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洲中高纬区生态系统对高温热浪暴露度的多模式集合预估
1
作者 孙晓玲 谢文欣 周波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9-670,共12页
基于8个CMIP6模式的逐日最高气温以及逐月叶面积指数(LAI)、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预估了3种情景(SSP1-2.6、SSP2-4.5、SSP5-8.5)下亚洲中高纬区高温热浪日数(HWD)的未来变化以及该区生态系统对其暴露度的响应。多... 基于8个CMIP6模式的逐日最高气温以及逐月叶面积指数(LAI)、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预估了3种情景(SSP1-2.6、SSP2-4.5、SSP5-8.5)下亚洲中高纬区高温热浪日数(HWD)的未来变化以及该区生态系统对其暴露度的响应。多模式集合(MME)预估结果表明:未来3种情景下整个亚洲中高纬区的HWD将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越多,HWD增加越显著。随着高温热浪的增加,未来LAI、GPP和NPP的暴露度也将增加。其中以SSP5-8.5情景下的增幅最大,LAI、GPP和NPP的暴露度到21世纪末期相比参考时期(1995—2014年)将分别增加12.1倍,14.9倍和14.3倍,特别是在勘察加半岛、中亚南部、中国新疆、韩国和日本等地。从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暴露度的因素来看,气候因子占主导作用,其次为非线性因子,生态因子的贡献最小。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从21世纪近期到末期,气候和生态因子的贡献逐渐减小,非线性因子的贡献不断增大,高温热浪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更倾向于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生态系统暴露度 亚洲中高纬 SSP情景 多模式集合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