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SO预测的目标观测敏感区在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多模式集合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智协飞 张璟 段晚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7-776,共10页
本文将ENSO预测的目标观测敏感区与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预报技巧且又具有较小计算成本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该方法在目标观测敏感区内采用模式不等权的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方法(SUP),而在其他区域采用相... 本文将ENSO预测的目标观测敏感区与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预报技巧且又具有较小计算成本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该方法在目标观测敏感区内采用模式不等权的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方法(SUP),而在其他区域采用相对简单的等权的多模式消除偏差集合平均方法(BREM).利用CMIP5中15个气候系统模式的工业革命前参照试验(pi-Control)数据,针对热带太平洋海温的长期演变开展了理想预报试验.将新集合预报方法与现有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预报期内(即1~20年),新集合预报方法与整个热带太平洋区域使用SUP方法具有相当的预报技巧,但前者的计算成本明显小于后者,计算时间仅为后者的1/4.可见,新方法是一个具有较高预报技巧且计算成本较小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同时,其较高的预报技巧强调了热带太平洋SST预测对ENSO目标观测敏感区内的模式误差也是极端敏感的,也正因如此,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才能够有效过滤模式误差的影响,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观测敏感区 热带太平洋海温 多模式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温盐多模式集合预报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志光 吴宝勤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4期39-42,共4页
借鉴大气集合预报中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思想,开展了海洋数值模式的集合预报方法研究,将数据分频集合技术方法应用于6个海洋模式的海洋环境预报中,并以Argo实测资料对集合预报效果进行了验证。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预报的温盐精度... 借鉴大气集合预报中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思想,开展了海洋数值模式的集合预报方法研究,将数据分频集合技术方法应用于6个海洋模式的海洋环境预报中,并以Argo实测资料对集合预报效果进行了验证。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预报的温盐精度明显提高,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集合预报 海洋模式 数据分频 基准数据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集合预报技术及其分析与检验 被引量:35
3
作者 周兵 赵翠光 赵声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104-109,共6页
基于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对德国、日本、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和我国T213模式的夏季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模式对目标区域预报能力的分析,分别应用神经元网络预报技术和基于Ts评分的客观多模式权重系数法(ME)... 基于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对德国、日本、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和我国T213模式的夏季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模式对目标区域预报能力的分析,分别应用神经元网络预报技术和基于Ts评分的客观多模式权重系数法(ME),建立了4个模式的集合预报方法,并应用于2005年汛期业务运行。结果表明:ME对短期降水预报技巧高于简单集合平均,因此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集合预报 神经元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ECMWF及CMC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发展综述 被引量:56
4
作者 麻巨慧 朱跃建 +1 位作者 王盘兴 段明铿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0-380,共11页
总结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3个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lob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GEFS)——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 总结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3个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lob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GEFS)——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和加拿大气象中心(Canadian Meteoro-logical Centre,CMC)建成至今的发展概况。由于计算资源的不断扩展,各中心集合预报系统的模式分辨率、集合成员数也随之增加。同时各中心都在不断地致力于发展和完善初始和模式扰动方法,来更好地估计与初值和模式有关的不确定性,促进预报技巧的提高。其中初始扰动方法从最初的奇异向量法(ECMWF)、增殖向量法(NCEP)和观测扰动法(CMC)更新为现在的集合资料同化—奇异向量法(ECMWF)、重新尺度化集合转换法(NCEP)和集合卡尔曼滤波(CMC)。在估计模式不确定性方面,ECMWF和CMC都修订了各自的随机参数化方案和多参数化方案,NCEP最近也在模式中加入了随机全倾向扰动。为提高全球高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TIGGE计划(the 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的提出增进了国际间对多模式、多中心集合预报的合作研究,北美集合预报系统(North American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NAEFS)为建立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提供了业务框架,这都将有助于未来全球交互式业务预报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集合预报系统 初值不确定性 模式不确定性 多模式和多中心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机器学习算法耦合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订正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宇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93-2701,共9页
