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硬膜外麻醉诱导期容量治疗的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潘志英 王祥瑞 +3 位作者 孙瑗 陈杰 杨跃武 郑拥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59-66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预防性容量治疗对硬膜外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以探索合理的预防性容量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45例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单纯输注复方乳酸钠;B组:按1∶1比例输入复方...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预防性容量治疗对硬膜外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以探索合理的预防性容量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45例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单纯输注复方乳酸钠;B组:按1∶1比例输入复方乳酸钠和6%羟乙基淀粉;C组:单纯输注6%羟乙基淀粉。以食管超声多普勒技术持续监测:心脏指数(CI)、每博输出量指数(SI)、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加速度(ACC)、峰速度(PV)、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并观测MAP、HR、CVP。结果(1)当扩容结束时,C组CI、SI、PV较扩容开始显著提高(P<0.05),并高于A组和B组的水平,MAP无显著下降。(2)A组和B组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善不显著,尤其是A组不能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诱导期MAP的降低,CI和SI也无显著提高。结论硬膜外麻醉前应用6%羟乙基淀粉预防性扩容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诱导期的血液动力学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羟乙基淀粉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诱导期 容量治疗 超声多普勒监测 食管 血液动力学指标 羟乙基淀粉 超声多普勒技术 血液动力学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诱发电位及微血管多普勒监测预防前循环脑动脉瘤夹闭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德鑫 郇林春 +4 位作者 宋启民 于建军 孙爱刚 孟凡国 李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24-2625,共2页
继发性脑梗死(delayed cerebral infarction,DCI)是脑动脉瘤开颅手术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动脉瘤开颅术后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1]。预防DCI的发生是改善脑动脉瘤开颅术后疗效的关键之一。本研究选择了2004年7月至2016... 继发性脑梗死(delayed cerebral infarction,DCI)是脑动脉瘤开颅手术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动脉瘤开颅术后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1]。预防DCI的发生是改善脑动脉瘤开颅术后疗效的关键之一。本研究选择了2004年7月至2016年4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行显微手术夹闭的307例颅内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其中2010年后使用术中诱发电位(EP)及微血管多普勒(MVD)监测99例(监测组),2010年前未使用208例(未监测组),监测组术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监测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夹闭术 继发性脑梗死 多普勒监测 微血管多普勒 诱发电位 前循环 预防 cerebr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微栓子在脑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钟经馨 蔡业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325-327,共3页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微栓子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artery 无症状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胎心监测准确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秀美 蔡益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8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行胎心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孕34~41周的200例孕妇,同时采用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进行胎心监测,计算并比较母儿心率混淆率。结果 Holter监护仪在全程及母体高运动周期时母儿心率混淆率分别为... 目的比较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行胎心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孕34~41周的200例孕妇,同时采用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进行胎心监测,计算并比较母儿心率混淆率。结果 Holter监护仪在全程及母体高运动周期时母儿心率混淆率分别为7.5%及4.5%,显著低于多普勒胎心监测(22.5%,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种监测的一致性均较弱(Kappa系数分别为0.324、0.236)。在母体低运动周期,两种监测的母儿心率混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适中(Kappa系数为0.485)。结论 Holter监护仪较多普勒胎心监测能够降低母儿心率混淆率,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胎心监测 Holter监护仪 多普勒胎心监测 母儿心率混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北京北大站电离层高频多普勒频移数据集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晓彦 郝永强 +2 位作者 代国峰 张东和 肖佐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电离层高频多普勒效应是电离层扰动对被其反射的高频无线电波产生的影响。从多普勒频移可以获知电离层反射面的垂直运动(多普勒速度)等重要信息,对电离层扰动的监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数据集由北京北大站(116.31°E,40.00... 电离层高频多普勒效应是电离层扰动对被其反射的高频无线电波产生的影响。从多普勒频移可以获知电离层反射面的垂直运动(多普勒速度)等重要信息,对电离层扰动的监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数据集由北京北大站(116.31°E,40.00°N)电离层高频多普勒监测仪观测形成,通过接收经电离层反射的国家授时中心10 MHz标准授时信号,对接收信号与标准频率信号差拍后进行快速傅里叶(FFT)分析得到频移谱结果。通过该数据可获得信号的频移及对应的电离层多普勒速度等信息,能够为电离层空间环境研究和应用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电离层高频多普勒监测 电离层扰动 子午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移植术后静脉并发症中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亮 黄道中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8期858-859,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 术后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 诊断并发症 后静脉 肝静脉血流频谱 价值 终末期肝病 远期疗效 肝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茅磊 赵鑫 +4 位作者 杭春华 吴伟 纪祥军 王笑亮 王汉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60-464,488,共6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1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6个动脉瘤)在开颅夹闭手术中,使用MDU 1 mm微探头检测载瘤动脉和相关穿支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血流信... 