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在微血管减压术术前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金冬花 刘展 +4 位作者 牛光明 陶胜忠 耿晓腾 王在斌 卢慧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93-1198,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对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术前运用3D Slicer体绘制重建并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34例患者(20例三叉神经痛及14例面肌痉挛)及同一手术组术前未进行三维重建的28例微血管减压患者(19例三叉神经痛和... 目的探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对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术前运用3D Slicer体绘制重建并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34例患者(20例三叉神经痛及14例面肌痉挛)及同一手术组术前未进行三维重建的28例微血管减压患者(19例三叉神经痛和9例面肌痉挛)进行临床统计,比较两组在术前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度、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未重建组相比,重建组在术前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率、术后近期及远期手术效果方面明显高于未重建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未重建组。结论术前运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方法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判断责任血管,并能准确地模拟术中术野情景,使术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快速准确分辨责任血管,从而提高手术疗效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 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体绘制法的生物切片图象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云翔 吴秀清 胡拥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4-115,共2页
在生物学领域,如何将生物切片图象进行三维重建并显示,日益受到人们所重视。体绘制法能够避免重建过程所造成的伪象痕迹,缩短了在体数据中寻找、计算物体表面的时间和不丢失细节,更加准确地反映出体数据所包含的形状结构。Matlab提供了... 在生物学领域,如何将生物切片图象进行三维重建并显示,日益受到人们所重视。体绘制法能够避免重建过程所造成的伪象痕迹,缩短了在体数据中寻找、计算物体表面的时间和不丢失细节,更加准确地反映出体数据所包含的形状结构。Matlab提供了各种矩阵运算、操作和图象显现工具,文章利用Matlab工具箱采用体绘制法进行生物切片图象的三维重建,试验结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切片图象 三维重建 绘制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Splatting体绘制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晓英 应龙 +2 位作者 刘伟峰 范星宇 韩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0-464,共5页
采用Splatting(抛雪球)体绘制法对医学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论述了体绘制和Splatting算法的成像理论,分析了Splatting算法的重建误差,并对Splatting算法的图像合成进行了改进.使用Visual C++和Open-GL,实现了改进的Splatting体绘制算法,消... 采用Splatting(抛雪球)体绘制法对医学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论述了体绘制和Splatting算法的成像理论,分析了Splatting算法的重建误差,并对Splatting算法的图像合成进行了改进.使用Visual C++和Open-GL,实现了改进的Splatting体绘制算法,消除了Splatting体绘制中的条纹现象,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三维重建 绘制 抛雪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体数据三维重建的体绘制加速算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晓英 高艳 +2 位作者 张军莉 孙萍 谢敬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研究有效的体绘制加速算法.在抛雪球法的基础上,采用提取最近表面体素的方法实现加速.提出新的分割方法,以体素原有的灰度值作为颜色值的3个分量,将所有体素的不透明度设为0.9或1.0,结果表明,加速算法能满足显示要求且加速作用明显.该... 研究有效的体绘制加速算法.在抛雪球法的基础上,采用提取最近表面体素的方法实现加速.提出新的分割方法,以体素原有的灰度值作为颜色值的3个分量,将所有体素的不透明度设为0.9或1.0,结果表明,加速算法能满足显示要求且加速作用明显.该加速算法结合了表面绘制方法和体绘制方法的优点,但只适用于不透明物体的重建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绘制 抛雪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用于非人体目标几何体的三维重建
5
作者 董静娴 马婧闻 +3 位作者 蔡鸿森 李欣 邓先波 侯文广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当被扫描物体存在镂空、遮挡和狭小空间时,需要大量图像拍摄或激光扫描工作;利用三维点云构建三角网格时,需要大量人工交互操作,且三维面绘制容易丢失特征信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采用CT对非人体目标几何体进行三维重建,再用体绘制... 当被扫描物体存在镂空、遮挡和狭小空间时,需要大量图像拍摄或激光扫描工作;利用三维点云构建三角网格时,需要大量人工交互操作,且三维面绘制容易丢失特征信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采用CT对非人体目标几何体进行三维重建,再用体绘制进行显示的方法。基于医用CT对瓷器、陶器、木器和青铜器等材质的工艺品进行三维扫描,直接基于体绘制算法进行三维显示,同时提取CT图像轮廓点实现面绘制建模。结果表明,CT扫描重建精度高、体绘制效果好且人工工作量小、速度快。因此CT扫描及体绘制在非人体目标的三维重建中具有可行性,并且可以提高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CT扫描 绘制 绘制 逆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体绘制的三维数据场交互可视化系统SinoVis 被引量:1
