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以湖北恩施州自然保护区为例
1
作者 车昌武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4期69-71,共3页
为了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水平,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了当前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采集不足、不均衡、标准化困难及分析准确性差等问题。采用大数据技术对生物多样性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分析进行研究,构建数据挖掘方法、物种分布预... 为了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水平,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了当前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采集不足、不均衡、标准化困难及分析准确性差等问题。采用大数据技术对生物多样性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分析进行研究,构建数据挖掘方法、物种分布预测模型,探讨其在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通过监测平台建设与实时数据可视化的实践,验证了数据驱动的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全面性与精准性,为保护区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监测 数据采集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 探索生物多样性监测新途径
2
作者 周顺福(文/图) 崔茂欢(文/图) 姜健发(文/图) 《云南林业》 2024年第11期66-67,共2页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了解物种准确分布、种群规模、栖息地变化等,可为进一步评估物种的生存质量、确定保护等级以及制定相应保护策略提供...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了解物种准确分布、种群规模、栖息地变化等,可为进一步评估物种的生存质量、确定保护等级以及制定相应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红外热成像技术 保护等级 自然生态系统 栖息地变化 种群规模 保护策略 野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东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珍稀物种频繁现身
3
作者 艾倩 《云南林业》 2024年第8期94-96,共3页
2024年5月,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以下简称“景东管护局”)全面完成2023年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涉及的42条动物样线、17块植物植被样地、7条外来入侵植物样线持续监测工作,云南无量山哀... 2024年5月,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以下简称“景东管护局”)全面完成2023年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涉及的42条动物样线、17块植物植被样地、7条外来入侵植物样线持续监测工作,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片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草原生态保护 中央财政 项目实施方案 无量山 景东 持续完善 持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4
作者 陈圣宾 蒋高明 +2 位作者 高吉喜 李永庚 苏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23-5132,共10页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为确定与预期标准相一致或相背离的程度,而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视,目前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则是一些简化的生物或环境特征参数,说明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为确定与预期标准相一致或相背离的程度,而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视,目前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则是一些简化的生物或环境特征参数,说明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压力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促进科学界、政府和公众间的沟通,提高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近10年来,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各国学者对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取得了很多进展,其中有些指标已经应用于实际监测项目。本文综述了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筛选的一般标准和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理论,梳理目前已提出或应用的主要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以期为我国构建国家或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泛化、指标含义模糊以及知识和数据的缺乏是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的主要困难。我国未来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构建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紧密联系实际,构建适应性的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典型生态系统区域的监测;(2)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指标,分析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驱动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指标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与森林可持续旅游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金雨 许娜子 +4 位作者 朱宁华 钟永德 李家湘 景美清 罗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生物多样性锐减所引起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公园可持续旅... 生物多样性锐减所引起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公园可持续旅游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可持续旅游 森林旅游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国家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概况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平 李曌 程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4-191,共8页
为保护地球生物资源,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正式生效。公约第7条规定了缔约方有履行识别和监测需要保护的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之义务。为此,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 为保护地球生物资源,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正式生效。公约第7条规定了缔约方有履行识别和监测需要保护的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之义务。为此,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在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得以建立和开展工作。日本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为履约并保护其国内因经济发展而受到严重威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遗产,整合其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自然环境保护基础调查"和21世纪2003年开始构建的"重要地域生态系统监测网络",逐步形成了国家尺度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根据日本生物多样性中心公布的信息与数据,介绍了日本国家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的两项主要工作,即自然环境保护基础调查和重要地域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总结了日本国家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提出了加强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 监测网络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样地网络建设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志云 李玉武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4期60-64,共5页
森林固定样地及其网络为人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影响,理解物种共存机制等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但是目前针对某一具体森林类型,构建一系列监测与研究样地的样地网络还很少见。因此,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布龙州级自然保... 森林固定样地及其网络为人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影响,理解物种共存机制等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但是目前针对某一具体森林类型,构建一系列监测与研究样地的样地网络还很少见。因此,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20个左右具有良好代表性的1hm^2热带森林样地,构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动态监测样地网络(XTFRN)”。文章对其选址、定点、打点、浇制水泥桩、边线测设、物种调查、树木标记挂牌等建设过程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样地网络 生物多样性监测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传输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梦犀 易小理 +3 位作者 李玥 付元祥 苏琴 张冠湘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近年来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设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研究对象,阐述有线传输模式的光纤传输和无线传输的微波、4G、5G和自组网等网络传输模式,并分析比较不同传输模式间的优缺点及适宜范围。通过案例分析、研究,... 以近年来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设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研究对象,阐述有线传输模式的光纤传输和无线传输的微波、4G、5G和自组网等网络传输模式,并分析比较不同传输模式间的优缺点及适宜范围。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出适宜不同野外环境条件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传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生物多样性监测 网络传输模式 光纤传输 微波传输 自组网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森辉 《云南林业》 2020年第5期86-89,共4页
