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梗塞性痴呆的CT与临床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钱采韵 马燕珊 方昆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36-338,共3页
本文对多梗塞性痴呆(MID)患者的头颅CT图像作双额径(BF)、双尾径(BC)及Ⅲ脑室外侧至半球外侧裂径(ⅢV-S)与其相应颅腔径比率测定。结果表明MID组的BC比率增加,ⅢV-S比率减少,与健康对照组及脑梗塞非痴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本文... 本文对多梗塞性痴呆(MID)患者的头颅CT图像作双额径(BF)、双尾径(BC)及Ⅲ脑室外侧至半球外侧裂径(ⅢV-S)与其相应颅腔径比率测定。结果表明MID组的BC比率增加,ⅢV-S比率减少,与健康对照组及脑梗塞非痴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本文认为多梗塞性痴呆不论梗塞灶的部位和容量大小,其痴呆的产生与Ⅲ脑室外侧壁、丘脑和脑岛之间的结构损害累及丘脑及其投射和Papez环路有关。同时,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腔隙状态所致的痴呆、Alzheimer氏病的痴呆,以及多发性脑梗塞合并Alzheimer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多梗塞性 CT 临床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复智颗粒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建英 徐斌 姜海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测定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脑内不同分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 ,不同剂量的益气复智颗粒治疗组与脑复康、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等进行比较 ,以揭... 目的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测定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脑内不同分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 ,不同剂量的益气复智颗粒治疗组与脑复康、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等进行比较 ,以揭示益气复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结果 模型大鼠海马、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降低 ,其代谢产物亦降低。而益气复智颗粒能升高模型大鼠海马、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论 提高受损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可能是益气复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复智颗粒 多梗塞性痴呆 模型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复智颗粒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海英 周建英 +1 位作者 王明艳 赵凤鸣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6期746-746,748,共2页
目的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SOD、MDA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 ,复制多梗塞性痴呆大鼠模型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 2 4 .84g/kg、1 2 .42 g/kg、6 .2 1 g/kg灌胃对实验动物脑组织和血液SOD、MDA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SOD、MDA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 ,复制多梗塞性痴呆大鼠模型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 2 4 .84g/kg、1 2 .42 g/kg、6 .2 1 g/kg灌胃对实验动物脑组织和血液SOD、MDA的影响。结果 :益气复智颗粒能明显增加梗塞性痴呆大鼠SOD活性 ,降低MDA含量。结论 :益气复智颗粒具有较好的清除过氧化物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复智颗粒 多梗塞性痴呆 SOD MDA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梗塞性痴呆患者外周血CD54、CD106和CD62p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吴杰 尹金植 +2 位作者 刘佰纯 丁萍 姜立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多梗塞性痴呆患者外周血CD54、CD106和CD62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8例多梗塞性痴呆患者血清CD54、CD106、CD62p水平,并与23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多梗塞性痴呆患者血清CD54、CD10及CD62p水平(CD54:469... 目的:探讨多梗塞性痴呆患者外周血CD54、CD106和CD62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8例多梗塞性痴呆患者血清CD54、CD106、CD62p水平,并与23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多梗塞性痴呆患者血清CD54、CD10及CD62p水平(CD54:469±76.33ngml,CD106:1103.3±98.96ngml,CD62p:18.22±8.90ngml)较对照组(CD54:196±45.91ngml,CD106:601.0±76.30ngml,CD62p:6.70±3.30ngml)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CD54、CD106及CD62p水平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CD54、CD106、CD62p参与了MID的病理变化过程,并与痴呆程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ID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可作为MID后监测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梗塞性痴呆 CD54 CD106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例多梗塞性痴呆患者脑脊液TNF和NSE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景周 高东 +2 位作者 李强 高唱 张莉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 研究多梗塞性痴呆 (MID)患者脑脊液 (CSF)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55例MID患者CSF中TNF α进行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NSE浓度。并与同期... 目的 研究多梗塞性痴呆 (MID)患者脑脊液 (CSF)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55例MID患者CSF中TNF α进行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NSE浓度。并与同期住院的 72例脑梗塞 (CI)患者及 3 2例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 (Control)患者进行比较。患者的智能水平测定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 ,并参考Hachinski缺血评分及DSM Ⅳ诊断标准。结果 MID急性发作期及CI急性期CSF中TNF α、NSE的浓度均非常显著高于Control组 (P <0 .0 1 ) ;MID稳定期及CI恢复期CSF中TNF α的浓度显著高于Control组 (P <0 .0 5) ;MID稳定期CSF中TNF α的浓度同CI恢复期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而MID稳定期CSF中NSE浓度低于Control组和CI恢复期组 (P <0 .0 5)。各组CSF中TNF α、NSE的浓度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结论 MID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患者CSF中TNF α、NSE含量呈非一致性变化。MID患者CSF中TNF α、NSE含量变化可能客观地反映患者脑细胞缺血缺氧性损害。但TNF α、NSE含量变化不能直接反应MID患者的智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梗塞性痴呆 肿瘤坏死因子α 神经元特异烯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梗塞性痴呆18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张学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5期325-325,共1页
张学安多梗塞性痴呆(MID),是脑血管病性痴呆的一种特殊表现。多由反复发作的梗塞灶所致的脑组织累积性损害所致。个别病例亦可1次发作引起。现将我院1990~1993年收治的经CT扫描确诊的18例MID分析讨论如下。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痴呆 多梗塞性痴呆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