6
作者 谌海新 缪琳 马丙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69,共3页
文中描述了基于直接体绘制的三维数据场交互可视化系统SinoVis的系统设计框架与具体实现。SinoVis是一个纯软件的可视化分析系统,SinoVis绘制的图像精细,可视化参数的设置与调整方便灵活,可以在任意选择的体元分类转移函数下对规模为128... 文中描述了基于直接体绘制的三维数据场交互可视化系统SinoVis的系统设计框架与具体实现。SinoVis是一个纯软件的可视化分析系统,SinoVis绘制的图像精细,可视化参数的设置与调整方便灵活,可以在任意选择的体元分类转移函数下对规模为1283~2563的体数据实现高速交互绘制,在相当广泛的研究与工程领域里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绘制 可视化 医学图像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三维动态超声实时体绘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郝立巍 陈武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三维动态超声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和临床应用。但是三维动态超声的数据结构不属于三维规则数据场,所以不能直接在微机上采用三维纹理加速算法实现实时体绘制。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微机平台的针对三维规则数据场三维纹理体绘制加速算... 三维动态超声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和临床应用。但是三维动态超声的数据结构不属于三维规则数据场,所以不能直接在微机上采用三维纹理加速算法实现实时体绘制。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微机平台的针对三维规则数据场三维纹理体绘制加速算法。通过现代微机显卡结构的分析讨论,本文提出了利用现代微机显卡中的顶点渲染器编程实现三维动态扇扫数据场到三维规则数据场的快速变换,然后利用显卡中的三维纹理快速运算功能,从而在普通微机平台上实现了三维动态超声的实时体绘制。本方法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诊断 三维重建 实时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GPU编程的光线投射体绘制算法 被引量:33
8
作者 储璟骏 杨新 高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7-262,共6页
将传统的光线投射体绘制算法在具有可编程管线的图形处理器(GPU)上重新实现.首先将体数据作为三维纹理保存在显存中,然后通过编写顶点程序和片段程序将光线进入点/离开点计算和光线遍历的计算移入GPU中执行,最后根据不同的采样点颜色混... 将传统的光线投射体绘制算法在具有可编程管线的图形处理器(GPU)上重新实现.首先将体数据作为三维纹理保存在显存中,然后通过编写顶点程序和片段程序将光线进入点/离开点计算和光线遍历的计算移入GPU中执行,最后根据不同的采样点颜色混合公式实现不同的绘制效果.文中算法仅需绘制一个四边形即可完成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光照效果的重建时,该算法能够达到实时交互的绘制要求,并能实现半透明等复杂绘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投射 图形处理器 绘制 三维纹理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光线投影算法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泽宇 陈一民 +3 位作者 赵艳 朱立峰 林靖生 吕圣卿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66-3868,3888,共4页
针对经典光线投影算法在医学图像三维重建中渲染速度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光线投影算法。首先在每条经过三维数据场的射线上,根据观察者视点与图像远近的不同,使用曲面法线切点处的偏导数与视点和切点之间的距离的比例关... 针对经典光线投影算法在医学图像三维重建中渲染速度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光线投影算法。首先在每条经过三维数据场的射线上,根据观察者视点与图像远近的不同,使用曲面法线切点处的偏导数与视点和切点之间的距离的比例关系来调整采样频率,改变经典算法对所有射线上的采样频率都一视同仁的做法,实现当物体距离视点较近时,采样频率较高,模型表示较为细致,反之则采样频率较低,模型表示也较粗糙;其次在图像合成算子的计算上,设定对未到达屏幕的射线不参与不透明度和颜色值的合成计算。临床数据实验证明,改进算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图像渲染速度,而且还避免了伪影的产生,明显改善了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投影 采样频率 偏导数 绘制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映射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晓乾 陈雷霆 房春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578,58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映射的体绘制算法,提高了图像的重建效率,增强了图像的重建效果。算法实现了对二维医学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在目前通用的个人计算机上可以以近似实时的速度重建出高质量的三维图像。针对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 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映射的体绘制算法,提高了图像的重建效率,增强了图像的重建效果。算法实现了对二维医学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在目前通用的个人计算机上可以以近似实时的速度重建出高质量的三维图像。