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彩色多普勒成像设备测量球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1
作者 丁雨溪 唐凯莉 +3 位作者 武彬 许造良 白宇石 马立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评估2种不同型号彩色多普勒成像(CDI)设备测量球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12月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50例(99眼),使用Apogee 3500型(Apogee组)和Esaote MyLab 7 eHD型(Esaote组)这2种... 目的评估2种不同型号彩色多普勒成像(CDI)设备测量球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12月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50例(99眼),使用Apogee 3500型(Apogee组)和Esaote MyLab 7 eHD型(Esaote组)这2种CDI设备进行眼部测量。收集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参数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组的差异性,用Bland-Altman方法比较2组的一致性,并计算一致性相关系数(CCC)。结果Apogee组OA、CRA、SPCA的PSV、EDV值高于Esao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gee组CRA和SPCA的RI值低于Esao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的整体一致性(0.136~0.517)程度较差。结论Apogee和Esaote这2种CDI设备对球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存在差异性,且一致性欠佳,即使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连续重复测量,CDI设备间的重复性仍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成像 球后血管 血流动力学参数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正常胎儿房室环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章鸣 周启昌 +2 位作者 彭清海 范萍 高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检测胎儿房室环的运动特征及其随孕龄变化情况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TDI技术的彩色二维和脉冲方式观察 6 7例正常胎儿四腔心切面的二、三尖瓣环运动 ,测量其收缩、舒张期运动的峰值速度 ;用传统多普勒显...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检测胎儿房室环的运动特征及其随孕龄变化情况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TDI技术的彩色二维和脉冲方式观察 6 7例正常胎儿四腔心切面的二、三尖瓣环运动 ,测量其收缩、舒张期运动的峰值速度 ;用传统多普勒显像测量舒张期二、三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 ,并与舒张期房室环的运动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二、三尖瓣环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均随孕龄显著增大 ,舒张早、晚期房室环运动峰值速度之比 (Ea/Aa)亦随孕龄显著增大 ,舒张晚期二、三尖瓣环峰值速度随孕龄增加的幅度较小 ;二尖瓣环的峰值速度明显小于三尖瓣环 (P <0 .0 1) ;Ea/Aa与瓣口血流峰值速度之比E/A相关性较好。结论 TDI可用于检测胎儿二、三尖瓣环的运动及其随孕龄的变化 ,并可作为一种新的评价胎儿心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胎儿 房室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CW SAR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耿淑敏 江志红 +1 位作者 程翥 皇甫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46-2349,共4页
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及分辨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详细推导了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下去调频FM-CW SAR信号模型,对FM-CW SAR的特有问题如RVP,斜置,距离走动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改... 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及分辨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详细推导了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下去调频FM-CW SAR信号模型,对FM-CW SAR的特有问题如RVP,斜置,距离走动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去调频FM-CW SAR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通过理论推导及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FM—CW 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RVP 斜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正常成人右室Tei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章鸣 周启昌 +1 位作者 彭清海 范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测量右室Tei指数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TDI获取 5 9例正常成人三尖瓣环的运动频谱 ,测量舒张期波形终末至下一心动周期舒张期波形起始的间期 (a’)及收缩期波形的起止间期 (b’) ,用 (a’ -b’) /b’计算T...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测量右室Tei指数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TDI获取 5 9例正常成人三尖瓣环的运动频谱 ,测量舒张期波形终末至下一心动周期舒张期波形起始的间期 (a’)及收缩期波形的起止间期 (b’) ,用 (a’ -b’) /b’计算TDI Tei指数 ,并与传统脉冲多普勒显像 (CDFI)所测Tei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TDI所测a’、b’及TDI Tei指数与CDFI所测的相应a、b及Tei指数分别呈直线相关。结论 TDI技术可用于测量右室Tei指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和Tei指数评价糖尿病及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功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潘高云 朱张茜 +1 位作者 尤利益 徐立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07,709,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和Tei指数评价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DM+HT组)、30例高血压病不伴糖尿病患者(HT...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和Tei指数评价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DM+HT组)、30例高血压病不伴糖尿病患者(HT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NC组)。应用TDI技术测量左房室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Ea/Aa,并根据左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计算Tei指数。结果 DM+HT组Sa较NC组、DM组、HT组显著减低(P<0.01);DM组、DM+HT组、HT组的Ea、Ea/Aa均显著低于NC组(P<0.01),而DM+HT组又显著低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a在DM、DM+HT组、HT组与N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HT组、HT组Tei指数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且DM+HT组Tei指数亦显著高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DI及Tei指数的联合应用可以敏感、准确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而高血压加重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普勒成像激光雷达原理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9
