
张玉娟
肖云敏
陈菁特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计划生育科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B超科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5-8,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B2019014)。
文摘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多模态影像模型的构建以及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建立的作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一种有效方案。方法将从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0例纳入研究,记作子宫内膜癌组。另取同期接受检查的良性增生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100例,分别记作良性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采集三组人员的经阴道超声图像27张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像72张,采用特定的算法将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多模态影像图片实施融合运算,构建一个全面直观的病变模型。同时,随机选取各种模态影像治疗中具有特征性的图片,采用Python+keras软件以及卷积神经网络训练,自动提取各种模态影像学资料的病灶特征,实现子宫内膜癌影像学智能诊断系统的建立。比较三组各项血流参数,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诊断方式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结果子宫内膜癌组微血管密度(MVD)相较于良性增生组、正常对照组明显更高,而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更低(P<0.05);良性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血流参数对比均不明显(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多模态影像模型诊断子宫内膜癌效能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超声、MRI诊断。结论子宫内膜癌多模态影像模型的构建以及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建立的作用价值较高,有望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多模态影像融合
智能
影像
诊断系统
模型
建立
探索
Keywords
endometrial cancer
multimodal image fusion
intelligent image diagnosis system
model
establishment
exploration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颅内病变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应用效果
袁国艳
张作洪
任铭新
《山东医药》
CAS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模态图像融合联合3D打印在中央区窦镰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廖正俭
陈忠仪
刘宇清
何炳蔚
黄绳跃
洪文瑶
潘儒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子宫内膜癌多模态影像模型的构建以及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建立的初步探索
王玲
张玉娟
肖云敏
陈菁特
《中国医学工程》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