针对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改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纹理生成的过程和纹理重采样的过程,对重建后的三维图像实现了交互切割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切割 纹理映射 三维重建 三维纹理 三线性插值 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线投射技术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英 王怀志 徐心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医学图像数据的特点以及应用中的实际要求,通过对不同重建算法的比较,提出了以光线投射技术为基础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方案,同时提出了基于空间跳跃技术和序列相关性的综合加速算法,对重建算法进行加速·最后在PC机平台上实现了... 针对医学图像数据的特点以及应用中的实际要求,通过对不同重建算法的比较,提出了以光线投射技术为基础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方案,同时提出了基于空间跳跃技术和序列相关性的综合加速算法,对重建算法进行加速·最后在PC机平台上实现了该方案,获得了接近实时的交互速度·由于所有重建算法的核心都是光线投射技术,因此在获得高质量重建结果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开发的效率,为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的实用化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处理 三维重建 光线投射 绘制 接近云 渐进细化 医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TK的体绘制系统实现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婧 李昌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2期88-90,97,共4页
可视化是在信息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领域,VTK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工具包。体绘制技术作为可视化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算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简要介绍VTK的功能和应用,描述几种不同的绘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用TCL语言实现一... 可视化是在信息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领域,VTK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工具包。体绘制技术作为可视化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算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简要介绍VTK的功能和应用,描述几种不同的绘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用TCL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基于VTK的体绘制系统,给出具体设计实现过程。该系统实现体绘制技术中4种不同的算法,为VTK工具包更好地应用于可视化领域提供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VTK 绘制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电阻率断面图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国富 龙琴 +2 位作者 王小红 张法全 叶金才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3-35,40,共4页
针对传统的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大多以二维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显示,难以对低阻异常的空间位置及分布范围做出准确的判断,提出一种二维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的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利用阈值分割原理将电阻率断面图的低阻异常区与其他区域分... 针对传统的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大多以二维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显示,难以对低阻异常的空间位置及分布范围做出准确的判断,提出一种二维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的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利用阈值分割原理将电阻率断面图的低阻异常区与其他区域分开,然后通过体绘制方法实现低阻异常区域的三维图像显示。实验结果表明,三维重建能够有效显示垂向视电阻率的变化特征,提高了对低阻异常体空间位置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电阻率断面图 矿井瞬变电磁探测 阈值分割 三维重建 等值线 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TK的果实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伟 耿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针对目前果实品质无损检测手段少、不能清晰展现果实内部结构的现状,采用MRI(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引入VTK(视觉化工具包),实现了果实三维可视化重建,为果实品质无损检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基于区域分割算法对... 针对目前果实品质无损检测手段少、不能清晰展现果实内部结构的现状,采用MRI(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引入VTK(视觉化工具包),实现了果实三维可视化重建,为果实品质无损检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基于区域分割算法对MRI图像序列进行分割,利用改进的光线投射法进行体数据绘制。实验表明:体数据的绘制速度比经典光线投射法提高了约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K 三维重建 绘制 图像分割 光线投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规则数据场体可视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寒 刘希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98,共3页