6
作者 姜成昊 杨进华 +1 位作者 张丽娟 李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1-416,共6页
采用相干多普勒测量手段获取目标面型变化信息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激光多普勒效应,设计一套多普勒成像激光雷达实验系统,同时引入APFFT全相位测相处理思路对外差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抑制频谱泄露,减小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获取高测量精... 采用相干多普勒测量手段获取目标面型变化信息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激光多普勒效应,设计一套多普勒成像激光雷达实验系统,同时引入APFFT全相位测相处理思路对外差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抑制频谱泄露,减小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获取高测量精度信号时频曲线。在MATLAB软件simulink交互式仿真集成环境中进行过程仿真,证明其可以实现对扫描空间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还原被测目标表面特性,为激光雷达实现对目标高分辨率与高灵敏度成像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成像 激光雷达 高分辨雷达 外差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阶模型的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呐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学波 唐劲松 +2 位作者 张森 白生祥 钟何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92-1598,共7页
该文以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呐(Synthetic Aperture Sonar,SAS)中任意一个接收阵元和发射阵组成的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四阶泰勒多项式近似其具有双根号形式的斜距历程,利用级数反演方法和相位驻留原理推导了子系统的2维频域系统传递函数... 该文以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呐(Synthetic Aperture Sonar,SAS)中任意一个接收阵元和发射阵组成的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四阶泰勒多项式近似其具有双根号形式的斜距历程,利用级数反演方法和相位驻留原理推导了子系统的2维频域系统传递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宽波束和长接收基阵情况下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该方法先对各子系统的回波数据进行成像处理,然后对所有的子图像进行相干叠加以获得所需的高分辨SAS复图像。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的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呐 级数反演 相位驻留原理 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能量多普勒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评价及其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晓红 段星星 +1 位作者 朱文晖 唐水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能量多普勒(E-Flow)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评价的可行性及其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E-Flow成像技术对8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进行检查,根据斑块内部回声特点,将其分为软斑(41例)、硬斑(15例)及混合... 目的探讨增强型能量多普勒(E-Flow)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评价的可行性及其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E-Flow成像技术对8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进行检查,根据斑块内部回声特点,将其分为软斑(41例)、硬斑(15例)及混合斑(25例),观察斑块内E-Flow显像特点。根据斑块内有无血流信号,再将患者分为斑块内有血流组(59例)和无血流组(22例),比较两组间脑梗死发生率。在斑块内有血流组中,比较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 81例患者中,共有59例患者的斑块可探及血流信号,其中软斑38例(占64.4%),混合斑21例(占35.6%),硬斑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斑块内有血流组脑梗死发生率(76.3%)显著高于无血流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有血流组中,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Flow成像能显示粥样斑块内有血流与脑梗死有关,提示该技术可以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方法之一,并可初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能量多普勒成像 颈动脉硬化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心功能 被引量:7
9
作者 段云燕 张军 +6 位作者 刘丽文 何新民 周晓东 张海滨 李成祥 朱霆 李红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79,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后对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24例男性AMI患者作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发病24 h内均接受PCI...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后对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24例男性AMI患者作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发病24 h内均接受PCI,试验组患者于术后7~14天内接受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及TD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DI测量二尖瓣瓣环及左心室壁相应梗死部位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Sa、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Am),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Sa、Sm、Em、Ea/Aa及Em/Am均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及6个月LVEF及Ea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自体BMMNC移植较常规PCI更有助于AMI患者局部及整体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善;利用TDI可对其进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肌梗死 移植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的逆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小红 姜卫东 +1 位作者 邱兆坤 陈曾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6,共3页
