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扫天线的多模式SAR实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兵 周荫清 陈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2522-2524,共3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环扫天线的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这种雷达能够实现环扫模式、条带模式、双侧视条带以及聚束模式。文中阐述了这种合成孔径雷达各种工作模式的特点,分析了主要的系统工作参数设计要求和实现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环... 本文探讨了基于环扫天线的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这种雷达能够实现环扫模式、条带模式、双侧视条带以及聚束模式。文中阐述了这种合成孔径雷达各种工作模式的特点,分析了主要的系统工作参数设计要求和实现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环扫天线的多模式SAR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环扫天线 多模式sar 实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小卫星SAR机载挂飞试验的飞行路线规划与雷达参数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薛莲 周鹏 +3 位作者 张振华 王影 张晰 韩倩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73,共12页
多模式小卫星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搭载于小卫星平台的新体制雷达系统,它集SAR、散射计、高度计、波谱仪4种遥感器的优势于一身。它可以根据需求分时实现几种工作模式的切换,可兼顾对海洋目标和海洋动力环... 多模式小卫星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搭载于小卫星平台的新体制雷达系统,它集SAR、散射计、高度计、波谱仪4种遥感器的优势于一身。它可以根据需求分时实现几种工作模式的切换,可兼顾对海洋目标和海洋动力环境的高精度测量。由于卫星发射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在卫星发射前对多模式小卫星SAR进行检验,本文对拟开展的机载挂飞试验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拟开展的机载挂飞试验的等效性原则。接下来,介绍了各种工作模式试验、SAR/散射计联合反演试验、多视向SAR试验的飞行路线规划。之后,介绍了机载挂飞试验的雷达参数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各种工作模式的雷达参数设计结果。所设计的飞行路线和雷达参数可以为机载挂飞试验服务,并且实现了星载技术指标的准等效验证。通过小卫星SAR卫星组网可弥补目前SAR卫星时间分辨率低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小卫星sar 机载挂飞试验 飞行路线规划 雷达参数设计 卫星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技术用于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害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华东 刘良云 +1 位作者 范湘涛 李新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共12页
汶川、玉树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对地观测技术成为地震灾害监测与灾情评估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对地观测技术在上述地震灾害评估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是利用高分辨率光学对地观测技术,建立... 汶川、玉树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对地观测技术成为地震灾害监测与灾情评估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对地观测技术在上述地震灾害评估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是利用高分辨率光学对地观测技术,建立堰塞湖、道路损毁、崩塌/滑坡/碎屑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遥感分析方法和模型,系统监测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损毁范围、风险程度;二是利用宽幅和干涉两种模式SAR数据,分析玉树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和岩性分布特征,获得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大小及其空间分布信息,证明了多模式SAR在地震灾情协同分析与评价中的有效性和重要潜力;三是建立了地震灾害三维模拟评估系统,提高了对地震灾害三维模拟的精确性,为地震灾情的精确三维评估提供了系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 次生地质灾害 玉树地震 汶川地震 多模式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