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种群多样性自适应遗传操作的HMM训练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相海 丛志环 +1 位作者 方玲玲 宋传鸣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33-1844,共12页
针对传统GA方法训练HMM模型所存在的对遗传控制参数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的问题:1)提出一种以混合遗传种群多样性为原则的BPD-AGA算法,该算法依据决定种群多样性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来自适应地调整遗传参数,使整个遗传迭代过程能够在扩大遗传... 针对传统GA方法训练HMM模型所存在的对遗传控制参数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的问题:1)提出一种以混合遗传种群多样性为原则的BPD-AGA算法,该算法依据决定种群多样性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来自适应地调整遗传参数,使整个遗传迭代过程能够在扩大遗传搜索空间的同时提高最优解的质量;2)提出了一种基于BPD-AGA的HMM训练模型,该模型一方面利用BPD-AGA的自适应选择操作,选择对混合种群多样性贡献最大的个体作为竞争优胜者;另一方面利用BPD-AGA的自适应交叉变异操作,在扩大算法搜索空间的同时保护对混合种群多样性贡献较大的个体,从而保证了HMM解个体的全局最优性;3)为了提高BPD-AGA训练的收敛速度,利用Baum-Welch算法从外部对BPD-AGA的收敛性进行了改善,提出了一个从外部和内部同时改善GA性能的BPD-AGA/Baum-Welch混合模型;4)给出了将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应用在交通视频车辆行驶状态判别中的实现过程.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遗传种群多样 自适应遗传算法 HMM训练模型 车辆行驶状态 实时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平 杨楠 +7 位作者 尚刚林 张文龙 李德雄 张锐 苏正亮 李勇成 王云月 韩光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17-2122,共6页
【目的】明确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用水稻品种冈优157和黄壳糯,在多样性混合间栽(包括里行和边行)和净栽2种种植模式下,测定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目的】明确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用水稻品种冈优157和黄壳糯,在多样性混合间栽(包括里行和边行)和净栽2种种植模式下,测定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光合指标值,并调查了穗颈瘟发生为害情况及水稻农艺性状。【结果】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冈优157里行的SPAD值显著高于其边行以及净栽处理,黄壳糯在2种种植模式下的SPAD值则无显著差异。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冈优157里行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净栽处理,和边行无显著差异;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在2种种植模式下均无显著差异;黄壳糯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在间栽和净栽模式下均无显著差异。冈优157和黄壳糯在多样性混合间栽和净栽种植模式下的水分利用率均无显著性差异。黄壳糯的稻瘟病病情指数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2.79±0.86)显著低于净栽(43.65±6.11);其株高在间栽模式(138.93±2.91)cm显著低于净栽(152.07±2.27)cm;而黄壳糯的分蘖数净栽模式(9.75±0.59)显著高于间栽(7.04±0.73)。冈优157的病情指数、株高和分蘖数在2种种植模式下均无显著差异。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黄壳糯的折合产量(6.23 t/hm^(2))显著高于净栽模式(4.50 t/hm^(2));冈优157在2种种植模式下的折合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主栽品种冈优157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其他光合特征值无显著变化,病害发生程度均为轻发生;间栽品种黄壳糯的光合表现在2种模式下无显著差异,而黄壳糯的病害发生程度在多样性间栽模式下显著降低;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水稻产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样混合间栽 SPAD值 光合作用 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样性混合间栽对水稻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文强 张文龙 +6 位作者 朱晓乔 董必正 李勇成 杨楠 张耀 王云月 韩光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1121,共11页
为了明确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对稻瘟病防治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筛选的高防治效果(E=54.48%)组合(汕优63||黄壳糯)和低防治效果(E=14.12%)组合(合系39||黄壳糯)分别在间栽和净栽下进行水稻根际... 为了明确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对稻瘟病防治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筛选的高防治效果(E=54.48%)组合(汕优63||黄壳糯)和低防治效果(E=14.12%)组合(合系39||黄壳糯)分别在间栽和净栽下进行水稻根际土壤细菌16SrR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多样性间栽系统中水稻根际共检测到土壤细菌37门116纲244目384科689属,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为主要细菌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均在15%以上。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高防效组合在间栽条件下可显著提高水稻根际细菌群落香农指数和Chao1指数(P<0.05),而低防效组合无差异(P>0.05)。