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PLS的光突发交换技术
1
作者 陈轩 何对燕 李洪涛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2-25,共4页
介绍了这种网络的结构以及特点,重点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在LOBS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以及MPLS的扩展(GMPLS)对传统OBS的支持和改进。
关键词 标签突发交换 光突发交换 多标签协议交换 广义多协议标签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光网络中多粒度交换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蒋晓通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1-33,共3页
分析对比了三种光交叉连接结点的架构,讨论了当前主要的波带交换技术;同时对多粒度光交换机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波带交换(WBS) 多粒度光交换机(MG—OXC) 通用多标签交换协议(GM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LS-TE的数据中心网络QoS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建峰 尤澜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85-489,共5页
充分利用路径分配和重定位路由流量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数据中心网路拥塞和延迟等问题,从而提升网络性能。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流量工程技术MPLS-TE是优化数据中心网络中网络服务质量QoS的一种有效方法,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出发,结合QoS... 充分利用路径分配和重定位路由流量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数据中心网路拥塞和延迟等问题,从而提升网络性能。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流量工程技术MPLS-TE是优化数据中心网络中网络服务质量QoS的一种有效方法,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出发,结合QoS模型,设计了基于流量工程和路径分配的QoS算法,以保证数据中心网络的服务质量。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网络传输效率、降低延迟和丢包率,特别是针对语音和视频流量的数据传输场景,在降低网络延迟和提升吞吐量等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签协议交换 服务质量 流量工程 数据中心 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MPLS网络中支持QoS的流量工程算法
4
作者 崔丙锋 杨震 丁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24-1327,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改善QoS的队列调谐算法(QueueTuningAlgorithm:QTA),该算法应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工程。该算法通过把不同类别的业务,如传统的尽力而为(Best-Effort)业务和具有QoS需求的业务,映射到不同队列,然后根据链路的状... 该文提出了一种改善QoS的队列调谐算法(QueueTuningAlgorithm:QTA),该算法应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工程。该算法通过把不同类别的业务,如传统的尽力而为(Best-Effort)业务和具有QoS需求的业务,映射到不同队列,然后根据链路的状况以及业务的QoS需求来进行队列调谐。QTA在实现负载均衡的同时又支持业务流的QoS,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仿真表明该算法在MPLS网络中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签协议交换 QOS 队列调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BS的WDM光网络的组播研究
5
作者 程玉柱 何对燕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3,共3页
光波分复用(WDM)网络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光网络,而在WDM网络中实现组播应用是光网络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这种网络的结构以及特点,重点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在WDM网络组播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基于LOBS的WDM网络的组播协议。
关键词 光波分复用 光突发交换 多标签协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BS网络的QoS分析
6
作者 张定春 何对燕 陈轩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0,41,共4页
网络的服务质量(QoS)是下一代IPoverWDM光因特网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光标签突发包交换技术(LOBS)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光交换技术,必须支持QoS。文章主要介绍了LOBS网络的特点,并回顾和总结了已有的光突发交换(OBS)网络QoS方案,讨论了在LOB... 网络的服务质量(QoS)是下一代IPoverWDM光因特网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光标签突发包交换技术(LOBS)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光交换技术,必须支持QoS。文章主要介绍了LOBS网络的特点,并回顾和总结了已有的光突发交换(OBS)网络QoS方案,讨论了在LOBS中的QoS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光突发交换 标签突发交换 多标签协议交换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arse-grained differentiated routing algorithm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7
作者 杜荔 于军相 王晓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258-1263,共6页
A new coarse-grained differentiated least interference routing algorithm(CDLI) with DiffServ-Aware was presented.This algorithm is composed of off-line and on-line stages,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real-time traffic and... A new coarse-grained differentiated least interference routing algorithm(CDLI) with DiffServ-Aware was presented.This algorithm is composed of off-line and on-line stages,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real-time traffic and best-effort traffic.Off-line stage is to determine the shortest path set disjointed path(DP) database for real-time traffic,and to identify link critical value by traffic profile information of real-time traffic and DP database.On-line stage is at first to select route in the DP database for real-time traffic,if there is no path to meet the needs,the dynamic routing will be operated.On-line routing algorithm chooses the relatively short path for real-time traffic to meet their bandwidth requirements,and for best-effort traffic it chooses a lighter load path.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ynamic online routing algorithm(DORA) and constrained shortest path first(CSPF) algorithm,the new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network throughput and reduce the average path length of real-time traffic.This guarantees quality of service(QoS) of real-time traffic while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aint-based routing explicit rou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