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时朋飞 古俊龙 +2 位作者 黄荣娟 张鸿浩 李星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21,共16页
在系统阐述高铁开通与旅游业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之上,基于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多期渐进倍差法评估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地区城市旅游业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整体视角,高铁... 在系统阐述高铁开通与旅游业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之上,基于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多期渐进倍差法评估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地区城市旅游业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整体视角,高铁开通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城市旅游业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对发展质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发展数量的影响程度,同时高铁开通对该地区城市旅游业存在既“旺财”又“旺丁”的效果;②基于异质性视角,高铁开通对新一线及以上城市旅游业发展质量有微弱正向作用,但无法助推其发展数量的提升,对二线城市旅游业发展数量影响强而对发展质量影响较弱,对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影响较大而对发展数量影响微弱,这类城市沦为高铁旅游的“过道”;③基于驱动力视角,技术进步成为该地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核心动力,同时高铁开通对除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发展层次城市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强于对技术效率的驱动作用。据此,在加快旅游强国建设背景下,应将高铁建设纳入推进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政策工具,通过高铁网络完善产生的杠杆效应进一步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旅游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效率改进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高铁开通 倾向得分匹配 多期渐进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自由化与本土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基于中间品市场的新发现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殿春 鲁大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5,共18页
本文基于上游中间品市场的动态变化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外资自由化对本土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并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使用多期倍差法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本文证实,外资自由化政策引致的外资... 本文基于上游中间品市场的动态变化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外资自由化对本土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并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使用多期倍差法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本文证实,外资自由化政策引致的外资流入将在短期内引起中间品市场竞争效应和长期中间品供给扩张效应:中间品市场竞争效应使得一部分本土企业原先的本地采购被挤出,进而转向进口市场,导致其出口DVAR下降;长期来看,外资流入产生的中间品需求刺激上游行业产能扩张和中间品价格下降,促使本土企业采取进口替代,进而抵消其对出口DVAR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动态效应,反映了外资流入冲击国内中间品市场、进而撬动上游行业扩张的动态进程,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一种现实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自由化 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中间品市场竞争 中间品供给扩张 多期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端污染治理能否规避企业僵尸化风险——基于清洁生产标准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保昌 李秀娟 李思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74,共15页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僵尸企业的形成尤为重要。本文以清洁生产标准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评估了前端污染治理对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僵尸企业的形成尤为重要。本文以清洁生产标准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评估了前端污染治理对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展开的实证研究发现:前端污染治理显著抑制了僵尸企业的形成,其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发现前端污染治理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创新的途径抑制了僵尸企业形成。扩展性检验表明,前端污染治理有效地"治愈"僵尸企业,并在行业层面降低了僵尸企业比重。因此,为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可以适当发挥环境管理对企业效益的刺激作用,并结合行业与区域差异综合考虑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污染治理 清洁生产标准 僵尸企业 多期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福利?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庆宾 熊婉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9,共12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更是践行以民生福祉为价值归宿的生态民生观的应有之义。以较少的生态损耗较大程度实现由环境水平改善带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是绿色发展福利的核心内涵。该研究在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更是践行以民生福祉为价值归宿的生态民生观的应有之义。以较少的生态损耗较大程度实现由环境水平改善带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是绿色发展福利的核心内涵。该研究在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绿色发展福利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06—2020年中国23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对绿色发展福利的作用效果与影响机理,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与空间邻近效应探索。研究发现: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能够显著提高绿色发展福利,且此结论在更换样本数据、排除其他政策干扰以及采用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主要通过其政策规划中所提到的发展绿色科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格局三条作用途径,实现对绿色发展福利的提升作用。③政策效果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在大规模城市与东、中部地区作用效果显著。④生态文明试点政策存在空间邻近效应,其对本地与邻近地区绿色发展福利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针对上述结论,该研究从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区际协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在生态门槛内实现绿色发展福利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绿色发展福利 多期倍差法 邻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与企业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谢申祥 高新锐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81,共13页
在信息化发展和出口提质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能否成为实现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量,值得深入探讨。采用多期倍差法,基于201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地级市数据,系统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中国企业出口... 在信息化发展和出口提质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能否成为实现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量,值得深入探讨。采用多期倍差法,基于201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地级市数据,系统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效果和微观机理。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在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工具变量回归和排除其他干扰政策等检验下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国内中间投入共享效应、进口中间品种类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来推动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这种出口提质效应存在城市、企业和行业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城市、低行政级别城市、民营企业、高国内增加值率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数字化水平行业的影响更为突出。研究对于利用城市信息化建设培育出口贸易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高质量发展 出口产品质量 技术创新 多期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