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信号同步策略研究与仿真设计
1
作者 潘成胜 刘芳 冯永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0-54,共5页
考虑新扩频方式、新调制方式以及频率共享等特性要求,单用途的同步接收已不能满足需要。以GPS系统及Galileo系统中的L1,L5频段信号为例,在对其信号机理、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通过相应的控制策略及数据处理方法,对通道、积累时间... 考虑新扩频方式、新调制方式以及频率共享等特性要求,单用途的同步接收已不能满足需要。以GPS系统及Galileo系统中的L1,L5频段信号为例,在对其信号机理、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通过相应的控制策略及数据处理方法,对通道、积累时间、处理方式等进行合理选取,从而达到对多模信号同步接收的目的。进一步的仿真实验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信号 L1 L5 同步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轻量化混合模型的情绪识别
2
作者 彭军强 张立坤 杨亚楠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8,共10页
实现更加准确的情绪识别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富含挑战性且十分有意义的任务。由于情绪的复杂多样性,单一模态的脑电信号难以对情绪进行全面客观的度量。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多模态轻量化混合模型PCA-MWReliefFGAPSO-SVM,该混合模型由PCA-MWRel... 实现更加准确的情绪识别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富含挑战性且十分有意义的任务。由于情绪的复杂多样性,单一模态的脑电信号难以对情绪进行全面客观的度量。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多模态轻量化混合模型PCA-MWReliefFGAPSO-SVM,该混合模型由PCA-MWReliefF特征通道选择器和GAPSO-SVM分类器构成。选用脑电信号(EEG)、肌电信号(EMG)、体温信号(TEM)三模态信号进行情绪识别。在DEAP公共数据集上进行多次实验验证,在效价维度、唤醒维度和四分类中分别取得了97.5000%、95.8333%、95.8333%的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模型有助于提高情绪识别准确率且明显优于单模态情绪识别。与近期的类似工作相比,本文提出的混合模型具有较高准确率、计算量小且通道数少的优点,更易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多模态信号融合 EEG EMG TEM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E和LSTM RNN的多模态生理信号融合和情感识别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幼军 黄佳进 +1 位作者 王海渊 钟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120,共12页
为了提高情感识别的分类准确率,提出一种将栈式自编码神经网络(SAE)和长短周期记忆单元循环神经网络(LSTM RNN)融合的多模态融合特征情感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SAE对不同模态的生理特征进行信息融合和压缩,随后用LSTM RNN对长时间周期的... 为了提高情感识别的分类准确率,提出一种将栈式自编码神经网络(SAE)和长短周期记忆单元循环神经网络(LSTM RNN)融合的多模态融合特征情感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SAE对不同模态的生理特征进行信息融合和压缩,随后用LSTM RNN对长时间周期的融合进行情感分类识别。通过将该方法用到开源数据集中进行验证,得到情感分类准确率达到0.792 6。实验结果表明,SAE对多模态生理特征进行了有效融合,LSTM RNN能够有效地对长时间周期中的关键特征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生理信号情感识别 栈式自编码神经网络 长短周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 多模态生理信号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睡眠研究的生理信号开源数据集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陆敬怡 颜昌 +2 位作者 于广义 李建清 刘澄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8,共11页
临床多导睡眠数据的采集和标注耗时长且成本高,被测人群、采集设备和标注专家等因素的不同,使得采集的数据存在差异,增加了睡眠相关研究的难度和复杂度。与众多其他临床开源数据资源相同,面向睡眠研究的生理信号开源数据集的建立为全球... 临床多导睡眠数据的采集和标注耗时长且成本高,被测人群、采集设备和标注专家等因素的不同,使得采集的数据存在差异,增加了睡眠相关研究的难度和复杂度。与众多其他临床开源数据资源相同,面向睡眠研究的生理信号开源数据集的建立为全球相关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统一的对比平台,促进了睡眠医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此,综述了在睡眠领域中常见的18个开源数据集的概况、特点及应用,这些数据集包括脑电图(EEG)、心电图(ECG)、眼电图(EOG)和肌电图(EMG)等生理信号以及涵盖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等多个临床领域;总结了现有睡眠开源数据集在数据质量、数据标准、数据安全、样本代表性和外部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生理信号 睡眠 开源数据集 生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的多元多尺度熵静态平衡能力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石鹏 张启忠 +1 位作者 张华平 席旭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0-67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variat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MD)的多元多尺度熵(Multivarite Multiscale Entropy,MMSE)特征提取方法分析多模态信号,进行人体静态平衡能力评估.首先,采集人体多模态信号,采用多元经...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variat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MD)的多元多尺度熵(Multivarite Multiscale Entropy,MMSE)特征提取方法分析多模态信号,进行人体静态平衡能力评估.首先,采集人体多模态信号,采用多元经验模态分解对多通道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一系列多元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依据T检验和相关系数从中选取最佳的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然后,采用多元多尺度熵算法提取特征,用K-均值与支持向量机对比本文特征提取方法与两种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在处理人体静态平衡能力评估问题时分类效果,并分析两种分类器的人体静态平衡能力评估效果;最后,得出本文最优的特征为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的多元多尺度熵特征,最优的分类方法为支持向量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平衡能力评估 多模态信号 多元经验模态分解 多元多尺度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特征子集选择性集成建模的磨机负荷参数预测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卓 汤健 +1 位作者 柴天佑 余文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1-1931,共11页