为了对机动目标进行ISAR成像,以在时间和频域同时具有高分辨率的时频变化替代傅氏变换作谱分析,得到机动目标距离—瞬时多普勒像。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与直接用距离—多普勒(R D)算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 逆合成孔径雷达 机动目标 时频分析 FOURIER变换 I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距离高分辨多普勒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明军 吴振森 +2 位作者 李应乐 邓蓉 董群锋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467,476,共5页
激光雷达距离高分辨多普勒成像技术具有时空域分辨率高,敏感于被识别目标的距离、姿态、运动速度等信息,可实现目标微运动检测,故该项技术已成为国外军用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全面地总结了激光距离高分辨和距离多普勒成像技术研究进... 激光雷达距离高分辨多普勒成像技术具有时空域分辨率高,敏感于被识别目标的距离、姿态、运动速度等信息,可实现目标微运动检测,故该项技术已成为国外军用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全面地总结了激光距离高分辨和距离多普勒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并详细分析了工程应用和理路成像仿真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激光距离高分辨成像的优点和难点,为进一步开展目标激光雷达成像研究奠定预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距离高分辨成像 激光距离多普勒成像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频信号距离-多普勒成像的干扰抑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原浩娟 刘国满 +1 位作者 姜伟 高梅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59-2062,共4页
针对VHF/UHF波段日益复杂的射频干扰环境为雷达应用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基于多普勒频域门限检测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通过在多普勒频域设置干扰检测门限,可以自适应地检测并抑制多帧步进频信号距离-多普勒成像过程中的射频干扰信号。理... 针对VHF/UHF波段日益复杂的射频干扰环境为雷达应用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基于多普勒频域门限检测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通过在多普勒频域设置干扰检测门限,可以自适应地检测并抑制多帧步进频信号距离-多普勒成像过程中的射频干扰信号。理论分析及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在尽可能减小雷达回波损失的前提下得到良好的干扰抑制效果,而且门限设计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适用范围较广,有利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频 距离-多普勒成像 射频干扰抑制 自适应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右心室起搏室壁收缩功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安霞 许迪 +2 位作者 雍永宏 陈晓栋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2-1085,F0003,共5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的患者32例归入DDD组,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2例归入对照组,分析3组之间TDI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组、DDD组及VVI组各节段的PSV、PSS及PSSR测值均依次降低,但PSSR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下降,而PSV与PSS显著下降的节段数多为右心室壁节段。起搏组左心室节段PSVT、PSST及PSSRT显著延长,右心室壁则显著缩短。结论:TDI可以作为起搏后早期评价患者节段心肌收缩运动的无创指标。起搏后患者心肌运动速度与应变下降早于应变率下降。早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左室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并无显著性差异;而VVI起搏患者的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及房室顺序起搏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起搏 室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右心室功能和同步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春燕 刘爽 +4 位作者 杨军 张妍 马少卫 于波 唐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0-1993,共4页
目的采用TDI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右心室(RV)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短期影响。方法对51例因慢性心力衰竭(CHF)而接受CRT治疗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TDI检查,检测右心室内径(RVD)、游离壁收缩期峰值速度(RVv)和... 目的采用TDI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右心室(RV)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短期影响。方法对51例因慢性心力衰竭(CHF)而接受CRT治疗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TDI检查,检测右心室内径(RVD)、游离壁收缩期峰值速度(RVv)和同步性(RV-T),同时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和同步性(LV-TSD)。以术后1个月LVESV减小率ΔLVESV≥15%为CRT治疗有效,比较术后与术前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CRT术后38例患者(38/51,74.51%)为有效组,13例(13/51,25.49%)为无效组。两组术后RVD无变化,右心室收缩功能(RVv)和同步性(RV-T)均显著改善,RVv改善率与术前RVv和RV-T密切相关(r=0.69、-0.73,P<0.05),而与LV-TSD无相关。结论短期CRT即可显著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同步化治疗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室功能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静 张平洋 +3 位作者 何晓红 张幼祥 吴成权 张建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6例,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室二尖瓣环水平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6例,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室二尖瓣环水平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峰速度(E),A峰速度(A)、E/A及E峰减速时间(EDT)进行比较,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EDT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Em及Em/Am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E、A、E/A、Sm、Am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肌梗塞 骨髓 干细胞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奇异值谱加权的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杂波抑制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录涛 吴锡 +1 位作者 金钢 邹见效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4-1299,共6页
