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保护性抗原片段的筛选及免疫效果的评估
1
作者 庞碧寒 姚文敬 +4 位作者 王怡涤 关丽君 薛云 张俊峰 赵战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5,共8页
为筛选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Pm)亚单位疫苗的优势保护性抗原,本研究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的结构和功能区将其分为N端3个片段(rPMT-N1和rPMT-N2a、rPMT-N2b)和C端5个片段(rPMT-C3、rPMTC4、rPMT-C5、rPMT-C6及rPMT-C7),利用原核... 为筛选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Pm)亚单位疫苗的优势保护性抗原,本研究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的结构和功能区将其分为N端3个片段(rPMT-N1和rPMT-N2a、rPMT-N2b)和C端5个片段(rPMT-C3、rPMTC4、rPMT-C5、rPMT-C6及rPMT-C7),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这8个片段,采用His6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各重组蛋白,经SDS-PAGE检测各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效果后,通过Image J软件计算各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SDS-PAGE结果显示,分别获得了34 ku、62 ku、67 ku、70 ku、64 ku、102 ku、36 ku、60 ku的重组蛋白,其中rPMT-N2a、rPMT-N2b、rPMT-C5和rPMT-C7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另外4个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后在上述各位置处分别出现较单一的目的条带,且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8.44%~35.7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8个重组蛋白均可与猪源T+Pm TPM-6株的猪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其中rPMT-N1、rPMT-N2a、rPMT-N2b、rPMT-C5的反应原性较强。基于此,采用ISA201佐剂制备这4种重组蛋白的亚单位疫苗,间隔20 d对小鼠经皮下注射免疫(50μg/只)两次,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数,评估该疫苗对小鼠的安全性。首免后35 d(二免后14 d)对各组小鼠分别以10 LD_(100)和30 LD_(100)的天然粗提PMT(cPMT)对小鼠攻毒,评估4种亚单位疫苗(rPMT-N1、rPMT-N2a、rPMT-N2b及rPMT-C5)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力。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21 d rPMT-N2a组小鼠的死亡率为2/24,rPMT-N2b组小鼠的死亡率为6/24,其余各组小鼠均无异常。ELISA结果显示,二免后各疫苗组小鼠的几何平均抗体效价分别升至1:1552、1:18820、1:1351和1:6208,表明各重组蛋白均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反应。攻毒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在两种剂量的cPMT攻毒后均出现相应症状并均在24h内全部死亡,部分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小鼠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及死亡,但发病及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以10LD_(100)的cPMT攻毒后,上述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7.5%、100%、37.5%和100%;以30 LD_(100)的cPMT攻毒后,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0%、85.7%、0和75%。本研究表明,rPMT-N2a、rPMT-C5具有作为T+Pm亚单位疫苗优势保护性抗原的潜力,该结果为后期T+Pm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毒多杀巴氏杆菌 toxA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 重组蛋白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中保护性抗原肽的筛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怡涤 庞碧寒 +4 位作者 宋吉健 关丽君 薛云 司丽芳 赵战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9-1286,共8页
为筛选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亚单位疫苗的优势保护性抗原,本研究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的结构和功能区将其编码基因toxA分为1个全长片段和7个子片段(N端2个、C端5个),设计相应引物,分别经PCR扩增后克隆至pET-28a载体中构建... 为筛选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亚单位疫苗的优势保护性抗原,本研究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的结构和功能区将其编码基因toxA分为1个全长片段和7个子片段(N端2个、C端5个),设计相应引物,分别经PCR扩增后克隆至pET-28a载体中构建各重组质粒,分别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各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和反应原性。SDS-PAGE结果显示,正确表达了全长蛋白rPMT,N端rPMT-N1和rPMT-N2,以及C端rPMT-C3~rPMT-C7共8个重组蛋白;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6.29%~33.74%,其中rPMT以可溶性形式表达,rPMT-C5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其他6个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8个重组蛋白均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其中PMT C端的重组蛋白rPMT-C3、rPMT-C4、rPMT-C6和rPMT-C7的反应原性较强。因此,分别制备上述PMT C端4个重组蛋白的ISA 201佐剂疫苗,分别对小鼠进行2次免疫,并分别在小鼠首免前和二免后14 d采血、分离血清,通过rPMT-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的抗体水平;分别以4个不同致死剂量(LD100)的天然PMT对各组小鼠进行腹腔攻毒,统计各重组蛋白制备的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rPMT-ELISA结果显示,二免后各重组蛋白免疫组小鼠的几何平均抗体效价分别为1∶445、1∶37、1∶73和1∶256。