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的验证
1
作者 张侠 刘加强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2,共1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抓手。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化转型为此提供新的思路。选取2012—2022年3603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抓手。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化转型为此提供新的思路。选取2012—2022年3603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将中国上市公司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行为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和增加政府创新补贴等途径,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以及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中,促进作用尤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培育和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理解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政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新质生产力 内部控制质量 政府创新补贴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交易政策推动低碳技术创新的效用测度——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兆鹏 刘泽棠 祝金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104,共12页
碳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也是以市场化为基础的重要环境规制工具。当前中国面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双重目标,低碳技术创新成为重要实现路径。对2006—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绿色专利创新面板数据展开研究,运用... 碳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也是以市场化为基础的重要环境规制工具。当前中国面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双重目标,低碳技术创新成为重要实现路径。对2006—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绿色专利创新面板数据展开研究,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碳交易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碳交易政策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并通过增强政府管控能力、激励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碳交易政策更有助于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推动作用最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效果一般。最后提出,加强政府宏观把控,构建全国碳排放市场制度;逐步扩大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因地制宜采取激励措施;联合多种经济手段和规制工具,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实现新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低碳技术创新 市场化程度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对女性就业极化的影响——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新亮 刘金铭 +1 位作者 石玉建 梁馨月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3,共9页
采用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长期护理保险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中等技能女性劳动力相比,长期护理保险显著提高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女性劳动力的工资收入... 采用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长期护理保险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中等技能女性劳动力相比,长期护理保险显著提高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女性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水平,提升幅度分别为14.15和7.37个百分点,从而促进了女性劳动力市场双向就业极化。这种极化现象在就业人数和工作时间层面同样存在,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传统文化观念淡薄的城市更加明显。鉴于此,应在推广长期护理保险的进程中,增强女性护理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切实提高其产业变化适应能力,同时探索发展更适应传统文化观念和失能家庭需要的养老照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女性就业结构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改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的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景杰 刘玲雁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8,共11页
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已成为改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选取我国284个地级市2010—2021年样本数据,基于数据要素交易场所或交易平台建立的外生冲击,采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已成为改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选取我国284个地级市2010—2021年样本数据,基于数据要素交易场所或交易平台建立的外生冲击,采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提升了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改变地区金融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与金融开放环境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据此,应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金融资源供给侧改革,促进传统要素市场与数据要素市场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数据要素交易平台 金融资源配置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分所落户能否缓解区域企业融资约束?——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洪涛 崔旭 +1 位作者 曾辉祥 王彬龙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2,共10页
融资约束是掣肘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知名事务所分所落户能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仍有待探索。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将“四大”分所落户视作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其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内... 融资约束是掣肘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知名事务所分所落户能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仍有待探索。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将“四大”分所落户视作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其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四大”分所落户显著缓解了当地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机制检验及进一步研究发现,“四大”分所落户通过改善当地营商环境和提升企业透明度两个渠道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缓解效果因企业性质和内外部治理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论为深入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优、做专做精提供参考,同时也对破解企业融资困境,促进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 分所落户 融资约束 营商环境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弘 谢子涵 王馨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5-82,共8页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正式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规制政策,被看作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正式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规制政策,被看作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波特假说”,适当的环境规制能够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从而规避环保处罚带来的成本并提高企业竞争力。为验证这一假说,文章选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使用了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发现碳交易政策能够激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和增长趋势,这说明对碳交易政策而言“波特假说”是成立的。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推动环境规制工具由命令控制型向市场激励型转变,促进企业积极研发创新,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企业研发创新 波特假说 多时点双重差分 市场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志宏 赵思艺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69,共8页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进一步地,对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进一步地,对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倾向得分匹配、熵平衡匹配和安慰剂检验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碳交易政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国有企业以及环境执法力度较高地区的企业,碳交易政策对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结论丰富了我国碳交易政策在微观企业层面经济效应的研究成果,且对于完善碳交易政策,提高碳市场的运行效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 财务绩效 多时点双重差分 倾向得分匹配 熵平衡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能否促进社会公平?——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政策效应评估 被引量:11
8
