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空间网络韧性评估
1
作者 鞠艳妮 刘旭 +1 位作者 韩珣 李科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41-2350,共10页
为提高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空间网络(Spatial Network in urban agglomeration Multi-mod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NMTS)故障情况下的韧性,研究了SNMTS的多层相依特征和不同模式网络耦合特征,定义并分析了故障情况下SNMTS的吸收能力... 为提高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空间网络(Spatial Network in urban agglomeration Multi-mod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NMTS)故障情况下的韧性,研究了SNMTS的多层相依特征和不同模式网络耦合特征,定义并分析了故障情况下SNMTS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结合熵权法提出了SNMTS韧性评估模型。以成渝双城经济圈SNMTS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NMTS多模式一体化网络空间稳定性强,但尚未形成协调发展态势;对SNMTS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影响最大的5个节点均为相依节点。成都东站在三大韧性特征方面受故障的影响均最大,一旦成都东站发生故障,SNMTS韧性值下降到0.188,达到最低;对SNMTS韧性影响最大的10个节点都是相依节点,并且位于成都和重庆的节点占60%。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SNMTS韧性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 韧性评估 韧性特征 空间网络特性 多层相依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走廊多模式交通条件下票价与运输需求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叶玉玲 程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36,共5页
在客运走廊客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非集计多元Logit模型建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采用Matlab编程标定了客运走廊多模式交通条件下旅客出行效用函数。构建基于旅客出行行为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以旅客票价为切入点,利用变分不等式的... 在客运走廊客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非集计多元Logit模型建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采用Matlab编程标定了客运走廊多模式交通条件下旅客出行效用函数。构建基于旅客出行行为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以旅客票价为切入点,利用变分不等式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客运走廊各交通方式旅客票价与交通需求间的关系。以沪杭客运走廊为案例进行实例论证,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走廊 多模式交通 票价 运输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江航 胡列格 +1 位作者 王佳 陈舟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5-99,共5页
考虑到城市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系统相互影响、循环反馈的关系,以多模式交通网络均衡为约束,运用双层规划模型将土地利用问题和多模式交通系统相结合,并使用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求解算法,用于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通过算例分析了决... 考虑到城市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系统相互影响、循环反馈的关系,以多模式交通网络均衡为约束,运用双层规划模型将土地利用问题和多模式交通系统相结合,并使用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求解算法,用于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通过算例分析了决策者在对土地利用不同的重视程度下,相应的均衡状态以及应采取的土地利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模式交通 一体化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交通网络下的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家中 张殿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针对已有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分析模型的不足,分析了城市交通出行链的基本概念与简单出行链的可能路径,并基于起讫点限制条件与多模式交通网络下的交通距离限制条件,推导构建了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多模式交通网络下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模型,... 针对已有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分析模型的不足,分析了城市交通出行链的基本概念与简单出行链的可能路径,并基于起讫点限制条件与多模式交通网络下的交通距离限制条件,推导构建了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多模式交通网络下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模型,给出了参数估计与先验概率选择方法;将模型应用到成都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样本数据中,通过出行链距离、出行链中交通小区间的出行量、出行链到达小区的数量、出行链小区的到达发生量、各类出行链的出行量等5个指标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说明模型是有效的,可做为全面分析城市交通出行的一个有效模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链 多模式交通网络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扩散下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韧性演化 被引量:7
5
作者 马书红 杨磊 陈西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51,共10页
深入分析风险扩散阶段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动态韧性演化特征,有助于提高城市群风险抵御能力。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及其扩展理论,以城市群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为基础,构建城市群多模式多层次交通网络模型,将节点度、节点介数与可... 深入分析风险扩散阶段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动态韧性演化特征,有助于提高城市群风险抵御能力。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及其扩展理论,以城市群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为基础,构建城市群多模式多层次交通网络模型,将节点度、节点介数与可达性相匹配,分析其风险扩散下的静态拓扑特征;以级联失效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考虑不同阶段节点初始风险水平、风险预警阈值与风险抵御能力,根据影响风险扩散的节点与连边测度指标,构建风险动态扩散模型;考虑风险冲击下结构、功能变化特征,构建网络结构、功能韧性测度模型,并通过其耦合值表征多模式交通网络韧性性能。