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机协同作战任务决策方法多智能体结构框架 被引量:26
1
作者 姚宗信 李明 陈宗基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9,共5页
多机协同攻击能够充分利用各个飞机的作战资源和空间占位,是未来空战的主要模式。为了描述多架飞机协同作战过程中的信息组织形式和传递流程,基于多智能体的行为特征和构造方式,从飞机编队和飞机平台两个层面建立了多智能体结构框架。... 多机协同攻击能够充分利用各个飞机的作战资源和空间占位,是未来空战的主要模式。为了描述多架飞机协同作战过程中的信息组织形式和传递流程,基于多智能体的行为特征和构造方式,从飞机编队和飞机平台两个层面建立了多智能体结构框架。由编队中的各架飞机为智能体组成第一层多智能体,由每架飞机内部的各个功能模块为智能体组成第二层多智能体结构。以编队层多智能体和长机内部的决策功能智能体为例,介绍了多智能体数学模型的设计细节。依据所建立的多智能体结构框架和数学模型,以编队层为例,描述了多机协同作战任务决策方法的信息流程。研究表明,以飞机编队和飞机平台两个层面多智能体结构框架描述多机协同作战过程是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协同作战 任务决策 结构框架 多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C模型的多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国庆 王明绪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提出并建立了改进的多机协同作战的ADC模型,突出了数据链对于多机协同作战能力C的影响,建立了数据链支持下的多机协同作战能力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作战能力C的步骤和过程。在对多机协同作战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并建立了改进的多机协同作战的ADC模型,突出了数据链对于多机协同作战能力C的影响,建立了数据链支持下的多机协同作战能力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作战能力C的步骤和过程。在对多机协同作战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个简单的双机协同作战实例,对其进行效能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考虑了数据链的影响,而且考虑了多战机协同作战和是否可用等因素,评估结果更加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协同作战 ADC模型 数据链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多机协同作战传感器平台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啸天 冯金富 聂光戍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0-102,108,共4页
针对多机协同作战传感器平台的特点,建立了由多个智能体(Multi-Agent System)组成的多机协同作战传感器平台的总体结构模型及基于信念、期望、意图(BDI)结构的单个智能体的结构模型,并深入研究了传感器平台Agent的定义和工作原理,描述... 针对多机协同作战传感器平台的特点,建立了由多个智能体(Multi-Agent System)组成的多机协同作战传感器平台的总体结构模型及基于信念、期望、意图(BDI)结构的单个智能体的结构模型,并深入研究了传感器平台Agent的定义和工作原理,描述了传感器平台Agent的工作过程,为构建具有智能化的多传感器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协同作战 传感器平台 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指令制导导弹多机协同抗有源干扰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心华 高晓光 李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2,共5页
针对电视指令制导导弹作战过程中容易被有源压制性干扰抑制的问题,提出多机协同作战对抗有源干扰的方法,通过对协同方法和编队布局的设计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首先构建详细的导弹六自由度模型;然后分析有源压制性干扰对电视指令制导... 针对电视指令制导导弹作战过程中容易被有源压制性干扰抑制的问题,提出多机协同作战对抗有源干扰的方法,通过对协同方法和编队布局的设计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首先构建详细的导弹六自由度模型;然后分析有源压制性干扰对电视指令制导导弹实施干扰的原理,为了提高制导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载机编队间距和编队内载机间距进行设计,并研究了多机协同工作方法;最后构建仿真作战平台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验证了多机协同抗干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指令制导 多机协同作战 干扰 六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