应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时空耦合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多模式集合预报订正算法(简称“ET-BPNN算法”),对4种常规污染物(NO_(2)、O_(3)、PM_(2.5)和PM_(10))的空气质量模型预报结果进行订正.订正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中利用随机森林、极端... 应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时空耦合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多模式集合预报订正算法(简称“ET-BPNN算法”),对4种常规污染物(NO_(2)、O_(3)、PM_(2.5)和PM_(10))的空气质量模型预报结果进行订正.订正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中利用随机森林、极端随机树和梯度提升回归树3种机器学习算法,采用4个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CMAQ、CAMx、NAQPMS和WRFChem)的多尺度污染物浓度预报数据、中尺度天气模式(WRF)的气象因子预报数据(包括2 m温度、2 m相对湿度、10 m风速、10 m风向、气压和小时累计降水量)以及污染物浓度观测数据作为训练集,训练结果进入基于均方根误差的择优选择器,选取3种机器学习算法中优化效果最好的算法;在第二步中利用了BP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加权平均获得集合模式订正预报结果.结果表明:①与模式集合平均算法相比,ET-BPNN算法使NO_(2)、O_(3)、PM_(2.5)和PM_(10)浓度预报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小了30.4%、18.9%、43.3%和38.1%.②ET-BPNN算法的优化效果较随机森林、极端随机树和梯度提升回归树3个机器学习算法有明显提升,与极端随机树算法相比,ET-BPNN算法使NO_(2)、O_(3)、PM_(2.5)和PM_(10)浓度预报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42.7%、20.1%、19.7%和9.7%.③在易发生污染的秋冬季,ET-BPNN算法对PM_(2.5)浓度的预报具有明显的优化效果,此外该算法明显缩小了不同站点预报和不同预报时效之间的偏差,具有较好的鲁棒性.④对O_(3)和PM_(2.5)浓度预报而言,经ET-BPNN算法优化后的预报结果能够更好地把握污染过程,对污染物峰值浓度的预报也较模式集合平均算法更准确.研究显示,ET-BPNN算法提高了空气质量模式对污染物浓度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模式集合平均算法 多模式集合预报订正算法(ET-BPN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世博会期间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和数据共享平台的成功搭建和有效运行,为探索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警长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需要建立全方位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和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源排放清单、开发区... 世博会期间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和数据共享平台的成功搭建和有效运行,为探索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警长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需要建立全方位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和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源排放清单、开发区域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构建区域多层面运作机制和会商制度,建设一批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区域不同层面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的保障是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体系的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预测预警 多模式集合预报 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陆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开发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系统主要由区域数据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等4个子系统构成,运用了自动质量控制检查、多模式集合预报、秸秆焚烧火点判定、预警联动机制研究... 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开发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系统主要由区域数据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等4个子系统构成,运用了自动质量控制检查、多模式集合预报、秸秆焚烧火点判定、预警联动机制研究、GIS自动化处理和表达等关键技术。在世博会期间,实时监控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状况,科学预测了空气质量未来变化趋势,成功发布了5次大气污染预警,启动了应急联动措施,为世博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该系统也是一次跨行政区解决区域性空气污染问题的有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预警联动 多模式集合预报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及其在上海世博会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陆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5期68-73,共6页
为保障上海世博会空气质量,开发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系统由区域数据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等4个子系统构成,采用自动质量控制检查、多模式集合预报、秸秆焚烧火点判定、预警联动机制研究、GIS自动化处理和... 为保障上海世博会空气质量,开发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系统由区域数据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等4个子系统构成,采用自动质量控制检查、多模式集合预报、秸秆焚烧火点判定、预警联动机制研究、GIS自动化处理和表达等关键技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实时监控和预测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发布了5次大气污染预警,相应启动应急联动措施,为跨行政区解决区域性空气污染提供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预警联动 多模式集合预报 长三角区域 上海世博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温-辐射与LAI积分面积模型的玉米成熟期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健熙 王佳丽 +3 位作者 黄然 黄海 苏伟 朱德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143,共11页
为预测区域尺度的玉米成熟期,以4 d的MODIS叶面积指数产品(LAI)为数据源,选择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3省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农业气象资料和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资料(THOPREX interactive grand gloabal ensemble,TIGGE),采用积温-辐射... 为预测区域尺度的玉米成熟期,以4 d的MODIS叶面积指数产品(LAI)为数据源,选择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3省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农业气象资料和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资料(THOPREX interactive grand gloabal ensemble,TIGGE),采用积温-辐射和LAI曲线积分面积两种模型,提前10 d对东北地区玉米成熟期进行逐日动态预测。结果表明,LAI曲线积分面积模型的预测结果在时效和精度上均为最优,该模型决定系数R 2达到0.87,均方根误差(RMSE)为2.5 d,并且有效地克服了当前成熟期预测方法空间分辨率低和预测时效性差等局限性。LAI曲线积分面积模型适用于大面积农作物成熟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积温辐射模型 LAI曲线积分面积模型 成熟期预测 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