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社会政策执行的内在逻辑——以“多校划片”义务教育改革为例
1
作者 曾渝 蒋光明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6,M0003,共18页
近年来,我国为推动教育公平,实施了“多校划片”等政策改革。论文旨在探讨地方政府执行此类政策的动因,通过行政压力、民意诉求、晋升激励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等理论视角,揭示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兼顾追求公平与促进发展的双重目标。论文... 近年来,我国为推动教育公平,实施了“多校划片”等政策改革。论文旨在探讨地方政府执行此类政策的动因,通过行政压力、民意诉求、晋升激励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等理论视角,揭示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兼顾追求公平与促进发展的双重目标。论文通过对全国283个地级行政区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进行编码,运用事件史模型分析发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速放缓与地方政府推动“多校划片”改革有显著关联,即地方政府更可能在房地产市场下行、土地财政承压时实施“多校划片”政策,以求推动经济发展。这一发现表明,地方政府在推行社会政策时不仅有社会公平的考虑,还受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启示和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发展型社会政策 多校划片 义务教育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校划片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娄元元 倪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1-45,共5页
多校划片政策作为我国学区制探索中的创新举措,对于创新学区治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就近入学,缓解择校热。但是多校划片政策作为阶段性补充政策,具有一定的不足:容易使择校变成择区;没有赋予利益相关人决策权力;缺乏程序公平和... 多校划片政策作为我国学区制探索中的创新举措,对于创新学区治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就近入学,缓解择校热。但是多校划片政策作为阶段性补充政策,具有一定的不足:容易使择校变成择区;没有赋予利益相关人决策权力;缺乏程序公平和正义。为了使多校划片政策达到预期效果,应科学合理划片,探索租购同权;健全学区治理,公开划片程序和内容;发展特色学校,创办微型学校;辐射优质资源,精准扶持薄弱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划片 学区制 就近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均等化措施何以造成“泛学区化”——基于北京市多校划片政策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3
作者 付扬军 曲卫东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6,共11页
多校划片入学政策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能否有效地抑制学区房溢价是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基于北京市四个主城区二手房成交数据,采用改进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多校划片政策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在此基... 多校划片入学政策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能否有效地抑制学区房溢价是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基于北京市四个主城区二手房成交数据,采用改进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多校划片政策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学区类型政策实施的理论预期效应。研究发现,多校划片政策导致了划片范围内学区房价格提高约1.7%,但上涨效应在政策实施的第二个月才开始显现。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通过量化三种情形下的异质性效应,发现该政策对分享组学区房价格产生负向影响,而对受益组和均质组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未来应根据区域教育水平的差异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改善教育资源空间供需的不均衡,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同时有效控制过高的学区房溢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划片 学区房 均等化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如何分配更加公平——基于三类模型数据模拟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冉 关嘉琦 戴特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F0003,共12页
保障入学机会的起点公平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前提,但目前以公平为导向的入学机会空间分配优化研究十分有限。针对不同入学方式,研究团队以各小区义务教育适龄学生上学距离的最小值、各小区教育质量期望值的方差和概率分布相似... 保障入学机会的起点公平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前提,但目前以公平为导向的入学机会空间分配优化研究十分有限。针对不同入学方式,研究团队以各小区义务教育适龄学生上学距离的最小值、各小区教育质量期望值的方差和概率分布相似程度最大化定义入学指标空间分配的公平程度,构建“就近入学”“多校划片”和“概率—相似”模型,运用GIS技术寻求在现有条件下最优的学位分配方式,并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条件下,“多校划片”情境下教育质量方差降低了99.38%,在控制上学距离的负面影响下显著降低教育机会分配的空间差异;放松最大上学距离的约束可以显著提升教育机会的空间公平。因此,推进义务教育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教育管理部门需周期化调整多校划片政策,增强入学机会分配的随机性,在不超过6 km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学生入学距离,通过统筹教师编制与流动、加强图书馆建设和优化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方式“均衡”各学校教育质量,在不同距离层级设定不同的入学概率,以此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 就近入学 多校划片 概率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秦淮区学区房特征价格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从容 朱世见 葛鹏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2-96,共5页
对南京市秦淮区实行"多校划片"的原秦淮区与实行"单校划片"的原白下区进行比较,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教育特征、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和税收特征等因素对不同区域住房价格的影响,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及SLM... 对南京市秦淮区实行"多校划片"的原秦淮区与实行"单校划片"的原白下区进行比较,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教育特征、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和税收特征等因素对不同区域住房价格的影响,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及SLM和SEM模型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秦淮区二手住房价格呈现空间负相关并且具有空间异质性;两区域小学教育质量和到小学的距离对房价的影响均不显著;"多校划片"区域中,初中教育质量对房价的影响显著,而在"单校划片"区域中,初中教育质量和到初中的距离对房价均存在显著影响;非教育特征因素对不同区域住房价格的影响不同,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部分显著,税收特征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划片 学区房价格 教育特征变量 空间计量模型 南京市秦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学政策教育资源分配及优化路径——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盛艳玲 马瑞苗 乔纪纲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13,共16页
我国小升初采取的政策主要为“就近入学”与“多校划片”,两种政策有何实施效果?分别存在何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以各居住小区教育质量方差最小化为目标的函数模型,假定“就近入学”和“多校划片”两种政策情景,考虑最大上学距... 我国小升初采取的政策主要为“就近入学”与“多校划片”,两种政策有何实施效果?分别存在何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以各居住小区教育质量方差最小化为目标的函数模型,假定“就近入学”和“多校划片”两种政策情景,考虑最大上学距离约束以及学校规模约束条件,结合ArcGIS网络分析技术,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就近入学”政策下,教育质量期望值方差达到11.97,主要表现为邻近居住区的教育质量差异较大;而“多校划片”可以大幅降低方差值至0.87,但是小区教育质量平均得分较低,呈现圈层结构,体现整体分布的不均衡性。在以实现均衡发展为目标的“多校划片”政策基础上提出建议:放松最大上学距离、提高教育设施点质量水平和增设知名学校或建立分校优化方案。考虑成本及其他因素,不改变学生最大上学距离,提高部分教育设施的质量水平,既能降低教育质量期望方差至0.73,又可以提高小区的教育质量平均得分,在合理的损益空间内,是推荐的决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近入学 多校划片 教育质量 上学距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