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AI驱动的实验室安全隐患智能识别系统
1
作者 厉旭杰 顾雨晨 +1 位作者 姚持恩 王继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268,共7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巡查中存在的专业依赖性强和人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隐患智能识别方法。通过解析《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构建了结构化知识库,并采用text-embedding-3-large模型实现了303项检查...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巡查中存在的专业依赖性强和人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隐患智能识别方法。通过解析《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构建了结构化知识库,并采用text-embedding-3-large模型实现了303项检查条目的语义向量化。结合FAISS框架,建立了毫秒级检索机制,并创新性地设计了动态K值优化的检索增强生成(RAG)算法。系统支持文本描述和图像识别两种巡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隐患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2.7%,显著缩短了安全巡查时间。目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温州大学实验室的日常巡查,累计识别隐患237项,整改完成率达到100%,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安全巡查 实验室安全 检索增强生成 多模态人工智能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觉模态信息处理的认知神经基础
2
作者 董晨杰 王政烨 +1 位作者 李淦棠 王穗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5,206,共17页
多感觉模态信息处理是人类基本的心智功能,是漫长进化塑造而成的稳健、灵活、高效的信息加工方式,是贯穿感知、注意、记忆、语言、学习的重要特性。解析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的认知神经和计算机制,对理解大脑功能组织原则有重要理论意义,... 多感觉模态信息处理是人类基本的心智功能,是漫长进化塑造而成的稳健、灵活、高效的信息加工方式,是贯穿感知、注意、记忆、语言、学习的重要特性。解析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的认知神经和计算机制,对理解大脑功能组织原则有重要理论意义,对启发多模态人工智能发展有重要实践价值。然而,人脑的多模态信息处理机制异常复杂,来自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多种问题视角开展研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多模态信息处理原则、理论、计算模型。系统回顾、梳理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机制,对于准确把握该领域的前沿进展、启发后续研究非常关键。以“视听感知”这一重要多模态信息处理功能为切入点,在神经元、皮层、大脑通路等层面综述了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的认知神经机制。首先,介绍了人脑多感觉神经元的功能特性和响应原则;其次,讨论了初级皮层间跨模态信息调制的关键机制;再次,分析了以多感觉脑区为核心的视听加工大脑网络的主要功能和计算机制;最后,讨论了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机制对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开发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觉模态信息处理 视听感知 多模态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