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多时相扫描鉴别诊断肝细胞癌和血管瘤 被引量:2
1
作者 费家勇 陈忠伟 兰宝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时相扫描对肝细胞癌和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对37例患者(肝癌16例,血管瘤21例)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37例平扫均发现低密度灶。肝细胞癌在动脉期75%有显著增强,呈高密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时相扫描对肝细胞癌和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对37例患者(肝癌16例,血管瘤21例)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37例平扫均发现低密度灶。肝细胞癌在动脉期75%有显著增强,呈高密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则呈低密度;血管瘤54%动脉期有典型增强表现,门静脉期100%有增强,24%全部填充,延迟期91%为高密度或等密度。结论:肝细胞癌和血管瘤在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中,各有其典型的CT表现,两者鉴别的关键是门静脉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肝细胞癌 血管瘤 螺旋CT 多时相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缺血性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丹萍 刘俊艳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7期677-685,共9页
多时相CTA(multiphase CTA,mCTA)作为一项新型颅内血管影像检查技术,可通过追踪造影剂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动态观察动脉峰值期、静脉峰值期及静脉晚期3个不同时相颅内血管显影情况。其特征性影像——“斑点征”可显示不同时相血管管壁... 多时相CTA(multiphase CTA,mCTA)作为一项新型颅内血管影像检查技术,可通过追踪造影剂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动态观察动脉峰值期、静脉峰值期及静脉晚期3个不同时相颅内血管显影情况。其特征性影像——“斑点征”可显示不同时相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评估血栓长度及血栓渗透性,并评估颅内侧支循环状态、病变区血管通透性及静脉溶栓效果。本文就mCTA在侧支循环评估、血管通透性检测及血栓渗透性、血栓长度的识别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侧支循环 血管通透性 血栓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靳兆军 石广云 +1 位作者 隋素英 将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螺旋CT 多时增强扫描 肾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清福 肖成民 邱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CT增强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子宫肌瘤。均行螺旋CT平扫、CT多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速度为2.5ml/s,剂量100ml。延迟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30s、门静脉期55~65s、实质期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CT增强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子宫肌瘤。均行螺旋CT平扫、CT多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速度为2.5ml/s,剂量100ml。延迟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30s、门静脉期55~65s、实质期2~3min。结果:平扫时肌瘤密度与子宫肌相当,增强扫描时肌瘤的最大增强值出现在实质期;30例中,黏膜下肌瘤5例(轻度增强4例和中等增强1例)、肌壁间肌瘤8例(轻度增强2例、中等增强5例和明显增强1例)、浆膜下肌瘤12例(轻度增强5例、中等增强5例和明显增强2例)和多发性肌瘤5例(中等增强2例和明显增强3例)。结论:T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肌瘤的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T增强扫描的实质期是检出子宫肌瘤最可靠的时期,CT对诊断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平滑肌瘤 螺旋CT 多时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