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杉碱甲片治疗多梗死性痴呆82例 被引量:6
1
作者 于麦娜 李凤梅 刘剑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07-2308,共2页
目的评价石杉碱片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共入选病例82例,对照组41例,接受吡拉西坦片;治疗组41例,接受石杉碱甲片,疗程均为6周。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1%和90.2%。结论石杉碱甲片治疗多梗... 目的评价石杉碱片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共入选病例82例,对照组41例,接受吡拉西坦片;治疗组41例,接受石杉碱甲片,疗程均为6周。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1%和90.2%。结论石杉碱甲片治疗多梗死性痴呆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片 多梗死性痴呆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溴烟酯对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
2
作者 陈珊 胡绍曦 张洪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1期32-32,共1页
对32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口服麦角溴烟酯(商品名:脑通)5mg.tid,对治疗前、后1和2个月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血沉无显著改变(P>0.05),其它指标如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全班还原比粘度以及血浆比粘度均有改变,在治疗后... 对32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口服麦角溴烟酯(商品名:脑通)5mg.tid,对治疗前、后1和2个月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血沉无显著改变(P>0.05),其它指标如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全班还原比粘度以及血浆比粘度均有改变,在治疗后2个月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表明麦角溴烟酯可改善多梗死性痴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提示脑梗死后服用麦角溴烟酯有助于延缓多梗死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梗死性痴呆 血液流变学 麦角溴烟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武冬慧 胡金凤 +2 位作者 李志鹏 吉海杰 陈乃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MID)模型。方法从大鼠颈内动脉逆行注入4mg/ml、8mg/ml葡聚糖凝胶微粒。术后24h对大鼠行行为学评分,术后26~30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及尼氏染色。结果 8mg/ml组动物行为学评分显著高于4mg/ml组;后续试验... 目的建立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MID)模型。方法从大鼠颈内动脉逆行注入4mg/ml、8mg/ml葡聚糖凝胶微粒。术后24h对大鼠行行为学评分,术后26~30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及尼氏染色。结果 8mg/ml组动物行为学评分显著高于4mg/ml组;后续试验中模型组选取8mg/ml组。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与空白组以及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穿越目标区域的次数明显减少(P〈0.01)。尼氏染色可观察到模型组固缩凋亡的尼氏体。结论葡聚糖凝胶能制备大鼠多梗死性痴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梗死性痴呆 葡聚糖凝胶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电刺激对多梗死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86-1287,共2页
目的:观察经颅电刺激结合药物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多梗死性痴呆54例,随机分为TES组和对照组各27例,TES组采用经颅电刺激结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测定MMSE、MBI及HDS评分,以MBI评分为标准,确定两组疗... 目的:观察经颅电刺激结合药物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多梗死性痴呆54例,随机分为TES组和对照组各27例,TES组采用经颅电刺激结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测定MMSE、MBI及HDS评分,以MBI评分为标准,确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测定MMSE、MBI及HD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但TES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改善MID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大脑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电刺激 多梗死性痴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多梗死性痴呆54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国庆 高平 张若燕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7期1158-1158,共1页
多梗死性痴呆 (MID)是因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多梗死性痴呆 (MID)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治疗MID2 7例 ,并与单纯药物治疗 2 7例进行对照 ,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 多梗死性痴呆 (MID)是因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多梗死性痴呆 (MID)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治疗MID2 7例 ,并与单纯药物治疗 2 7例进行对照 ,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及治疗前后MMSE、ADL积分在明显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将针刺与药物配合MID可明显提高疗效。从MMSE积分值变化情况看 ,两组患者治疗后智能有明显改善 ,观察组尤为显著。从临床症状分析表来看 ,所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尤以反应迟钝、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多梗死性痴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