三维空间规则数据场可视化是三维重建关键步骤之一。可视化技术由于其优点近年来得到飞快的发展和应用。分析论述可视化中的体绘制算法 ,并详细介绍了以VC + + 6.0为开发平台 。
关键词 三维空间规则数据场 可视化系统 设计 三维重建 OPENGL 绘制 光线投射算法 图像合成 计算机图形学 VC++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叉树快速分类的Shear-Warp交互式体绘制算法
16
作者 史家康 吴克巍 +2 位作者 周涛 孙怀江 夏德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71,共4页
基于八叉树的快速分类Shear-Warp算法,是三维规则数据场可视化的一种经典算法。它适用于三维重建过程中用户需要交互式地动态调整透明度变换函数,以观察三维实体的不同细节的应用场合。论文对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局部的优化。论文首... 基于八叉树的快速分类Shear-Warp算法,是三维规则数据场可视化的一种经典算法。它适用于三维重建过程中用户需要交互式地动态调整透明度变换函数,以观察三维实体的不同细节的应用场合。论文对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局部的优化。论文首先介绍算法原理,然后给出算法实现模型,最后给出实验结果和进一步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可视化 三维重建 绘制 八叉树 交互式 Shear—Wa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模型的体绘制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旭 卿侯 +2 位作者 林天义 桂业英 杨彭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8-8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模型的体绘制算法。该算法结合了面绘制及直接体绘制的优点 ,可以利用 Open GL图形标准及硬件加速对图象序列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效果逼真 ,重建速度较快 ,具有算法简单、实现容易的优点。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绘制 计算机图形学 素模型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部组织序列切片图像的微机三维重建
18
作者 蔡江胜 李民 项世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94-94,共1页
腭部组织序列切片图像的微机三维重建蔡江胜李民项世法(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16024)为提高唇腭裂整复手术效果,利用体绘制由后向前消隐微机三维重建方法对腭部组织显微序列切片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以整体、直观的方式确定腭部... 腭部组织序列切片图像的微机三维重建蔡江胜李民项世法(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16024)为提高唇腭裂整复手术效果,利用体绘制由后向前消隐微机三维重建方法对腭部组织显微序列切片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以整体、直观的方式确定腭部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排列走行。用C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切片 三维重建方法 绘制 腭部 通用微机 大连理工大学 切片图像 腭裂整复 唇腭裂 解剖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三维观察血管压迫神经根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和非疼痛人群中差异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展 陶胜忠 +3 位作者 卢慧鹏 王在斌 睢豫擘 牛光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674,共8页
目的以影像解剖学论证血管神经根冲突(neurovascular conflict or compression,NVC)是引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主要病因,完善NVC理论。方法对PTN组(n=48侧)和无痛侧组(n=84侧)脑干区MRI进行多模态... 目的以影像解剖学论证血管神经根冲突(neurovascular conflict or compression,NVC)是引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主要病因,完善NVC理论。方法对PTN组(n=48侧)和无痛侧组(n=84侧)脑干区MRI进行多模态影像融合及三维体绘制重建,观察两组血管和神经接触比率,测量接触点与神经根距离、接触点血管袢弯曲程度以及血管袢平面与神经长轴的夹角。结果疼痛侧动脉和神经接触的比率高于无疼痛侧,接触点较集中于三叉神经出脑干区。疼痛侧接触点血管袢曲率0.21_(中位数)(0.07_(四分位间距))mm^-1,血管袢平面神经夹角线-面角36.18°_(中位数)(12.47°_(四分位间距)),线-线角36.68°_(中位数)(15.67°_(四分位间距));非疼痛侧曲率0.12_(中位数)(0.03_(四分位间距))mm^-1,夹角24.56°_(中位数)(12.09°_(四分位间距))和26.28°_(中位数)(17.49°_(四分位间距)),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疼痛和接触点位于入脑干区(root entrance zone,REZ)、血管袢曲率及血管袢神经夹角相关(P<0.05)。结论责任动脉在PTN患者疼痛侧以更弯曲的弧度和更大的血管神经夹角,更集中地压迫三叉神经REZ区,这种特异性压迫与疼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神经血管冲突理论 磁共振成像 三维绘制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医学可视化系统设计
20
作者 时丕丽 范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171-173,共3页
 介绍了一个自主开发的三维医学可视化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图像滤波和增强、图像分类、图像插值、三维显示等。可在一般配置的PC机上运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绘制 OPENGL 光线投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