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颖 王金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QTVI 心肌运动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观察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白静 周慧 +4 位作者 陶静 孙有刚 李庚山 王晋明 郭瑞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目的: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肌功能的变化。方法:7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入选时及1年后观察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变化,并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观察心肌室... 目的: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肌功能的变化。方法:7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入选时及1年后观察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变化,并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观察心肌室壁运动速度改变。结果:美托洛尔组患者用药前后比较左室明显缩小(58.6±7.5)mmvs(53.5±7.6)mm,P<0.01),射血分数明显提高(29.3%±4.8%vs38.7%±6.6%,P<0.01),且心肌室壁运动速度明显升高5.16±0.87)cmsvs(6.62±0.72)cms,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同时发现室壁运动速度的变化与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r=0.80,P<0.05;r=0.91,P<0.01)。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是一项衡量心肌功能改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充血性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及二维超声对心肌梗死溶栓的定量评价
3
作者 郭玲 赵含森 王岩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二维超声 心肌梗死 定量评价 定量分析 D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右心室起搏室壁收缩功能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安霞 许迪 +2 位作者 雍永宏 陈晓栋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2-1085,F0003,共5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的患者32例归入DDD组,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2例归入对照组,分析3组之间TDI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组、DDD组及VVI组各节段的PSV、PSS及PSSR测值均依次降低,但PSSR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下降,而PSV与PSS显著下降的节段数多为右心室壁节段。起搏组左心室节段PSVT、PSST及PSSRT显著延长,右心室壁则显著缩短。结论:TDI可以作为起搏后早期评价患者节段心肌收缩运动的无创指标。起搏后患者心肌运动速度与应变下降早于应变率下降。早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左室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并无显著性差异;而VVI起搏患者的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及房室顺序起搏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起搏 室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时晓迟 关欣 +2 位作者 李莉 张玉兰 赵炳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定量测定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各节段室壁运动速度,以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的功能。方法:随机入选因胸痛住院并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81例,通过冠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组患者45例(冠脉狭窄≥50%)...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定量测定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各节段室壁运动速度,以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的功能。方法:随机入选因胸痛住院并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81例,通过冠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组患者45例(冠脉狭窄≥50%),其余为对照组患者36例(冠脉狭窄<50%)。所有患者在行冠脉造影检查前均行普通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左心室各室壁节段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检查,分别比较结果。结果:冠心病组各节段室壁的收缩速度(Vs)较对照组无明显降低,舒张晚期运动峰速度(Va)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而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Ve)及Ve与Va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节段。以冠脉狭窄≥70%为标准,按病变血管的种类分别与对照组相应节段心肌进行比较,不同部位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Vs、Ve及Ve/V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冠心病组左心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的出现早于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TDI直观、定量显示左心室早期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②TDI亦能测定左心室局部心肌中严重缺血的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组织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二尖瓣环异常运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瑞霞 左鲁生 +2 位作者 赵宝珍 南苏红 朱先存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6-348,共3页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 ,对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进行检测 ,探讨其在左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将 10头开胸的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 ,用DTI速度模式检测结扎前后心尖四腔检测二尖瓣环侧...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 ,对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进行检测 ,探讨其在左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将 10头开胸的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 ,用DTI速度模式检测结扎前后心尖四腔检测二尖瓣环侧壁处的收缩期运动速度 (S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 (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比值 ,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显示 ,基础状态下Ea/Aa与多普勒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 (VE)、舒张晚期充盈速度 (VA)之比值VE/VA呈正相关 (γ =0 .82 )。结扎LAD后 ,Sa、Ea、Ea/Aa显著低于基础状态 ,而Aa无明显变化。提示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简单易行 ,是一种无创性定量评价左室功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二尖瓣环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定量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心室局部与整体的收缩功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尹家保 郭瑞强 +3 位作者 孙有刚 张峻 周立明 郝力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采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定量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  16例健康人 ,2 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 2 DE及DTI。