以关中平原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Python Networkx和Matlab网络分析工具,就不同的风险扩散方式、网络可靠性、冗余性、鲁棒性和节点风险处理能力系数,对风险扩散阶段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动态韧性演化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果与实际相符,提升网络可靠性、冗余性、鲁棒性和节点风险处理能力,能有效增强网络韧性;相较于基于节点测度的风险扩散方式,基于连边测度的风险扩散方式对韧性性能影响更大,说明线路层次等级分布相较于数量对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韧性性能影响更大;相较于单一的交通网络,多模式多层次的交通网络韧性性能整体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群 多模式交通网络 风险扩散 韧性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交通网络路径动态调整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义 关伟 +2 位作者 樊玲玲 马继辉 毛保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既有路径调整模型的研究载体是单模式网络,不能够刻画现实中多模式网络上出行者的路径调整行为.为此,本文提出采用比例延拓与绝对延拓两种方法来描述多模式网络中用户对不同出行方式的费用感知特性,并据此建立了多模式网络条件下的用户... 既有路径调整模型的研究载体是单模式网络,不能够刻画现实中多模式网络上出行者的路径调整行为.为此,本文提出采用比例延拓与绝对延拓两种方法来描述多模式网络中用户对不同出行方式的费用感知特性,并据此建立了多模式网络条件下的用户路径动态调整模型(Multi-modal Route-Swapping Dynamics,简称MRSD).研究发现:(1)MRSD能避免过度调整行为,并能维持解集不变性;(2)MRSD的稳定路径流模式与多模式网络用户均衡等价,且在其稳定状态,模式内部所有被使用的路径具有相同且最小的实际费用,模式之间所有被使用的路径之间存在(符合比例延拓或绝对延拓的)费用感知壁垒;(3)MRSD的所有解有界且收敛于多模式网络用户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日变路径调整行为 对向调整模型 多模式交通网络 感知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间多模式交通旅客票价制定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树彬 陈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0,共3页
各种交通方式要走向市场,运价改革是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城市间多模式交通方式的经营博弈问题进行研究,以不同交通方式的票价作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经营者之间的广义均衡博弈模型,并表示为一个拟变分不等式问题。鉴于拟变分不等式求解比... 各种交通方式要走向市场,运价改革是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城市间多模式交通方式的经营博弈问题进行研究,以不同交通方式的票价作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经营者之间的广义均衡博弈模型,并表示为一个拟变分不等式问题。鉴于拟变分不等式求解比较困难,设计了基于混沌优化方法的启发式求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Nash均衡博弈 旅客票价 拟变分不等式 多模式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在多模式交通体系中的平衡作用与规划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潘海啸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首先回顾了中国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历程及学术界对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再认识。由于一直采取控制用地无序扩展的集约型规划策略,我国城市的密度普遍较高,对自行车的使用仍有很大的亲和力。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论述了自... 首先回顾了中国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历程及学术界对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再认识。由于一直采取控制用地无序扩展的集约型规划策略,我国城市的密度普遍较高,对自行车的使用仍有很大的亲和力。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论述了自行车对平衡轨道交通客流分布不均衡性,以及平衡停车需求与停车设施的供给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的作用。指出自行车是绿色多模式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平衡因子,自行车可以使轨道交通更好地发挥骨干作用,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广谱的绿色交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多模式交通 停车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交通规划方法论与重点——以武汉2035多模式交通系统架构规划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鸿 乔瑛瑶 李曦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4-50,共7页
武汉208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多规合一,交叉优化”编制方法。本文反思中国交通规划演变过程和存在问题,探索新时期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综合交通规划平行展开、交叉优化的技术流程。以人口、城市空间格局与用地为情景方案的核心要素,建... 武汉208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多规合一,交叉优化”编制方法。本文反思中国交通规划演变过程和存在问题,探索新时期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综合交通规划平行展开、交叉优化的技术流程。以人口、城市空间格局与用地为情景方案的核心要素,建立交通联系强度量化分析方法、识别关键客流走廊;依据重要客流走廊空间尺度和服务目标、客流强度和不同交通方式服务能级,优选并组合交通供给模式,体现空间-用地-交通的综合、基于运输效率与服务水平的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重点论证城市级客运走廊结构与设施标准,提出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与结构层次、规划控制与分阶段实施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分区交通发展策略、指导综合交通体系各子系统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 空间形态 多模式交通架构 客流走廊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与服务质量感知差异
10
作者 李晓伟 王炜 +2 位作者 杨敏 王昊 徐铖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5-692,共8页