攻毒试验结果显示,ISA201佐剂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小鼠均于攻毒后24 h内全部死亡;rPMT-C6疫苗的保护效力最强,4个攻毒剂量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均为100%(4/4);其次是rPMT-C7疫苗,除最高剂量(56 LD100)攻毒组死亡1只小鼠外,其他组小鼠均全部存活;rPMT-C3和rPMT-C4疫苗的保护力较弱,在3 LD100和15 LD100攻毒剂量时对小鼠的保护率均为100%,在30 LD100和56 LD100攻毒剂量时对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25%(1/4)和0。本研究经原核系统表达了PMT全长片段及7个子片段(N端2个、C端5个),首次证实PMT C端重组蛋白rPMT-C6和rPMT-C7具有作为亚单位疫苗保护性抗原的潜力,该结果为T+Pm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toxA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 表达 保护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的细胞毒性及其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军勇 汤金梅 +4 位作者 汤细彪 杨明柳 赵战勤 吴斌 陈焕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9-483,共5页
将猪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cPasteurella multocida,T+Pm)增菌后经超声波破碎,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处理,提纯天然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Pasteurella multocidatoxin,PMT)。经Western blot和细胞毒性试验... 将猪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cPasteurella multocida,T+Pm)增菌后经超声波破碎,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处理,提纯天然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Pasteurella multocidatoxin,PMT)。经Western blot和细胞毒性试验证实,该毒素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且7 ng/mL的PMT能使Vero细胞病变。用该毒素制成的类毒素菌苗免疫2头健康断奶仔猪,同时设T+Pm灭活苗和PBS对照组。4次免疫后,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类毒素菌苗组毒素抗体效价达1∶16,而灭活苗组未见毒素抗体产生。用200μg提纯的PMT和50亿T+Pm混合液经耳静脉攻毒各组试验猪,结果发现对照组和灭活苗组试验猪在攻毒后出现明显的急性败血症状,未产生毒素抗体;类毒素菌苗组试验猪10 d后耐过,经颈动脉采血收集高免血清,效价达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毒多杀巴氏杆菌 多杀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 生物学活 毒素菌苗 毒素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巢氏PCR方法快速检测猪鼻拭子样品中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 被引量:5
4
作者 汤细彪 吴斌 +4 位作者 刘国平 杨明柳 罗勇 卢顺 陈焕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3-1087,共5页
根据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toxA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的片段大小分别为864和447 bp,从而建立了一种能直接从猪鼻拭子中快速检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巢氏PCR方法。该方法能检出26CFU菌量以上的模板DNA,且不能从猪的其它... 根据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toxA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的片段大小分别为864和447 bp,从而建立了一种能直接从猪鼻拭子中快速检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巢氏PCR方法。该方法能检出26CFU菌量以上的模板DNA,且不能从猪的其它7种常见病原菌扩增到特异性条带。通过对5个不同地区阳性猪群中采集的146份临床鼻拭子样品进行巢氏PCR检测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2种方法同时为阳性的样品有44份,同时为阴性的样品有97份,另有5份样品只有巢氏PCR检测为阳性,巢氏PCR检测与细菌分离鉴定的符合率为96.58%。试验表明:巢氏PCR方法能快速、灵敏地从猪鼻拭子样品中检出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适合临床进行大规模病原学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toxA 鼻拭子 巢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菌落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伟杰 赵耘 +2 位作者 杜昕波 康凯 陈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8-300,共3页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PCR方法以及同时检测并区分产毒素与非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和toxA毒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特异性试验表明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C51-6扩增出了460bp和185...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PCR方法以及同时检测并区分产毒素与非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和toxA毒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特异性试验表明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C51-6扩增出了460bp和1854bp的2条目的片段,而不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鸡白痢沙门菌的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PCR方法能从含450CFU的菌液中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同时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和小鼠致死试验对该PCR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双重PCR KMT1基因 tox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伟杰 赵耘 +2 位作者 杜昕波 康凯 陈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9-151,共3页