采用PW DTI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室壁及二尖瓣环DTI指标 :收缩期峰值收缩速度Vs、射血前时... 目的 采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定量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  16例健康人 ,2 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 2 DE及DTI。采用PW DTI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室壁及二尖瓣环DTI指标 :收缩期峰值收缩速度Vs、射血前时间PEP、射血前时间PEP与局部射血时间ET之比PEP/ET、二尖瓣环 4个位点平均收缩速度值Vmva。结果 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比较 ,室壁运动异常节段Vs显著降低 (P <0 .0 1) ,PEP延长 (P <0 .0 5 ) ,PEP/ET值增大 (P <0 .0 1) ;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前后比较 ,室壁运动恢复节段Vs显著增高 (P <0 .0 1) ,PEP缩短 (P <0 .0 5 )、PEP/ET值减小 (P <0 .0 1) ,血管重建术后Vmva增高 ,且左室射血分数EF与Vmva呈显著正相关 (r=0 .81,P <0 .0 1)。结论 PW DTI可实时监测心肌运动变化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左室收缩功能 血管重建术 冠心病 手术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诊断研究
8
作者 高金鸾 郭乐凌 西晓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6期449-450,456,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诊断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舒张功能。方法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组患者45例,对照组健康成年人42例。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DTI检查。结果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DTI测值比较:心肌梗死组梗死节段收缩期波峰值速度(V...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诊断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舒张功能。方法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组患者45例,对照组健康成年人42例。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DTI检查。结果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DTI测值比较:心肌梗死组梗死节段收缩期波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波峰值速度(Ve)明显低于对照组。二尖瓣环DTI心肌梗死组舒张期早期速度(E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舒张晚期速度无显著差异。结论DTI为定量分析左心室舒张功能提供了有效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心肌梗死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T_(E-e’)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4
9
作者 汪晶晶 陈韵岱 +3 位作者 王晶 智光 穆洋 徐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开始时间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e’波开始时间差值TE-e’,评估TE-e’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准确性。方法连续入组冠心病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心导管测量左心室... 目的探讨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开始时间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e’波开始时间差值TE-e’,评估TE-e’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准确性。方法连续入组冠心病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心导管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双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计算E/e’与TE-e’,评估左心室舒张末压力与TE-e’相关性及E/e’、TE-e’与TE-e’联合E/e’,诊断左心室舒张末功能不全[指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的准确性。结果 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与TE-e’,E/e’相关性分别为r=0.42和r=0.79,P<0.001;2、TE-e’≥38 ms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79%,ROC曲线下面积0.71。E/e’≥9.2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81%,ROC曲线下面积0.87;3、联合E/e’≥9.2,TE-e’≥38 ms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2%,ROC曲线下面积0.96。结论双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TE-e’为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有效指标,联合E/e’能够提高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冠心病 左室舒张功能 左室舒张末压力 双脉冲多普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环组织运动速度对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谋杰 贾大林 +1 位作者 马春燕 张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9-271,共3页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观察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术后1年内二尖瓣环组织运动速度,并以正常体检者为对照,评价ASTEMI患者择期PCI治疗后的心功能变化。结果发现,ASTEMI患者择...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观察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术后1年内二尖瓣环组织运动速度,并以正常体检者为对照,评价ASTEMI患者择期PCI治疗后的心功能变化。结果发现,ASTEMI患者择期PCI手术术前常规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而TDI检测指标Sa、Ea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E/Ea则显著升高(P<0.05),提示患者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均有一定程度受损;择期PCI术后1个月患者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明显好转,术后1年内逐步恢复。因此认为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比较,TDI更能准确检测出ASTEMI患者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受损,为临床评估择期PCI术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环运动速度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函照登
11
作者 李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232,共1页
编辑部: 贵刊2010年第2期77-79页发表本人(李倩,潍坊医学院)论文"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一文,其中有三处错误,一处为77页第6行“舒张末期面积”,应为“舒张末期内径”;一处为77页第20行“... 编辑部: 贵刊2010年第2期77-79页发表本人(李倩,潍坊医学院)论文"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一文,其中有三处错误,一处为77页第6行“舒张末期面积”,应为“舒张末期内径”;一处为77页第20行“end—diastolic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右室收缩功能 舒张末期 肺动脉高压 潍坊医学院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