目的评价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1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6个动脉瘤)在开颅夹闭手术中,使用MDU 1 mm微探头检测载瘤动脉和相关穿支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血流信号,未行动脉瘤夹调整9例;处理动脉瘤后,载瘤动脉或穿支动脉血流信号降低或消失时,改变动脉瘤夹夹闭位置5例,使载瘤动脉或穿支动脉的血流恢复至正常。对比分析动脉瘤夹调整前后,载瘤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变化;同时将调整动脉瘤夹后的血流速度和PI与未进行动脉瘤夹调整的患者相比,并于术后1周对患者均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或DSA复查。结果 (1)术中MDU监测显示,1例动脉瘤夹闭后分支血管闭塞,4例血管狭窄。对这5例患者调整了动脉瘤夹,MDU血流信号均恢复正常。5例患者动脉瘤夹调整前后载瘤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别为(19.8±5.3)cm/s和(51.0±12.0)cm/s,舒张期末流速(EDV)分别为(1.2±0.4)cm/s和(20.2±7.4)cm/s,平均流速(MV)分别为(3.6±1.5)cm/s和(26.2±8.3)cm/s,PI分别为(5.06±1.08)和(0.95±0.15),调整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调整动脉瘤夹5例与未进行动脉瘤夹调整的9例患者相比,调整后与未调整的PSV分别为(51.0±12.0)cm/s和(43.2±14.0)cm/s,EDV分别为(20.2±7.4)cm/s和(19.4±9.9)cm/s,MV分别为(26.2±8.3)cm/s和(26.0±10.8)cm/s,PI分别为(0.95±0.15)和(0.94±0.22),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监测相关并发症发生。(3)术后头部CT显示一例无脑梗死。术后1周CTA或DSA复查,显示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保留良好、通畅,动脉瘤消失。结论 MDU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的特点。该技术有利于发现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中的误夹或载瘤动脉夹闭不全,以便及时调整动脉瘤夹位置,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动脉瘤夹闭术 微血管多普勒超声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超声——新时代麻醉科医师的基本技能 被引量:20
8
作者 玉红 梁鹏 +1 位作者 余海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4-826,共3页
超声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成像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超过半个世纪。超声可以实时成像和被操作者实时控制,可以用于快速诊断[1]。超声检查无辐射,便携式超声机机型小而灵活,因此方便在手术间转运[2]。近年来,超声技术已突破传统使用范畴,... 超声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成像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超过半个世纪。超声可以实时成像和被操作者实时控制,可以用于快速诊断[1]。超声检查无辐射,便携式超声机机型小而灵活,因此方便在手术间转运[2]。近年来,超声技术已突破传统使用范畴,逐步被麻醉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广泛应用[3]。近20年前,刘进教授已将床旁超声技术应用于围术期管理,包括经颅多普勒监测、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医师 围术期管理 超声检查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经颅多普勒监测 深静脉穿刺置管 技能 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局灶性低灌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莫大鹏 凌锋 +2 位作者 李萌 卢小健 张智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和改良栓线法建立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低灌注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低灌注组和低灌注再灌注组,每组12只。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的监测下,采用直径0.195mm的尼龙...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和改良栓线法建立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低灌注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低灌注组和低灌注再灌注组,每组12只。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的监测下,采用直径0.195mm的尼龙线制造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采用直径0.175mm的尼龙线制造局灶性低灌注模型。造模后予以神经功能评分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脑梗死组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其他组(P<0.01),TTC染色均有梗死灶,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损伤严重;低灌注组和低灌注再灌注组TTC染色均未见明显的梗死区,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可逆性损伤,两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激光多普勒监测脑血流量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直径的栓线,可以建立较好的可逆性局灶性脑低灌注及再灌注脑梗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模型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大鼠脑 星形胶质细胞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检查 TTC染色 SD雄性大鼠 局灶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评分 神经行为评分 HE染色 神经细胞 低灌注 病理学检查 微血管损伤 多普勒监测 可逆性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胎儿心率信号检测处理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梅一珉 刘国越 叶永伟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介绍一种采用单片机组成的胎儿心率监护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了满足对胎儿心率信号检测的实时性 ,缩短信号处理的运算时间。提出了一种自相关函数的计算方法。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对胎儿心率的实时采样与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该技术... 介绍一种采用单片机组成的胎儿心率监护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了满足对胎儿心率信号检测的实时性 ,缩短信号处理的运算时间。提出了一种自相关函数的计算方法。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对胎儿心率的实时采样与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该技术并已获临床应用。临床试用表明 ,能较有效克服检测信号中的随机噪声干扰 ,大大提高仪器的检测精度 ,满足对临床的实际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胎儿心率监护仪 超声波多普勒胎心监测 信号处理 自相关处理 微弱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