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白鹅花岗岩中锆石特征和年龄及其对多期次成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方贵聪 陈毓川 +3 位作者 陈郑辉 陈振宇 赵正 黄凡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9-566,共8页
白鹅花岗岩体位于赣南于山成矿带中东部,其相关成岩年代学数据目前尚未见报道。应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测定该岩体具有两组成岩年龄,分别为(174.1±5.4)Ma和(152.4±1.4)Ma,表明白鹅花岗岩... 白鹅花岗岩体位于赣南于山成矿带中东部,其相关成岩年代学数据目前尚未见报道。应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测定该岩体具有两组成岩年龄,分别为(174.1±5.4)Ma和(152.4±1.4)Ma,表明白鹅花岗岩体至少经历两次构造岩浆活动,第一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第二阶段(170~180 Ma);第二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第三阶段(150~165 Ma),两次岩浆活动相差约22 Ma。结合已有的调查研究成果认为,白鹅花岗岩体的形成与印支造山运动后壳幔相互作用引起的岩石圈伸展、陆壳部分熔融有关。两次岩浆活动均发生在华南地区两次大规模成矿作用时间内,预示了该岩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而第二次岩浆活动发生在南岭(尤其是赣南)钨锡等主要矿产的成矿高峰期,相对第一次具有更好的成矿潜力。根据于山成矿带其他岩体的成岩信息对比,白鹅花岗岩体可能也曾发生印支期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白鹅花岗岩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多期次成矿 燕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孜-理塘金成矿带成矿时代与构造活动的裂变径迹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郇伟静 李娜 +3 位作者 袁万明 龚庆杰 张静 王庆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8-1346,共9页
通过对甘孜-理塘金矿带内6个金矿区的11个磷灰石和锆石的裂变径迹数据分析,并对磷灰石数据进行热历史模拟,分析讨论了甘孜-理塘金矿带的成矿时代、构造热历史和构造事件。锆石裂变径迹结果显示金成矿时代主要为82~140Ma,属早白垩世成矿... 通过对甘孜-理塘金矿带内6个金矿区的11个磷灰石和锆石的裂变径迹数据分析,并对磷灰石数据进行热历史模拟,分析讨论了甘孜-理塘金矿带的成矿时代、构造热历史和构造事件。锆石裂变径迹结果显示金成矿时代主要为82~140Ma,属早白垩世成矿,并由南往北成矿时代具有变小的趋势,其中南段为124~140Ma,中段107Ma,北段约82Ma。磷灰石年龄亦具有同样趋势,矿石年龄为14~27Ma,围岩为88~95Ma。金矿带自燕山期以来,主要经历3个演化阶段,200~140Ma处于退火带中,为缓慢降温期,140~30Ma为相对平缓降温阶段,30Ma以来为快速降温期。从南到北降温速率依次加快,从锆石封闭温度250℃降至磷灰石封闭温度100℃的平均速率分别为1.46℃/Ma、1.67℃/Ma和2.21℃/Ma,对应的隆升速率为48.7m/Ma、55.7m/Ma和73.7m/Ma;从100℃降至地表温度的速率为3.15℃/Ma、5℃/Ma和6.07℃/Ma,对应的隆升速率为104.9m/Ma、166.7m/Ma和202.4m/Ma。甘孜-理塘带的大规模陆内隆升主要在3Ma内,平均20℃/Ma,667m/Ma,属于快速隆升,隆升量约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理塘金矿带 裂变径迹 多期次成矿 热历史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年代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运 符家骏 +1 位作者 赵元艺 曾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多宝山斑岩矿床位于兴蒙褶皱带的东段,是中国东北部著名的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争光矿床处于多宝山多金属成矿带的南东端,是区内重要的金矿床。本文对争光金矿区多宝山组灰绿色凝灰岩中因受闪长玢岩侵入影响而形成的... 多宝山斑岩矿床位于兴蒙褶皱带的东段,是中国东北部著名的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争光矿床处于多宝山多金属成矿带的南东端,是区内重要的金矿床。本文对争光金矿区多宝山组灰绿色凝灰岩中因受闪长玢岩侵入影响而形成的薄膜状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480±3Ma;对采自于接触部位内侧的闪长玢岩(侵入安山岩,赋存金矿体),以及采自于一条被金矿脉切断的岩脉中的闪长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78.3±3.7Ma、150.67±0.77Ma。根据多宝山矿集区的地质背景、区内经历的对岩浆活动与成岩成矿有重要影响的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的三大构造-热事件的演化过程、多宝山斑岩成矿系统中Au元素的含量、花岗闪长斑岩具有的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和多金属硫化物矿化、矿区发现了隐爆角砾岩型矿石,以及多宝山、铜山、争光Re-Os同位素较为一致的测年结果等诸多特征,推断争光金矿早期矿化发生在加里东期,为多宝山斑岩成矿系统外围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并与闪长玢岩岩浆活动相关,后期叠加了燕山期闪长岩岩浆活动的成矿作用。本文所测辉钼矿中Re的较高含量(295.9×10^(-6)~394.7×10^(-6)),推测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并含有部分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山矿集区 斑岩成矿系统 锆石定年 RE-OS同位素定年 多期次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市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8