通过对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的抽样调查,归纳和分析了不同交通模式下旅客的出行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收入特征、小汽车拥有特征、出行目的、购票方式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的平均出行距离、平均... 通过对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的抽样调查,归纳和分析了不同交通模式下旅客的出行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收入特征、小汽车拥有特征、出行目的、购票方式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的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行时间和平均出行费用以及旅客多模式交通出行的中转换乘与集散特征;分析比较了旅客多模式交通服务感知水平,包括安全性、舒适性、准时性等.研究表明:飞机、高铁、普铁、高速巴士的平均运距分别为1 451km、669km、843km、334km,平均出行费用为815元、295元、150元、90元,城际平均出行时间为2.93h、4.11h、8.07h、4.22h;四种运输方式中,安全性、舒适性、准时性最好的分别为高铁、飞机、高铁,集散时间从小到大分别是高速巴士、普铁、高铁、飞机;网络购票已成为最主要的购票方式.研究成果可为探寻我国旅客多模式交通出行行为规律,改善多模式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营服务水平提供较为准确的现场调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 出行特征 集散特征 服务质量 购票行为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开封市公园景点可达性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郑智成 张丽君 +3 位作者 秦耀辰 王霞 张晶飞 于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7,共8页
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游憩空间,城市公园景点的空间可达性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公园景点可达性测度中的交通模式单一问题,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构建多模式交通网络(步行、公交和小汽车)测度体系,从3种交... 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游憩空间,城市公园景点的空间可达性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公园景点可达性测度中的交通模式单一问题,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构建多模式交通网络(步行、公交和小汽车)测度体系,从3种交通模式的平均可达时间和公交服务频次视角全面分析居住区尺度的公园景点可达性,进而划定开封市游憩空间的交通出行圈。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行交通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区段差异,表现为以老城区为核心向外围区扩散的衰减现象。其中,老城区的步行可达性最高,60.48%的居住区在15min内可步行到达绝大部分的公园景点;公交可达性较好的居住区分布在老城区及老城区外围,但对城市边缘区的支撑力较弱;小汽车在相同时限内可达性范围最广,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外围区可达性极差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划定的步行、公交车、小汽车出行圈有助于合理规划不同城市空间的居民出行方式,以提高出行效率和交通可达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网络 可达性 公园景点 出行圈 居住区 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交通网络建模的居民出行特征探测——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梦勤 王艳慧 +2 位作者 罗霄月 蔡鑫雨 刘佳皓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7,共9页
当前研究多基于单一数据源模拟单一出行模式的交通网络,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居民真实出行特征。该文以深圳市为例,提出基于交通小区划分和站点路径匹配的多模式交通网络建模方法和居民出行特征分析的多特征融合算法。首先,顾及交通网络... 当前研究多基于单一数据源模拟单一出行模式的交通网络,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居民真实出行特征。该文以深圳市为例,提出基于交通小区划分和站点路径匹配的多模式交通网络建模方法和居民出行特征分析的多特征融合算法。首先,顾及交通网络时空分异性,设计多尺度交通小区划分算法简化复杂网络;然后,利用站点路径属性与交通小区匹配连接,构建多模式集成的复杂交通网络模型;最后,综合利用移动轨迹挖掘和特征融合技术,设计多模式出行特征融合算法,系统刻画多模式融合下的居民出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仅使用单一数据源,多模式集成方法能有效消除数据偏差,更准确地揭示区域间的交通紧密程度,更全面地反映居民的出行行为和偏好,可以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和交通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网络建模 交通小区 特征融合 出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视角下基于时变的多模式交通网络出行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婷 彭勇 +1 位作者 程真 雍鹏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69-375,共7页
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路径决策会受到城市公共交通发班时刻表及交通网络时变特性影响。考虑这两个影响因素,研究了换乘次数、出行时间、步行距离等约束条件限制下以实际出行成本最少为优化目标的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路径决策问题。由于该... 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路径决策会受到城市公共交通发班时刻表及交通网络时变特性影响。考虑这两个影响因素,研究了换乘次数、出行时间、步行距离等约束条件限制下以实际出行成本最少为优化目标的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路径决策问题。由于该问题为NP难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四种求解策略。数值算例表明四种求解策略均有效,其中,变异概率随迭代次数调整的多种群遗传算法求解策略计算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多模式交通网络 遗传算法 出行路径决策 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多模式交通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雪 杨远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120,共5页
我国历史古城正普遍饱受旧城盲目改造、交通拥堵及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建立低碳绿色多模式交通系统将是解决古城交通问题并引导古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历史古城交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古城交通发展战略,并重点从... 我国历史古城正普遍饱受旧城盲目改造、交通拥堵及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建立低碳绿色多模式交通系统将是解决古城交通问题并引导古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历史古城交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古城交通发展战略,并重点从4个方面提出了构建低碳绿色多模式交通系统的核心举措:(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2)建立系统、舒适的步行与自行车道系统;(3)控制古城小汽车保有量,调控小汽车通行;(4)积极发展旅游特色交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低碳绿色 多模式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运行仿真”专栏征稿启事
15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57,共1页