采用菌落多重PCR方法对分离保存的28株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种型和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菌株C51-6、M-4和P-2237为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C51-6和P-2237为荚膜血清D型,菌株M-4为荚膜血清A型。同时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试验、中性... 采用菌落多重PCR方法对分离保存的28株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种型和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菌株C51-6、M-4和P-2237为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C51-6和P-2237为荚膜血清D型,菌株M-4为荚膜血清A型。同时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试验、中性吖啶黄沉淀试验和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对PCR方法进行了验证。基于对甘露醇、卫茅醇、山梨醇、海藻糖的发酵能力和产生鸟氨酸脱羧酶的特性,3株菌株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多重PCR 皮肤坏死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饶秋华 刘洋 +2 位作者 周伦江 罗土炎 王隆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4-1177,共4页
为探究2019年4月引起福建省南平市某猪场的育肥猪出现鼻塞、流鼻涕、呼吸时伴有鼾声、鼻梁弯曲变形等症状的病原,本研究通过采集30份发病猪的鼻腔拭子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鉴定以及采用特异性PCR对分离菌分型鉴定,同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 为探究2019年4月引起福建省南平市某猪场的育肥猪出现鼻塞、流鼻涕、呼吸时伴有鼾声、鼻梁弯曲变形等症状的病原,本研究通过采集30份发病猪的鼻腔拭子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鉴定以及采用特异性PCR对分离菌分型鉴定,同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显示,从鼻腔拭子中分离出28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分型PCR鉴定结果显示27株分离菌为荚膜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1株分离菌为荚膜A型Pm,表明D型T+Pm为该次致猪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利用特异性PCR方法对Pm进行脂多糖(LPS)基因型检测,鉴定结果显示该猪群感染的Pm LPS基因型全部为L6型;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导致二元长白猪的肺脏呈熟肉样病变,病理组织切片显示有轻度水肿,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伴少量散在出血。本研究获得的T+Pm对二元长白猪具有明显的致病性,为今后深入开展T+Pm致病机理、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鼻炎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的毒力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海 郝成武 +3 位作者 张飞 候凤 张艳盟 贺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06-1311,共6页
为研究致猪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PMT)的毒力及免疫原性,本研究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中提取、纯化该毒素后获得粗提的PMT,含量约为3 200μg/mL,纯度约2.2%;经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将不同剂量的PMT感染小... 为研究致猪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PMT)的毒力及免疫原性,本研究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中提取、纯化该毒素后获得粗提的PMT,含量约为3 200μg/mL,纯度约2.2%;经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将不同剂量的PMT感染小鼠,测定其半数致死量(MLD50),同时将不同剂量PMT感染仔猪,测定其致仔猪鼻甲骨萎缩的最小感染剂量。结果显示,纯化PMT对小鼠的MLD50为0.5μg/kg,对仔猪致鼻甲骨萎缩的最小感染剂量为0.15μg/kg。纯化PMT经甲醛灭活并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后制备类毒素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和仔猪并测定其免疫原性;对免疫后的小鼠和仔猪攻毒,观察记录小鼠死亡情况与仔猪鼻甲骨萎缩程度,测定纯化PMT类毒素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采用纯化PMT免疫小鼠与仔猪,首免后28 d,血清经试剂盒检测抗体阳性率均达到100%;首免后28 d对小鼠攻毒,攻毒后7 d纯化PMT对小鼠提供的免疫保护率达到100%(10/10);首免后28 d对仔猪攻毒,攻毒后28 d纯化PMT对仔猪提供的免疫保护率达到100%(5/5)。本研究提取并纯化了PMT,虽然毒力较强但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PMT的提取、纯化及制备灭活类毒素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 纯化 毒力 免疫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亚单位蛋白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海 郝成武 +3 位作者 凌晨 张飞 候凤 贺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96-3403,共8页
为获得针对猪萎缩性鼻炎主要病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的高免疫原性抗原,本试验构建、表达并验证该毒素的亚单位蛋白抗原,将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基因与pMD19-T载体进行连接、转化,经序列分析鉴定后,分别使用Bam HⅠ、Hi... 为获得针对猪萎缩性鼻炎主要病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的高免疫原性抗原,本试验构建、表达并验证该毒素的亚单位蛋白抗原,将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基因与pMD19-T载体进行连接、转化,经序列分析鉴定后,分别使用Bam HⅠ、Hin dⅢ与BlpⅠ限制性内切酶将其酶切为3个基因片段。将片段1(Tox1)、片段2(Tox2)和片段3(Tox3)分别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b、pET32-a和pET32-b中,构建3个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后,分别进行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并使用小鼠与豚鼠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构建的3个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776、409与410 bp,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3个蛋白片段表达正常,表达量分别达到379.95、447.62与459.82μg/mL,SDS-PAGE验证条带分别为75、77与53 ku;因3个片段位置不同,仅Tox3有Western blotting检测条带,与理论预测相符;使用3种表达蛋白免疫小鼠与豚鼠后,二免后14 d,血清经试剂盒检测阳性率达到100%,对二免后14 d小鼠攻毒保护率达到93%。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MT的3个亚单位活性片段,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 亚单位活片段 免疫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10