ANOSIM及PCoA分析发现,净栽条件下各品种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r=0.48,P<0.01),间栽后高防效组合和低防效组合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P>0.05),即间栽增加了组配品种间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细菌优势类群组成结果表明,与净栽相比高防效组合中汕优63根际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显著上升,黄壳糯各优势菌门无显著差异;低防效组合中合系39根际中Patescilbacteria显著下降,黄壳糯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显著上升。PICRUSt2功能预测表明,间栽系统中主栽品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相对丰度显著下降,间栽品种转录、辅酶和维生素的代谢相对丰度显著上升。综上,高防效组合通过混合间栽,能改善水稻根际菌群多样性、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从而有效降低稻瘟病病害发生,为利用改良土壤微生物提高植物抗病性提供应用途径和多样性间栽防治病害理论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样混合间栽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细菌多样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见成效
4
作者 李德琴 《云南农业》 2001年第10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栽培技术 品种多样混合间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内间栽根际微生物群落对稻瘟病抗性的影响
5
作者 李梅 李荣萍 +5 位作者 唐文强 张惠玲 张喜 飞晓 何平 韩光煜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6-1454,共9页
【目的】揭示水稻种内混合间栽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稻瘟病抗性的关系,为明确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的内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个感稻瘟病传统品种黄壳糯(HKN)分别与4个云南主栽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汕优63(SY63)、Ⅱ优838... 【目的】揭示水稻种内混合间栽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稻瘟病抗性的关系,为明确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的内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个感稻瘟病传统品种黄壳糯(HKN)分别与4个云南主栽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汕优63(SY63)、Ⅱ优838(LY838)、两优1259(LY1259)、云光101(YG101)进行混合间栽及净栽。水稻长至黄熟期,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穗颈瘟发生情况;利用16S rDNA测序分析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变化。【结果】混合间栽后能有效减轻稻瘟病发生程度,不同组合下对感病品种黄壳糯的防治效果达42.14%~73.27%。水稻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混合间栽对水稻根际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影响较小;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除HKN‖YG101组合中的黄壳糯在间栽前后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改变(P>0.05)外,其他组合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在间栽前后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均出现显著变化(P<0.05,下同)。各处理优势细菌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黄壳糯间栽后根际细菌相对丰度较高且发生显著变化的属有7种,其中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相对丰度与稻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大理石雕菌属(Marmoricola)相对丰度与稻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多样性混合间栽能明显改变水稻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并通过富集大理石雕菌属提高感病品种稻瘟病抗性,从而减轻稻瘟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样混合间栽 稻瘟病 根际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监督深度学习图像分类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6
作者 吕昊远 俞璐 +1 位作者 周星宇 邓祥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8-1048,共11页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近十年来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深度学习在诸多应用中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但目前的学习策略严重依赖大量的有标记数据。在许多实际问题中,获得众多有标记的训练数据并不可行,因此加大了模型的训练难度,但容易获得大量无标...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近十年来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深度学习在诸多应用中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但目前的学习策略严重依赖大量的有标记数据。在许多实际问题中,获得众多有标记的训练数据并不可行,因此加大了模型的训练难度,但容易获得大量无标记的数据。半监督学习充分利用无标记数据,提供了在有限标记数据条件下提高模型性能的解决思路和有效方法,在图像分类任务中达到了很高的识别精准度。首先对于半监督学习进行概述,然后介绍了分类算法中常用的基本思想,重点对近年来基于半监督深度学习框架的图像分类方法,包括多视图训练、一致性正则、多样混合和半监督生成对抗网络进行全面的综述,总结多种方法共有的技术,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实验效果差异,最后思考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深度学习 多视图训练 一致性正则 多样混合 半监督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