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LBP和Fisherfaces的多模态人脸识别
被引量:
16
1
作者
叶剑华
刘正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3-195,共3页
提出一种结合局部二值模式(LBP)和Fisherfaces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用LBP算子提取人脸灰度图像和深度图像的区域LBP直方图序列(LBPHS),再采用Fisherfaces分别构建相应的线性子空间,用余弦相似度作为投影向量的相似度量,用加权求和规...
提出一种结合局部二值模式(LBP)和Fisherfaces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用LBP算子提取人脸灰度图像和深度图像的区域LBP直方图序列(LBPHS),再采用Fisherfaces分别构建相应的线性子空间,用余弦相似度作为投影向量的相似度量,用加权求和规则进行信息融合。在FRGC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要明显优于LBPHS与直方图交及Fisherfaces与余弦相似度的融合,等错误率仅为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二值模式
Fisherfaces方法
多模态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模态人脸识别融合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叶剑华
刘正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53-156,共4页
比较研究了多模态人脸识别中的5种匹配得分级融合方法。首先用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算子分别提取人脸灰度图像和深度图像的区域LBP直方图序列(LBP Histogram Sequence,LBPHS),采用Fisherfaces分别构建相应的线性子空...
比较研究了多模态人脸识别中的5种匹配得分级融合方法。首先用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算子分别提取人脸灰度图像和深度图像的区域LBP直方图序列(LBP Histogram Sequence,LBPHS),采用Fisherfaces分别构建相应的线性子空间,用余弦相似度计算投影向量的匹配得分,再采用5种方法对匹配得分进行融合。在FRGC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除最小匹配得分外,其他融合方法的识别性能都要优于单一模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二值模式
Fisherfaces
多模态人脸识别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局部二值模式和级联AdaBoost的多模态人脸识别
被引量:
5
3
作者
叶剑华
刘正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853-2855,288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BP)和级联AdaBoost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采用级联AdaBoost算法分别从人脸深度图像和灰度图像的大量区域LBP直方图(RLBPH)中选出最有利于分类的少量特征,并连接成一个直方图向量,再分别用线性判别分析构...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BP)和级联AdaBoost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采用级联AdaBoost算法分别从人脸深度图像和灰度图像的大量区域LBP直方图(RLBPH)中选出最有利于分类的少量特征,并连接成一个直方图向量,再分别用线性判别分析构建相应的线性子空间,用余弦相似度作为投影向量的相似度量,用求和规则进行信息融合。在FRGC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采用少量的特征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等错误率仅为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二值模式
级联AdaBoost
多模态人脸识别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人脸识别的多模态研究方法综述
4
作者
杨雅莉
黎英
+1 位作者
章育涛
宋佩华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5-1657,共13页
多模态人脸识别技术能充分利用人脸特征或其他生物特征提高识别的鲁棒性和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由于目前的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存在模态差距和模态信息难以高效融合等问题,因此根据多种信息模态和应用目的对现有的多模态人脸...
多模态人脸识别技术能充分利用人脸特征或其他生物特征提高识别的鲁棒性和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由于目前的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存在模态差距和模态信息难以高效融合等问题,因此根据多种信息模态和应用目的对现有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进行分类综述,以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按照数据处理的不同阶段分为传感器级、特征级、评分级和决策级,并归纳现有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和适用场景;其次,将信息增强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按照被增强模态的不同分为2D-3D信息增强和3D-2D信息增强,并总结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再次,归纳总结基于其他生物特征和面向反欺诈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并简要介绍常用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数据集相关信息;最后,给出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严峻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人脸识别
特征融合
信息增强
生物特征
反欺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BP和Fisherfaces的多模态人脸识别
被引量:
16
1
作者
叶剑华
刘正光
机构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3-195,共3页
文摘
提出一种结合局部二值模式(LBP)和Fisherfaces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用LBP算子提取人脸灰度图像和深度图像的区域LBP直方图序列(LBPHS),再采用Fisherfaces分别构建相应的线性子空间,用余弦相似度作为投影向量的相似度量,用加权求和规则进行信息融合。在FRGC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要明显优于LBPHS与直方图交及Fisherfaces与余弦相似度的融合,等错误率仅为0.33%。
关键词
局部二值模式
Fisherfaces方法
多模态人脸识别
Keywords
Local Binary Pattem(LBP)
Fisherfaces method
multi-modal face recognition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模态人脸识别融合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叶剑华
刘正光
机构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53-156,共4页
文摘
比较研究了多模态人脸识别中的5种匹配得分级融合方法。首先用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算子分别提取人脸灰度图像和深度图像的区域LBP直方图序列(LBP Histogram Sequence,LBPHS),采用Fisherfaces分别构建相应的线性子空间,用余弦相似度计算投影向量的匹配得分,再采用5种方法对匹配得分进行融合。在FRGC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除最小匹配得分外,其他融合方法的识别性能都要优于单一模态的方法。
关键词
局部二值模式
Fisherfaces
多模态人脸识别
融合
Keywords
Local Binary Pattern(LBP)
Fisherfaces
multi-modal face recognition
fusion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局部二值模式和级联AdaBoost的多模态人脸识别
被引量:
5
3
作者
叶剑华
刘正光
机构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853-2855,2883,共4页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BP)和级联AdaBoost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采用级联AdaBoost算法分别从人脸深度图像和灰度图像的大量区域LBP直方图(RLBPH)中选出最有利于分类的少量特征,并连接成一个直方图向量,再分别用线性判别分析构建相应的线性子空间,用余弦相似度作为投影向量的相似度量,用求和规则进行信息融合。在FRGC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采用少量的特征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等错误率仅为1.40%。
关键词
局部二值模式
级联AdaBoost
多模态人脸识别
线性判别分析
Keywords
Local Binary Pattern (LBP) chain AdaBoost multi-modal face recognition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人脸识别的多模态研究方法综述
4
作者
杨雅莉
黎英
章育涛
宋佩华
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
广西高校智慧物流技术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人机交互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
出处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5-165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062051)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JGY2023222)。
文摘
多模态人脸识别技术能充分利用人脸特征或其他生物特征提高识别的鲁棒性和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由于目前的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存在模态差距和模态信息难以高效融合等问题,因此根据多种信息模态和应用目的对现有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进行分类综述,以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按照数据处理的不同阶段分为传感器级、特征级、评分级和决策级,并归纳现有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和适用场景;其次,将信息增强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按照被增强模态的不同分为2D-3D信息增强和3D-2D信息增强,并总结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再次,归纳总结基于其他生物特征和面向反欺诈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并简要介绍常用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数据集相关信息;最后,给出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严峻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多模态人脸识别
特征融合
信息增强
生物特征
反欺诈
Keywords
multi-modal face recognition
feature fusion
information enhancement
biometric feature
anti-spoofing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LBP和Fisherfaces的多模态人脸识别
叶剑华
刘正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模态人脸识别融合方法比较研究
叶剑华
刘正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局部二值模式和级联AdaBoost的多模态人脸识别
叶剑华
刘正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向人脸识别的多模态研究方法综述
杨雅莉
黎英
章育涛
宋佩华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