一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实施背景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地,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要的地位。生物多样性监测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它是通过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来确定与预期目标相一致或相背离... 一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实施背景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地,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要的地位。生物多样性监测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它是通过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来确定与预期目标相一致或相背离的程度。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可以了解物种的动态变化,为保护区的资源保护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支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自然保护区有五大功能,分别是保护、宣传、科研、社区、生态旅游。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不仅是保护区的一项基础工作,其监测成效也影响着保护区资源保护、科普宣传等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宣传 生物多样性监测 生物多样性保护 详实可靠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实施背景 数据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岩 《河北农机》 2022年第7期103-105,共3页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同样也是一个热点内容。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可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性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目前,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重视对...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同样也是一个热点内容。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可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性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目前,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重视对于分析有关生物多样性监测开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然后为监测对象以及监测指标开展全面的分析,按照我国自然保护区相关的一些建设要求打造一套健全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我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其拥有非常充足的生物资源,但却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厉害的国家之一。本文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探讨的基础上,讨论了有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多样性监测 监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现状和建议
11
作者 高文俊 李根会 +1 位作者 张志强 《云南林业》 2023年第12期78-81,共4页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的重点工作,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近年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一些困境。总结生物多样性监测现状,指出生物多样...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的重点工作,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近年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一些困境。总结生物多样性监测现状,指出生物多样性监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团队建设、资料档案管理、“产学研”深度合作、搭建数字化平台等工作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保护现状 监测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怀市兽类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杰 王维熙 +2 位作者 向丹 粟海军 张明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为系统掌握贵州省仁怀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本研究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综合使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陷阱法对仁怀市野生动物资源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监测,以查清区域兽类资源种类及多样性,完善生物编目。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兽类4... 为系统掌握贵州省仁怀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本研究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综合使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陷阱法对仁怀市野生动物资源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监测,以查清区域兽类资源种类及多样性,完善生物编目。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兽类40种,隶属于7目14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仁怀市40种兽类物种,分布型主要以东洋型与南中国型为主,各记录到14种,占比分别达到35.0%;古北型7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仅1种。记录到的兽类物种在生境选择方面倾向选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及针阔混交林生境。在海拔梯度上,物种多分布于700~1100m海拔段。通过调查与监测,初步掌握了仁怀市兽类资源现状,为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生物多样性监测 红外相机 仁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资源调查、动态监测与保护研究进展——以苏州市应用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天宁 李建龙 +6 位作者 孙政国 毛刚 浦惠民 李志刚 秦惠平 陈燕芳 徐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28-33,共6页
为了回顾总结我国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监测与保护的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查新、实地调查及过去多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植物物种调查、动态监测与保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并在江苏苏... 为了回顾总结我国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监测与保护的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查新、实地调查及过去多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植物物种调查、动态监测与保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并在江苏苏州地区加以实施和应用。根据在苏州市域内所开展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现有高等植物778种,本地植物指数在0.75~0.79之间,目前仍未有完整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动态监测体系,保护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现实生态保护的需要找出不足,为未来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做出了科学的展望。因此,通过系统综述和科学总结,可为将来苏州地区乃至全国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与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种多样性 植物物种调查 多样性动态遥感监测 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多样性监测技术开发 植物物种调查新技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境DNA技术评估局域陆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应 王诗怡 +5 位作者 黎洁 许晓兰 崔德桥 许慧娴 李晨荣 王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环境DNA(eDNA)已成为许多学科和地区评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热带地区利用空气eDNA进行陆生植物多样性监测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为验证热带地区利用空气eDNA检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可行性,在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校园布设了空气e... 环境DNA(eDNA)已成为许多学科和地区评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热带地区利用空气eDNA进行陆生植物多样性监测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为验证热带地区利用空气eDNA检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可行性,在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校园布设了空气eDNA收集器,风速在0~3.5 m·s^(-1)之间,分为7个时间收集eDNA,采用改良的DNA提取方式,选用Rbcl作为扩增引物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空气eDNA装置以及改良DNA提取方法,可以捕获符合测序质量要求的eDNA;通过对收集到的eDNA进行测序分析,共检测2262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注释到44科543属841种植物,远高于已有的校园植物记录;eDNA技术对孢子类植物和风媒花植物检测率约为55.5%,并未明显高于其他类别植物;7个处理共有的OTUs为171个,第10天获取的OTUs数量、生物多样性指数等都最高。本研究表明,在热带地区使用空气eDNA技术来研究和监测陆地植物种类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环境DNA 植物多样性 多样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