如何融合球磨机系统研磨过程所产生的多模态机械信号构建磨机负荷参数预测(Mill load parameter forecasting,MLPF)模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子集选择性集成(Selective ensemble,SEN)建模的MLPF方... 如何融合球磨机系统研磨过程所产生的多模态机械信号构建磨机负荷参数预测(Mill load parameter forecasting,MLPF)模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子集选择性集成(Selective ensemble,SEN)建模的MLPF方法.首先,对多模态机械信号进行时频域变换得到高维频谱数据;接着,采用相关系数法和互信息法对多模态频谱进行线性和非线性特征子集的自适应选择;最后,采用优化和加权算法对上述特征子集的候选子模型进行自适应地选择与合并,得到基于SEN机制的MLPF模型.采用磨矿过程实验球磨机的机械信号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机械信号 特征子集 选择性集成 磨机负荷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记忆与信息注意的视频–脑电交互协同情感识别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嘉敏 苏远歧 +1 位作者 魏平 刘跃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37-2147,共11页
基于视频–脑电信号交互协同的情感识别是人机交互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和注意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的视频–脑电信号交互协同的情感识别模型.模型的输入是实... 基于视频–脑电信号交互协同的情感识别是人机交互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和注意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的视频–脑电信号交互协同的情感识别模型.模型的输入是实验参与人员观看情感诱导视频时采集到的人脸视频与脑电信号,输出是实验参与人员的情感识别结果.该模型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同时提取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的人脸视频特征与对应的脑电信号特征,通过LSTM进行融合并预测下一个时间点上的关键情感信号帧,直至最后一个时间点上计算出情感识别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该模型通过空域频带注意机制计算脑电信号α波,β波与θ波的重要度,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脑电信号的空域关键信息;通过时域注意机制,预测下一时间点上的关键信号帧,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情感数据的时域关键信息.本文在MAHNOB-HCI和DEAP两个典型数据集上测试了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工作为视频–脑电信号交互协同的情感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时–空注意机制 多模态信号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角判别分析的情感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超 赵文萍 赵子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8-1007,共10页
自主神经系统(ANS)活动在情感表达上的客观性,使得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情感表达是多模态的,仅使用单一模态或简单地对多模态情感数据进行拼接不能保证情感识别的精度。因此,本文提出使用多视角判别分... 自主神经系统(ANS)活动在情感表达上的客观性,使得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情感表达是多模态的,仅使用单一模态或简单地对多模态情感数据进行拼接不能保证情感识别的精度。因此,本文提出使用多视角判别分析方法(Multi-view Discriminant Analysis Method,MDAM)进行情感识别,将多个模态的情感生理数据看作情感表达的多个视角,通过最大化所有模态下情感数据的类间散度矩阵和类内散度矩阵之比,找到多组投影,使得投影后的情感数据位于一个具有判别性的通用空间中,在此空间中,同类情感样本的类内距离最小,而异类样本间的距离最大,从而为多模态情感识别提供有效的情感判别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情感识别方法,本文的方法在公开的情感数据集DEAP dataset上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多模态生理信号 多视角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高速列车驾驶情境意识辨识
9
作者 董文莉 方卫宁 +1 位作者 王坤 牛可 《包装工程》 2025年第16期33-44,共12页
目的情境意识(Situation Awareness,SA)作为反映驾驶员对列车运行环境认知能力的高阶心理变量,较传统的单一心理状态指标更能全面表征驾驶安全状态。为突破现有铁路司机心理状态监测手段的局限性,提升智能铁路行车安全体系的水平。本文... 目的情境意识(Situation Awareness,SA)作为反映驾驶员对列车运行环境认知能力的高阶心理变量,较传统的单一心理状态指标更能全面表征驾驶安全状态。为突破现有铁路司机心理状态监测手段的局限性,提升智能铁路行车安全体系的水平。本文基于眼动、心电和脑电3类生理数据,开展SA状态的多模态辨识研究。方法针对SA状态难以动态获取、精确标注及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提出覆盖SA诱发、标注、建模与解释的系统性研究方法,揭示多模态生理特征在SA辨识中的作用机制。针对生理信号非平稳性导致模型泛化能力受限的问题,构建混合特征选择策略的领域泛化方法,提升了模型在跨个体与跨会话条件下的适应性。此外,针对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采集受限问题,构建基于潜在空间建模与条件生成机制的多模态学习方法,实现了在EEG模态缺失条件下的鲁棒SA辨识。结论为构建高可靠性、高适应性的列车驾驶安全状态监测系统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持,提升列车驾驶人机协同系统的智能化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驾驶 情境意识 多模态生理信号 领域泛化 多模态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