作者 钱坤 《畜禽业》 2019年第11期27-27,共1页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直接引起猪肺疫、禽霍乱、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萎缩性鼻炎等病症,对养殖业影响非常大。据调查研究显示,皮肤坏死外毒素是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重要因此和保护性抗原。基于此,重点研究猪源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直接引起猪肺疫、禽霍乱、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萎缩性鼻炎等病症,对养殖业影响非常大。据调查研究显示,皮肤坏死外毒素是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重要因此和保护性抗原。基于此,重点研究猪源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A基因克隆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D型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toxA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萎缩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晓剑 董重阳 +1 位作者 郑炜 孙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76-81,共6页
猪萎缩性鼻炎(Porcine atrophic rhinitis,PAR)是猪的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猪肉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PAR的致病因素,综述了近年来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临床诊断的研究现状,并对PAR的防治做了展望。
关键词 鼻炎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国江 刘彪 +2 位作者 郑伟 宋英华 尹柏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49,共3页
猪萎缩性鼻炎(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传染病,以泪斑、喷嚏、鼻甲骨萎缩或消失、鼻骨变形扭曲等为特征,并造成猪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明显下降、继发感染增多,从而造成相当... 猪萎缩性鼻炎(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传染病,以泪斑、喷嚏、鼻甲骨萎缩或消失、鼻骨变形扭曲等为特征,并造成猪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明显下降、继发感染增多,从而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在我国分布亦相当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萎缩鼻炎 效果试验 疫苗免疫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灭活 呼吸道传染病 饲料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岩 李丹 +3 位作者 史同瑞 刘宇 王爽 吴博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9期74-75,共2页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该病于1830年最早发现在德国,后来在美国、英国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该病于1830年最早发现在德国,后来在美国、英国和其他的养猪国家也相继出现。我国于1964年引入种猪时将AR带入境内,目前在许多地方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萎缩鼻炎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防治 诊断 呼吸道传染病 生长迟缓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玉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114-116,共3页
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的主要特征为慢性鼻炎、颜面部变形和鼻甲骨萎缩。仔猪感染本病后,除引起鼻甲骨甚至鼻腔变形、萎缩或消失外,还可引起全身钙代谢障碍,致使仔猪发... 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的主要特征为慢性鼻炎、颜面部变形和鼻甲骨萎缩。仔猪感染本病后,除引起鼻甲骨甚至鼻腔变形、萎缩或消失外,还可引起全身钙代谢障碍,致使仔猪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有时伴发急、慢性支气管炎,导致仔猪死亡。文章概述了猪萎缩性鼻炎的发病情况、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萎缩鼻炎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治
15
作者 吕惠序 《养猪》 2013年第4期108-109,共2页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m,主要为D型)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I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部分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临床症状表现为打喷嚏、流...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m,主要为D型)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I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部分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临床症状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颜面变形、鼻部歪斜和生长停滞。常发生于2-5月龄的猪,呈散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萎缩鼻炎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呼吸道传染病 诊治 生长迟缓 症状表现 打喷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原的研究近况
