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胁迫下不同氮素对多枝柽柳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豪豪 马晓东 +3 位作者 张瑞群 钟小莉 朱成刚 杨余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63,共10页
多枝柽柳是塔里木河下游优势物种,下游生态恢复过程中多枝柽柳幼苗的成活及其生长受水分和养分双重胁迫。本试验设置4个水分梯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D1-20%、D2-35%、D3-50%与D4-75%)并选用两种氮素(N1-KNO3与N2-NH4Cl)来探究水分与... 多枝柽柳是塔里木河下游优势物种,下游生态恢复过程中多枝柽柳幼苗的成活及其生长受水分和养分双重胁迫。本试验设置4个水分梯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D1-20%、D2-35%、D3-50%与D4-75%)并选用两种氮素(N1-KNO3与N2-NH4Cl)来探究水分与氮素对多枝柽柳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水分是影响多枝柽柳幼苗表观生长的主要因子,施氮对其株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D1时铵态氮对其株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而D4时硝态氮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2)幼苗在D1受到严重胁迫时,两种氮素对叶绿素a的含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铵态氮在土壤水分为D2、D3时,对叶绿素b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施氮可以提高幼苗的光合效率(φPS(Ⅱ)和ETR),D1、D3时,铵态氮对其影响显著,D2时硝态氮对其影响显著。4)铵态氮更容易被幼苗根系吸收用于总生物量的积累,硝态氮只有在水分D4时对其总生物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壤水分为D2、D3时,施氮使其比根长显著减小,说明幼苗生物量的分配更趋向地上部分;当水分不足时,硝态氮显著增加其根冠比,氮素更多地被幼苗用于根系生长,只有水分适宜时(D3),铵态氮使其根冠比显著减小,用于地上冠面积的增长。因此,水分作为多枝柽柳幼苗早期生长的关键因子,幼苗吸收氮素后与其之间的耦合效应,有利于幼苗改变表观生长及光合生理来适应不良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柽柳幼苗 氮素 水分 叶绿素荧光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枝柽柳幼苗生长及其根系解剖结构对水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瑞群 马晓东 吕豪豪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4-1173,共10页
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本土优势灌木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盆栽控制试验,设置不同水分梯度(CK,75%FWC;D1,55%FWC;D2,35%FWC;D3,15%FWC;D4,水淹),不同盐分梯度(CK,基底盐的0.02%;轻盐胁迫S1,基底盐的0.2%;... 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本土优势灌木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盆栽控制试验,设置不同水分梯度(CK,75%FWC;D1,55%FWC;D2,35%FWC;D3,15%FWC;D4,水淹),不同盐分梯度(CK,基底盐的0.02%;轻盐胁迫S1,基底盐的0.2%;中盐胁迫S2,基底盐的0.5%;中高盐胁迫S3,基底盐的0.8%;高盐胁迫S4,基底盐的1.5%),研究水、盐胁迫对多枝柽柳幼苗生长、根系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中,水淹处理60d后显著增加了幼苗株高、冠幅、生物量的积累(P<0.05),株高相对增长率、冠幅相对增长率分别是CK的1.9和0.9倍。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高,多枝柽柳幼苗的株高、冠幅相对增长率及生物量减小,S3处理下幼苗生物量显著下降83.42%(P<0.05)。2)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根木质部导管孔径降低,S3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64.15%(P<0.05),导管密度显著高于CK(P<0.05);水分胁迫下导管孔径和密度呈相反趋势。3)水、盐胁迫下,根细胞超微结构白色体中淀粉粒都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变形,并伴有大量囊泡的产生。盐胁迫下细胞器有解体现象,中高盐胁迫S3下,白色体中淀粉粒膨大,膜破裂解体,细胞核核膜消失,而水分胁迫中未见解体现象,说明盐胁迫对多枝柽柳幼苗的影响大于水分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柽柳幼苗 水、盐胁迫 解剖结构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对多枝柽柳幼苗光合特征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鹏 赵成义 李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4-89,共6页
采用简易Lysimeter研究了不同地下水埋深(20,60,100 cm)和不同矿化度(<1.00 g/L淡水,1.0~3.0 g/L微咸水,3.0~10.0 g/L咸水)对多枝柽柳幼苗光合特征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对多枝柽柳幼苗的光合特征及生长... 采用简易Lysimeter研究了不同地下水埋深(20,60,100 cm)和不同矿化度(<1.00 g/L淡水,1.0~3.0 g/L微咸水,3.0~10.0 g/L咸水)对多枝柽柳幼苗光合特征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对多枝柽柳幼苗的光合特征及生长均有影响;在地下水埋深20 cm,矿化度为3.0~10.0 g/L的咸水条件下,多枝柽柳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Pnmax)为66.93μmol/(m2.s),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水分利用效率(WUE)及羧化速率(CE)对光强的响应均大于其它试验处理。不同的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可显著影响多枝柽柳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等光合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地下水埋深20 cm,矿化度为3.0~10.0 g/L的咸水条件下,多枝柽柳幼苗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强,幼苗能够适应生境变化迅速生长,获得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柽柳幼苗 地下水埋深 矿化度 光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下水位多枝柽柳幼苗光合作用及抗逆性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邹杰 李春 +2 位作者 刘卫国 马建伟 丁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32-39,共8页
以多枝柽柳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地下水位(U1、U2、U3和U4,分别距离地面为1、2、3、4 m),研究不同地下水位处理对多枝柽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多枝柽柳幼苗的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羧... 以多枝柽柳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地下水位(U1、U2、U3和U4,分别距离地面为1、2、3、4 m),研究不同地下水位处理对多枝柽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多枝柽柳幼苗的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均下降,且对有效光合辐射和CO2浓度的利用范围减小,U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5.24(±4.95)μmol/m2·s,U4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了88.99%,下降到2.78(±0.11)μmol/m2·s;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幼苗气孔导度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CO2加富降低了幼苗气孔导度,但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MDA积累,U2、U3、U4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U1下降4.6%、14.14%、30.85%,MDA升高165%、256%、225%,干旱胁迫逐渐加剧,而多枝柽柳幼苗通过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调控物质来适应干旱胁迫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多枝柽柳幼苗 光合作用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