15
作者 王红燕 《甘肃林业》 2024年第5期29-30,共2页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将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将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鸟类多样性的变化反映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调查保护区鸟类多样性,为今后在该领域开展鸟类保护工作与其它物种的调查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更完善的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鸟类多样性 湿地鸟类 鸟类保护 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保护和建设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君 陈金锋 +1 位作者 曹嘉铄 李伟蝶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4期48-54,共7页
【目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与分析是指定保护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情况,为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编目、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策略的有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与分析是指定保护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情况,为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编目、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策略的有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连续三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采用相对多度指数进行鸟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记录到兽类3目7科9种,鸟类3目3科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貂熊、紫貂、原麝、驼鹿和黑嘴松鸡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猞猁和乌林鸮等3种。有效独立照片数、位点占有率和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名前三位的野生动物为狍、驼鹿和猞猁。【结论】未来呼中自然保护区需科学规划野生动物监测布局,逐步完善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和体系,搭建广泛的科研合作平台,以期获得更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物种保护 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鸟类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比较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颢林 汪慧琳 +2 位作者 张伦然 彭友贵 张强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4期74-86,共13页
在鸟类多样性研究中,种类和数量是评估物种受胁状况、种群动态、群落结构特征、生态系统功能和栖息地质量的常用参数。受到鸟类生态类型多样、行为特征和生活史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野外调查结果与鸟类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 在鸟类多样性研究中,种类和数量是评估物种受胁状况、种群动态、群落结构特征、生态系统功能和栖息地质量的常用参数。受到鸟类生态类型多样、行为特征和生活史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野外调查结果与鸟类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本文整理了7种常见鸟类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概念和调查统计指标,包括标图法、直接计数法、样线法、样点法、红外相机调查法、网捕法和鸣声调查法,并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生境、不同鸟类类群间的适用性和生态假设条件。建议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并多方法综合使用,如样点法和样线法的适用范围最广,但活动隐蔽或数量稀少的鸟类需借助网捕、红外相机或鸣声法补充调查。其次提出传统方法与新技术的结合使用,如水鸟调查中结合无人机和地面直接计数,雉科鸟类调查中结合红外相机和标图法,将有效提高调查效率和准确度。最后强调鸟类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标准化对今后我国鸟类学群落理论研究、大尺度多样性监测网络与评价体系建设、区域保护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分层随机抽样 生物多样性监测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路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宽 巩合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5,共7页
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大的热点地区之一,基本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全方位保护。但也正是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云南省在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 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大的热点地区之一,基本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全方位保护。但也正是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云南省在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在分析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尚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保护路径:农林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野生重要资源开发利用、珍贵木材资源开发利用、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东南亚联盟、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知识调查、开展大型工程项目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与监测,以期为未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多样性保护东南亚联盟 传统知识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与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NA监测方法标准化框架及未来图景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海乐 张辉 杜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共20页
eDNA(environmental DNA)是指从环境样品(水体、土壤、沉积物、空气、混合物等)中提取的DNA,是各种生物的DNA混合物,区别于传统从单物种样品中提取的DNA。eDNA监测是指从环境样品中提取DNA,用物种特异性引物或特定DNA metabarcoding引... eDNA(environmental DNA)是指从环境样品(水体、土壤、沉积物、空气、混合物等)中提取的DNA,是各种生物的DNA混合物,区别于传统从单物种样品中提取的DNA。eDNA监测是指从环境样品中提取DNA,用物种特异性引物或特定DNA metabarcoding引物对其进行扩增测序、分类学分析、相对丰度分析、功能预测等,以监测环境中是否存在某特定物种,或者获得环境中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态功能等相关信息。eDNA监测主要应用在特定物种监测检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群落结构和功能分析、生态系统过程分析评估等领域。eDNA监测可以应用在陆地、水体、空气、器物表面、生物(内)表面等任何有可能存在不确定DNA的场景。因为eDNA监测的非侵入性、灵敏检出、大类群检出、易标准化方法与结果、低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结果可核查等特点,未来很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物种监测、群落功能预测、生态过程分析的方法,对象可涵盖所有生境条件下的所有生物类群。但要实现这个图景,需要从普遍性和特殊性层面完成eDNA监测技术链条中10个关键环节的技术标准化:样品重复数设计、采样时间设计、采样点设计、采样方法设计、样品前处理、样品保存、扩增引物选择、DNA提取扩增测序分析程序、序列比对注释、监测结果后评估。目前来看,10个环节的标准化基本不存在理论上的困难,并且一部分支撑标准化的研究已经启动,甚至一部分标准化的组织工作已在推进,在未来数年内有望完成关键知识、关键数据的积累,推动eDNA监测成为长期性周期性常规生态监测内容,支撑渐行渐近的数据驱动型科学研究和生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生物信息 生物多样性监测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兴安岭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莉英 马秀梅 胡志健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早春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阳光明媚,草木萌发,飞鸟翔集,野兽欢腾……在林草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上,内蒙古大兴安岭各级各类湿地的野生动物不断闪现:貂熊、原麝、貉子、孢子、野猪等野兽在林草中奔跑撒欢,灰...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早春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阳光明媚,草木萌发,飞鸟翔集,野兽欢腾……在林草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上,内蒙古大兴安岭各级各类湿地的野生动物不断闪现:貂熊、原麝、貉子、孢子、野猪等野兽在林草中奔跑撒欢,灰鹤、猫头鹰、大雁、中华秋沙鸭、黑鹤等珍禽在天空中自在飞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野生动物保护 林草 生物多样性监测 貉子 猫头鹰 中华秋沙鸭 原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