4
作者 匡永生 郑广瑞 +4 位作者 卢民杰 刘艳林 张少杰 李洋 程文景 《矿床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7-856,共10页
赤峰双尖子山矿床是近年在大兴安岭南段新发现的一处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其规模很可能刷新中国银矿规模的记录。文章对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银多金属矿化主要分布在中二叠统大石寨组的泥质、粉砂质板岩中,呈脉状、... 赤峰双尖子山矿床是近年在大兴安岭南段新发现的一处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其规模很可能刷新中国银矿规模的记录。文章对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银多金属矿化主要分布在中二叠统大石寨组的泥质、粉砂质板岩中,呈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矿脉成群分布,构成长大于2000 m、宽大于1500 m的矿脉群。矿化与燕山期花岗岩、闪长玢岩、隐爆角砾岩、大石寨组上覆侏罗系地层的底砾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根据矿床产出环境及矿化和热液蚀变等特征的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为多期次成矿叠加形成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超大型银多金属矿 多期次成矿叠加 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 双尖子山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盐源模范村喜马拉雅期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立主 赵支刚 +1 位作者 贺金良 杨泽湘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80,共12页
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观察,结合岩矿鉴定、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测定、稀土元素分析、成岩成矿同位素年龄测定、包裹体测温及成分等的研究,表明四川盐源模范村矿床具有典型斑岩铜矿的特征。成岩的多期次构成复式岩体,断裂构造控制的隐爆碎... 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观察,结合岩矿鉴定、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测定、稀土元素分析、成岩成矿同位素年龄测定、包裹体测温及成分等的研究,表明四川盐源模范村矿床具有典型斑岩铜矿的特征。成岩的多期次构成复式岩体,断裂构造控制的隐爆碎裂岩筒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和沉积场所。多期次成矿,特别是次生富集作用形成了中型规模的Ⅰ号矿体,影响次生富集带发育的F7断裂带起了重要作用。模范村矿床确系典型的斑岩铜矿,但又具独自的成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铜矿 复式岩株 多期次成矿 隐爆碎裂岩筒 生富集带 模范村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佤邦糯巴矿区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恩 张峻源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88-192,共5页
缅甸佤邦糯巴矿区锡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缅甸东部第二特区探明的中型锡矿,锡矿石品位较高并伴生铅锌等多种有色金属。矿床类型为典型高-中温度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形体规模严格受区内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本文介绍了缅甸... 缅甸佤邦糯巴矿区锡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缅甸东部第二特区探明的中型锡矿,锡矿石品位较高并伴生铅锌等多种有色金属。矿床类型为典型高-中温度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形体规模严格受区内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本文介绍了缅甸佤邦糯巴矿区锡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从区域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矿石类型、控矿特征等方面对矿产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背景 构造控制 矿石类型 多期次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