作者 洪竞科 郑琪 刘炳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0,共16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所蕴含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理念,在时空维度下对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不容忽视。鉴于此,本文从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的双重视角,以实验区设立这一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20年1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所蕴含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理念,在时空维度下对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不容忽视。鉴于此,本文从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的双重视角,以实验区设立这一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20年1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对当地社会公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能够缩小当地城乡收入差距。其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对胡焕庸线以东南地区实验区和绿色生态型实验区在结果公平改善方面的正向作用更明显。再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通过提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等机制保证机会均等,间接提升结果公平,但基础设施这一作用机制并不显著。最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通过时空层面的调节效应,以更加公正的方式实现社会公平,起到了二次公平的效果。本文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 机会均等 社会公平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债券发行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学峰 于欣琦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56,共9页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且实体企业正逐步取代金融机构成为最主要的发行方。发行绿色债券为企业提供了直接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检验绿色债券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绿色债券市场...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且实体企业正逐步取代金融机构成为最主要的发行方。发行绿色债券为企业提供了直接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检验绿色债券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引导企业进行科学化投融资决策、防范企业投资过度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首先,基于732家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6年至2020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投资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企业非理性投资行为带来的风险隐患,并从融资约束视角探究其中存在的作用机制。其次,将研究样本按是否为重污染企业进行分类并检验不同类别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发行绿色债券显著提高了企业投资规模,与轻污染企业相比,重污染企业的投资规模提升程度更高;发行绿色债券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在宽松的融资环境下,企业可能做出非理性投资决策,产生投资过度的风险。轻污染企业的投资过度现象较为明显,重污染企业的投资过度现象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投资过度 融资约束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得分倾向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科技人才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的检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萍 李月星 刘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9-147,159,共10页
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创新提供了新环境和新政策,对推动科技人才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创新型城市对科技人才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创新型城市建设能显著提高... 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创新提供了新环境和新政策,对推动科技人才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创新型城市对科技人才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创新型城市建设能显著提高科技人才创新绩效,使用PSM-DID减少内生性问题并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的结果依旧显著;②从地理区位角度考察创新型城市建设影响科技人才创新绩效的空间异质性,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创新绩效提升效果高于东部地区;③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通过创新环境和财政支持提升科技人才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科技人才 创新绩效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能否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一项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兴强 张心舒 +2 位作者 谢裕慧 曾泉 章永奎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8,共17页
本研究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构建了一项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宏观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对微观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基于2010年一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节能减排数据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本研究发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企业的节能减... 本研究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构建了一项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宏观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对微观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基于2010年一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节能减排数据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本研究发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企业的节能减排绩效显著更高,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有助于企业的节能减排.进一步,CEO的海外经历强化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企业节能减排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此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在污染行业和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中更为突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的绿色创新和产业链的环保协作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抑制公司层面的碳排放.本研究的发现可以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治理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企业节能减排 CEO海外经历 准自然实验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试点政策实现就业扩容提质及其作用机制与异质性分析
12
作者 董丽晶 张凌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74,共13页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从政策层面促进就业成为重要议题。低碳试点政策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结构优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能否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回答这一问题,该研究选取2006—2019年249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时...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从政策层面促进就业成为重要议题。低碳试点政策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结构优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能否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回答这一问题,该研究选取2006—2019年249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低碳试点政策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低碳试点政策在增加总就业人数的同时,增加了第三产业、高技术行业以及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人数,即该政策扩大了就业规模、优化了就业结构,实现了就业扩容提质,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可靠。(2)机制分析表明,低碳试点政策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增加总就业人数和高技术行业就业人数,实现了就业规模扩大与就业行业结构优化;通过产业调整效应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优化了就业产业结构;通过要素匹配效应增加高技能劳动力就业人数,优化了就业技能结构。(3)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就业规模、就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从经济区域视角,低碳试点政策对就业规模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东部和中部城市;从城市规模视角,低碳试点政策对就业规模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小城市,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城市;从资源禀赋视角,低碳试点政策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的影响均存在于非资源型城市;从创新偏好视角,低碳试点政策对就业规模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创新偏好较弱城市,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创新偏好较强城市。因此,“十五五”期间,为在低碳转型过程中持续实现就业扩容提质,试点城市应当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同时,也应当注意低碳试点政策对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影响的差异性,科学规划、有序推广试点经验,并逐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政策 就业规模 就业结构 作用机制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试点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效应——来自207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13
作者 杨凯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5,共9页