16
作者 苑士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5年第5期1-2,共2页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其特征性的病变为鼻甲骨萎缩,严重时脸部变形,鼻腔出血。在15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以鼻甲骨萎缩为特征的猪病。1830年Froangue首先在德国发现本病。美国Doyle等(1944),英国A...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其特征性的病变为鼻甲骨萎缩,严重时脸部变形,鼻腔出血。在15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以鼻甲骨萎缩为特征的猪病。1830年Froangue首先在德国发现本病。美国Doyle等(1944),英国Anon等(1954)先后报道了本病。对其病原就讨论丁一个多世纪。尤其近十几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DNT^+Pm)是原发性的或主要的感染因子。但也与环境因素、管理和饲养条件有密切关系。现将情况简述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萎缩鼻炎 研究近况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主要病原菌 骨萎缩 环境因素 鼻甲 传染病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规模猪场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细菌性病原的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媛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6期161-162,177,共3页
运用PCR方法结合细菌分离鉴定,对2008~2010年广西48家规模猪场采集的368份组织样品进行了猪链球菌(SS)、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败血性波士杆菌(Bb)和猪副嗜血杆菌(HP)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组织样品101份,占27.45%(101/368)... 运用PCR方法结合细菌分离鉴定,对2008~2010年广西48家规模猪场采集的368份组织样品进行了猪链球菌(SS)、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败血性波士杆菌(Bb)和猪副嗜血杆菌(HP)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组织样品101份,占27.45%(101/368);其中SS、T+PM、Bb和HP感染阳性样品分别占9.24%(34/368)、5.71%(21/368)、7.88%(29/368)和4.62%(17/368)。二重或多重混和感染样品共98份,占94.74%(98/101)。SS、T+PM、Bb和HP的混合感染样品分别为33、21、27和17份,多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可见SS、T+PM、Bb和HP在我区规模猪场依然存在,且常常与病毒尤其是PRRSV和PCV2以混合感染方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分离鉴定 PCR 链球菌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萎缩性鼻炎病例诊治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永忠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6年第3期83-83,共1页
猪萎缩性鼻炎(Swine Atrophic Rhinitis,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6)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ro)混合或单独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 猪萎缩性鼻炎(Swine Atrophic Rhinitis,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6)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ro)混合或单独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出现化脓性鼻腔分泌物、鼻子变短或扭曲、鼻甲骨萎缩和生长性能下降为特征,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姑’。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生猪萎缩性鼻炎病例,先将诊治及体会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萎缩鼻炎 诊治 病例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接触传染病 传染疾病 鼻腔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地区猪传染性委缩性鼻炎的防治
19
作者 张景军 李晓勤 刘茂胜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3期122-122,128,共2页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又称地方性流行性萎缩性鼻炎,以鼻甲骨及鼻腔周围骨变形、萎缩和消失、慢性鼻炎为特征。由于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塑料棚养猪大大增加,因此,随着养猪的集约化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发病率有...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又称地方性流行性萎缩性鼻炎,以鼻甲骨及鼻腔周围骨变形、萎缩和消失、慢性鼻炎为特征。由于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塑料棚养猪大大增加,因此,随着养猪的集约化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发病率有增进的趋势,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危害着养猪业。本文从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预防治疗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萎缩鼻炎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I相菌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消毒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蚩苹苓 朱辉鸿 《养殖与饲料》 2013年第6期47-48,共2页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该病以鼻炎和鼻甲骨萎缩为主要特征,常发于2~5月龄的仔猪。
关键词 猪传染萎缩鼻炎 毒素多杀巴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诊治 传染病 呼吸道 骨萎缩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