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PC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永恩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9年第2期58-60,共3页
对SOPC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简要论述了SOPC的优点,介绍了软硬件协同设计可以根据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特点和设计约束来选择合适的软件或硬件实现方式的设计原理。以Altera公司的SOPC实现平台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介绍了基... 对SOPC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简要论述了SOPC的优点,介绍了软硬件协同设计可以根据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特点和设计约束来选择合适的软件或硬件实现方式的设计原理。以Altera公司的SOPC实现平台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介绍了基于SOPC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设计流程,从而探讨出一种便捷实用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pc FPGA 处理器 协同设计 软硬件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g. LITTLE架构的多目标功耗自适应控制方法
2
作者 冯国富 舒玉娟 +1 位作者 陈明 董立夫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65,共6页
针对移动计算系统功耗约束条件时常变动,以及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无法有效克服静态功耗导致的能量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目标功耗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实时功耗约束制定调核策略,确定处理器核类型及数量,结合操作系统线程亲和性、进程迁移... 针对移动计算系统功耗约束条件时常变动,以及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无法有效克服静态功耗导致的能量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目标功耗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实时功耗约束制定调核策略,确定处理器核类型及数量,结合操作系统线程亲和性、进程迁移与处理器热插拔完成处理器核的开启、关闭及负荷管理,实现功耗自适应。在典型多核应用MapReduce模型Phoenix与可变形部件模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按需调度核类型及数量来完成计算任务,与传统功率恒定系统相比,执行时间与能耗平均减少60.91 %和48.54 %,有效提高目标系统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g.LITTLE架构 功耗约束 静态功耗 多核处理器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osⅡ/SOPC的嵌入式数字IC测试 被引量:5
3
作者 宋跃 利剑清 胡升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69,72,共3页
为实现数字IC故障检测的SOPC设计,在Altera-Cyclone EP1C6Q240中嵌入软核处理器NiosⅡ,用继电器EC2-5NW2阵列完成各引线的通用控制,在NiosⅡ控制下离线完成了对常用TTL74/54、CMOS 4000/4500系列常用数字IC芯片故障检测。文中详细介绍... 为实现数字IC故障检测的SOPC设计,在Altera-Cyclone EP1C6Q240中嵌入软核处理器NiosⅡ,用继电器EC2-5NW2阵列完成各引线的通用控制,在NiosⅡ控制下离线完成了对常用TTL74/54、CMOS 4000/4500系列常用数字IC芯片故障检测。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引脚控制,讲述了NiosⅡ-FPGA/SOPC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实验效果好,实践表明该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IC检测 FPGA/sopc 处理器NiosⅡ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运载火箭的新一代综合电子平台设计与研究
4
作者 王苑瑾 张隽 +2 位作者 段然 韩翔宇 柳柱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满足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中智能控制、任务迁移与恢复、大数据量实时通信等需求,对多核处理器与SoPC协同控制架构、接口模块分类与设计、实时分区操作系统及双通道星型冗余拓扑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分区操作系统的综合... 为满足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中智能控制、任务迁移与恢复、大数据量实时通信等需求,对多核处理器与SoPC协同控制架构、接口模块分类与设计、实时分区操作系统及双通道星型冗余拓扑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分区操作系统的综合电子平台方案并进行工程实现。通过演示验证试验,对综合电子平台中的功能模块、总线拓扑与通信、任务隔离、迁移与恢复等功能进行验证。目前该方案已应用于运载火箭综合电子产品中,为后续技术的深入研究与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多核处理器与sopc协同控制架构 接口模块分类与设计 实时分区操作系统 综合电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式弹簧表面缺陷多角度光源补偿检测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樊伟 吴定祥 唐立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3-1180,共8页
为解决触发式弹簧因表面反光特性导致表面缺陷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角度光源补偿的检测方案。设计多光源补偿系统和影像采集处理平台,通过四核ARM实现多核协同控制,研究用于缺陷检测的聚类算法,实现触发式弹簧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为解决触发式弹簧因表面反光特性导致表面缺陷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角度光源补偿的检测方案。设计多光源补偿系统和影像采集处理平台,通过四核ARM实现多核协同控制,研究用于缺陷检测的聚类算法,实现触发式弹簧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检测触发式弹簧表面缺陷,缺陷弹簧的识别率在99%以上,单个弹触发式弹簧表面缺陷提取的准确率在85%以上,单个弹簧的处理时间在15 ms内,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可实现触发式弹簧的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表面缺陷 聚类算法 多核协同控制 ARM处理器 光源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