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融合为基础,通过统筹资源要素保障,调动主体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对构建城市产业生态圈、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基于2006-2020年20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 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融合为基础,通过统筹资源要素保障,调动主体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对构建城市产业生态圈、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基于2006-2020年20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改善城市创新环境,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和较大产业升级空间的中部地区,以及具有较高财政支持水平的城市中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应持续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政策支持,发挥试点城市的先进示范效应,并进一步加快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和高新技术产业,以释放智慧城市的创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现代产业体系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多时点PSM-DID的验证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怡君 王亚楠 常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92,共10页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数据,验证了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数字...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数据,验证了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安慰剂检验和稳定性检验证实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异质性检验发现: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对其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加显著。本研究结论可作为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依据,同时为政府鼓励企业加大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力度提供经验支撑。对此,本文建议:完善工业互联网政策体系,引导企业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体,缩小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制造企业 数字化转型 倾向得分匹配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时点DID-PSM模型 被引量:14
15
作者 鲁啸军 汝哲 韩福丽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8-145,共8页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一段时间经营状况的体现,较低的财务风险能够保证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区块链具有去信任、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以及集体维护的特征,将区块链与财务风险相结合,有助于管理层清晰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状况,进而做出正确决策,...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一段时间经营状况的体现,较低的财务风险能够保证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区块链具有去信任、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以及集体维护的特征,将区块链与财务风险相结合,有助于管理层清晰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状况,进而做出正确决策,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区块链与财会领域的结合更是有望成为未来学术研究的方向之一。文章选取2016—2020年沪、深A股面板数据为样本,将倾向得分匹配、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结合,对区块链和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出区块链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财务风险 多时点双重差分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16
作者 肖挺 陈周永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40,共23页
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变化作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制度场域将可能成为... 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变化作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制度场域将可能成为培育参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手。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有效促进参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结果经系列检验后依旧稳健。在作用机制上,“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善融资约束及创新能力两种方式促进参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异质性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新兴优势行业以及节点城市参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文章的研究认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政府应继续坚持并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更加稳定和开放的合作机制;企业则应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平台以及合作项目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以此培育其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 多时点双重差分 局部投影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促进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吗?
17
作者 周利平 柯芩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4-594,共11页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政...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政策实施后使示范省份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年均提升约0.329个单位,且该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该政策主要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两条路径实现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果受地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对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据此,建议扩大政策覆盖范围,重点向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倾斜,并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劳动力培训体系,以进一步提升政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8
18
作者 姚海琳 吴浩天 +1 位作者 王文强 罗锡铃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共12页
“卡脖子”技术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为探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以200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对企业“卡脖子... “卡脖子”技术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为探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以200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对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内在机理分析表明,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通过吸引人才资源、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企业所有权性质正向调节创新意愿对实验室与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即存在联合调节效应;政策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主管单位为国资委、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或企业位于东部地区时,实验室的创新效应较强。文章检验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的政策效果和机制,为实验室的优化设计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实验室 “卡脖子”技术创新 多时点双重差分 联合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差异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政策效应实证剖析
19
作者 张娟 关昕 胡志全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利用2013—2020年中国2419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利用2013—2020年中国2419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该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政策不仅在地形平坦地区表现出促进作用,同时在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山地,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由此表明,政策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促进效应和市场的拉动效应可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县域经济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地形起伏度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无效抑制了企业合作创新吗?
20
作者 王德伦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合作创新通过整合外部资源和知识,能够加速新技术的开发与市场化。理解专利无效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是当前企业创新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11—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计量模型,考察了专利无效宣... 合作创新通过整合外部资源和知识,能够加速新技术的开发与市场化。理解专利无效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是当前企业创新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11—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计量模型,考察了专利无效宣告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专利无效宣告后,企业与外部主体合作申请专利数量和与企业合作申请专利的外部主体数量显著下降,说明专利无效宣告这一冲击会导致企业合作创新深度和广度降低,抑制企业合作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减少与外部主体合作的意愿更强。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加强专利保护和信息披露,优化专利审查流程,提升企业核心专利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作创新 专利无效宣告 多时点双重差分 合作创新深度 合作创新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