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交往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任平
-
机构
苏州大学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30-32,共3页
-
文摘
科学的实践观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内在基础.对实践理解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对包括认识论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理解的科学性.然而.长期以来,传统实践结构观对实践的哲学界定有失偏颇,必须加以变革实践结构观,必须解决相关的两方面问题:一是从传统实践结构观的对象和内容本身加以变革,拓展到交往实践观;二是从模式上变革,即变"主-客"狭义模式为多极主体的交往实践模式.
-
关键词
交往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实践结构
社会关系
多极主体
交往关系
实践关系
交往形式
双重关系
直接影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管理与伦理的双向整合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长立
沈建良
-
机构
苏州大学苏州市委宣传部
-
出处
《学海》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社科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管理理论创新的哲学研究"(QC- 0 0 5 )的成果之一
-
文摘
科学地揭示管理与伦理的关系 ,不仅具有学术价值 ,而且具有实践意义。现在关于管理与伦理关系的研究 ,大多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面 ,没有从理论上解决管理与伦理何以可能结合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的问题。
-
关键词
管理
伦理
整合
管理哲学
管理伦理学
多极主体
-
分类号
B82-05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当代发展哲学:问题、构架与前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任平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26-30,47,共6页
-
文摘
当代发展哲学:问题、构架与前景任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发展问题,由全球性发展实践的大潮推动,继而受蓬勃兴起,不断嬗变的发展理论和发展科学的冲击,终于突进了世界哲学界的视野,叩响了发展哲学的大门。各种发展哲学观应运而生。在整体上解答全球发展之谜、探索...
-
关键词
发展哲学
多极主体
发展理论
发展主体
发展实践
全球发展
现代化理论
单一主体论
理性主义发展观
人文关怀
-
分类号
B15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
-
题名认知总图景的根本转换——《广义认识论原理》评介
- 4
-
-
作者
陆永平
丁扬铭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24-125,共2页
-
文摘
苏州大学青年学者任平1988年就提出实现认识论研究的新突破,必须转换认识论的总图景、总框架,主张用全新的认识论框架取而代之,在国内哲学界引起较大反响。近年来他刻意求新、潜心研究,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最近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他的新著《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出版)。 通观全书,我们认为任著提出的广义认识论是对传统认识论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在解析认知成果方向,也不是在知识体系的逻辑方面带来某些重大发现,而是认知总图景、总框架的根本转换,是原理论或原方法层次上的重新审度和合理重建,是从时代的高度重新调整研究思路、开拓新的研究视野的积极成果。 任著的重要特色是揭示了以交往实践为基础、以认知交往为中心。
-
关键词
广义认识论
多极主体
认知活动
认识论研究
主体观
总框架
原理
交往实践
交往关系
社会思维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