针对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中由血管或血管周围组织时变运动引起的非平稳杂波抑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谱加权的杂波抑制算法.首先根据单个慢时方向的回波多普勒矢量构建Hankel数据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利用分解得到的Hankel主成分构... 针对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中由血管或血管周围组织时变运动引起的非平稳杂波抑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谱加权的杂波抑制算法.首先根据单个慢时方向的回波多普勒矢量构建Hankel数据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利用分解得到的Hankel主成分构造回归滤波器的正交基函数,同时引入改进的Sigmoid函数根据能量归一化奇异值谱计算回归滤波器系数,使得杂波区域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从而提高非平稳杂波的抑制能力.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利用商业级超声仪(Sonix RP,Ultrasonix Inc.)采集50帧人体颈动脉血流基带回波数据并进行滤波处理,滤波后数据采用滞一自相关法估计法计算血流平均速度与功率并进行成像.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静态滤波器以及现有基于特征值分解的滤波算法相比,可有效增强组织空间高强度时变运动时血流与组织的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 非平稳杂波 Hankel奇异值分解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军 项娟娟 朱永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共18个节段的心肌收缩期峰...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共18个节段的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位移值(Dm)及应变率(SRs)。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心肌收缩期最大位移和峰值应变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减低(P<0.01);合并高血压组左心室壁中间段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TDI技术为糖尿病心脏病变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无创方法,局部心肌收缩期最大位移及峰值应变率能够成为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较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组织多普勒成像 定量组织速度 组织追踪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增龄性改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丽 林美光 +3 位作者 王佩显 周欣 陈兴 张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10,共3页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从幼年到老年不同月龄的正常Wistar大鼠心脏舒张功能的增龄性改变。方法选用月龄分为1、2、5、12、20个月的正常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称重并送组织病...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从幼年到老年不同月龄的正常Wistar大鼠心脏舒张功能的增龄性改变。方法选用月龄分为1、2、5、12、20个月的正常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称重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随增龄各组大鼠左心室相对质量(LVRM)明显增加(P<0.01),于20个月增至最重。超声所计算的LVRM与实体标本所测值呈正相关(r=0.780,P<0.001)。二尖瓣口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20月龄组与各低龄组相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m)随月龄增长逐渐下降,二尖瓣环舒张晚期最大运动速度(Am)峰值呈上升趋势,Em/Am比值随月龄增长逐渐下降,Em/Am比值在1~5个月龄组>1,12个月龄和20个月龄组<1。组织病理学检测:20个月龄组心肌出现灶性纤维化。结论DTI技术能够检测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观察其增龄性改变的规律,为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无创方法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大鼠 左心室舒张功能 增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陆永萍 邓又斌 +4 位作者 黄燕玲 张华莉 倪秋杰 郭华铭 朱昆生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探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心肌损害。方法:152例受试者包括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患者53例(按病程0~5年,5~10年,10~15年和〉15年分为4组);糖耐量异常41例,正常对照组58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组织多普勒...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探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心肌损害。方法:152例受试者包括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患者53例(按病程0~5年,5~10年,10~15年和〉15年分为4组);糖耐量异常41例,正常对照组58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组织多普勒心脏功能检查,测量心肌各节段运动速度以评价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对比分析各组间心肌功能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肌的受损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将“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概念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及婴儿心肌功能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永萍 邓又斌 +3 位作者 刘娅妮 张清阳 杨好意 黎春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使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来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产前)及婴儿(产后)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58例(每例妊娠过程中进行至少进行3~4次检查,共行173次检查),正常妊娠13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婴儿35例,正... 目的使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来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产前)及婴儿(产后)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58例(每例妊娠过程中进行至少进行3~4次检查,共行173次检查),正常妊娠13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婴儿35例,正常妊娠产后婴儿35例,使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上述胎儿及婴儿二、三尖瓣环处心肌运动速度(Ea,Aa,Sa峰)来反映左右心的心肌舒张及收缩功能。结果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及婴儿二、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Ea,Aa,Sa峰)均低于正常妊娠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左右心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损害,并且这一损害延续到了婴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组织多普勒成像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 婴儿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