交通仿真是支撑智能交通发展、优化城市交通运行的关键技术。我国在交通仿真技术和软件开发方面虽有一定积累,但研发力量分散、技术短板待补,缺乏功能强大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真应用软件,软件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同时,基于国外... 交通仿真是支撑智能交通发展、优化城市交通运行的关键技术。我国在交通仿真技术和软件开发方面虽有一定积累,但研发力量分散、技术短板待补,缺乏功能强大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真应用软件,软件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同时,基于国外交通环境的国外软件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水土不服”、决策支持能力差等缺陷。随着道路网、公交网、轨道网等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协同运行,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交通紧密融合,以及交通领域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网联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交通仿真系统开发和应用注入了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软件 软件开发 大数据 多模式交通 交通仿真 移动互联 智能交通 运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综合交通客运方式选择行为差异性——基于强制与休闲型活动出行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晓伟 王炜 +2 位作者 杨敏 郭延永 华雪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8-873,共6页
为分析多模式综合交通方式下的强制、休闲活动出行行为差异性,基于旅客高速巴士、普铁、高铁和飞机四种运输方式RP调查数据,建立旅客乘车选择多项logit(MNL)模型,基于参数估计和弹性分析,揭示多模式综合交通客运方式选择行为及其差异性... 为分析多模式综合交通方式下的强制、休闲活动出行行为差异性,基于旅客高速巴士、普铁、高铁和飞机四种运输方式RP调查数据,建立旅客乘车选择多项logit(MNL)模型,基于参数估计和弹性分析,揭示多模式综合交通客运方式选择行为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距离、出行费用、运行时间、安全性、舒适性、准时性、网络购票、售票点购票、拥有私家车是影响旅客强制型、休闲型活动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共性因素,不同因素对旅客强制型、休闲型活动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另外,到站时间对强制型活动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对休闲型活动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选择行为 MNL 多模式交通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交通网络的拥挤道路收费双层规划模型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华歆 周溪召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6-551,共6页
研究了多模式交通网络的拥挤道路收费问题,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以网络收益与网络成本之差的最大化为目标;下层模型满足多模式交通网络的随机用户平衡。最后,设计了一个基于步长加速法和惩罚函数法的启发式算法,并求解算例。
关键词 拥挤道路收费 多模式交通网络 步长加速法 惩罚函数法
原文传递
多模式平衡交通体系的构建——自行车与轨道交通间的换乘 被引量:7
18
作者 潘海啸 薛松 赵婷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27,41,共6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随着我国城市轨道建设所出现的问题,指出建立多模式平衡交通体系的重要性。论文结合我们在上海的多年调查,探讨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范围,指出这一影响范围要大于传统TOD所确定的范围。通过出行者的货币和时间成本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了随着我国城市轨道建设所出现的问题,指出建立多模式平衡交通体系的重要性。论文结合我们在上海的多年调查,探讨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范围,指出这一影响范围要大于传统TOD所确定的范围。通过出行者的货币和时间成本分析,得出自行车是在汇流段最有效的交通工具的结论。通过对站点地区交通方式选择与工作地点关系的分析,指出在城市中心区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可以减少分流段的时间成本达25%以上。所以在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系统中,必须全面鼓励自行车的发展。自行车是多模式平衡绿色交通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平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TOD 多模式交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疏散交通车队配置与车道分配协同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家林 贾斌 +2 位作者 刘正 姜锐 李新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6-185,共10页
考虑疏散交通的动态性和风险性,研究多模式疏散交通车队配置与车道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首先,根据不同类型车辆的自由流速度,将路网离散为多尺寸元胞网络,采用元胞传输模型模拟混合交通流。然后,以最小化疏散总风险为目标,将多模式交通... 考虑疏散交通的动态性和风险性,研究多模式疏散交通车队配置与车道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首先,根据不同类型车辆的自由流速度,将路网离散为多尺寸元胞网络,采用元胞传输模型模拟混合交通流。然后,以最小化疏散总风险为目标,将多模式交通协同的动态疏散问题描述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引入惩罚项消除因模型松弛产生的“车辆滞留”问题。在Nguyen-Dupuis路网中分析不同疏散需求下的最优车队配置、车道分配、疏散效率和疏散路径。结果表明:存在一个疏散交通需求区间,相比单模式疏散,组织多模式车队能够进一步降低疏散总风险,而且最优的公交车配置比例呈阶梯变化;受路网通行能力限制,路网利用率存在上限;疏散总风险指标对疏散需求的变化比网络清空时间更敏感;多模式交通共享的路段一般位于临近风险源的出口通道,大容量的公交车优先占用最短路线,以提升疏散系统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应急疏散 多模式交通动态分配 疏散总风险 网络清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路径决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浩楠 曹成铉 +1 位作者 柳雨彤 冯紫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9-324,共6页
由于时间的波动性与突发事件的影响,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时常伴随着各种不确定性情况的发生。通过考虑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出行特点与交通网络不同的运行状态,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路线决策模型与算法,所提... 由于时间的波动性与突发事件的影响,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时常伴随着各种不确定性情况的发生。通过考虑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出行特点与交通网络不同的运行状态,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路线决策模型与算法,所提方法应用到北京市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结果显示,不同出发时间需要不同的路径决策以达到最小出行时间。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路径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得到验证,它可以为出行者路线选择提供更合理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网络 路线决策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出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