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数的暴政与自我的救赎——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死朗读》 被引量:4
1
作者 文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35-36,共2页
继《辛德勒名单》和《海上钢琴师》之后,《生死朗读》再一次接触了二战题材,并荣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与以往双手沾满鲜血、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形象不同的是,这部影片站在反思、同情与受害者的立场上刻画了汉娜这样一个不自... 继《辛德勒名单》和《海上钢琴师》之后,《生死朗读》再一次接触了二战题材,并荣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与以往双手沾满鲜血、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形象不同的是,这部影片站在反思、同情与受害者的立场上刻画了汉娜这样一个不自觉地参与到罪恶当中并最终付出惨痛代价的人物形象,并以男主角迈克全知全能的视角讲述了这一过程,留下了丰富的空间留待观众去反思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朗读》 知识社会学 多数的暴政 《海上钢琴师》 《辛德勒名单》 救赎 人物形象 二战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数人的暴政对于文化意味着什么 被引量:3
2
作者 段一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2,共4页
所谓多数人的暴政,即多数人在民主的程序下,以民主的名义侵害少数人的正当权利。本文通过对文化工业、当代教育和媒介控制文化的分析,揭示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对于文化不过是多数人的暴政。而多数人的暴政,其实质不过是资本的暴政... 所谓多数人的暴政,即多数人在民主的程序下,以民主的名义侵害少数人的正当权利。本文通过对文化工业、当代教育和媒介控制文化的分析,揭示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对于文化不过是多数人的暴政。而多数人的暴政,其实质不过是资本的暴政。在这里,不仅大众沦为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追逐利润的工具,多数人更常常是一个虚假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的暴政 文化 资本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对待“托克维尔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泽刚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1期13-17,共5页
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问题意识可被概括为“托克维尔问题”,包括“民主铁律”、“自由至上”、“结合难题”三个层次。时至今日,这三个层次都未得到充分的认知与妥善的解决。托克维尔本人对“文学政治”的批判及其方法立场提示我们“:托... 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问题意识可被概括为“托克维尔问题”,包括“民主铁律”、“自由至上”、“结合难题”三个层次。时至今日,这三个层次都未得到充分的认知与妥善的解决。托克维尔本人对“文学政治”的批判及其方法立场提示我们“:托克维尔问题”不可能通过理论构造得到妥善解决,但它为现代政治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评判标准。我们必须更加认真和全面地评估托克维尔思想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克维尔 民主 自由 多数的暴政 文学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视率导向批判——民主的视角 被引量:8
4
作者 时统宇 吕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收视率导向之所以值得批判的原因在于:收视率导向将收视率强调到了对节目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步,使收视率从测量节目的手段变成了节目存在的目的。商业逻辑置入文化领域,收视率掌控传媒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同商品等同,公民同消... 收视率导向之所以值得批判的原因在于:收视率导向将收视率强调到了对节目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步,使收视率从测量节目的手段变成了节目存在的目的。商业逻辑置入文化领域,收视率掌控传媒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同商品等同,公民同消费者混一,消费能力代替文化品位,受众的文化选择遭到了极大的限制。与其说收视率是规范的民主,倒不如说是金钱的暴政或群氓的狂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视率导向 民主 多数的暴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会制约权力——试论托克维尔的宪政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灏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114,共5页
托克维尔认为,随着民主时代的到来,平等对自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主要体现为国家权力的膨胀和多数的暴政。鉴于正式的国家制度不能彻底消除这一威胁,托克维尔提出了以多元社会制衡权力,即"以社会制约权力"的宪政构想,注重寻... 托克维尔认为,随着民主时代的到来,平等对自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主要体现为国家权力的膨胀和多数的暴政。鉴于正式的国家制度不能彻底消除这一威胁,托克维尔提出了以多元社会制衡权力,即"以社会制约权力"的宪政构想,注重寻找抵抗专制的诸种社会因素和力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为限制权力和保护权利的宪政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多数的暴政 以社会制约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与个体自由的实现方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玉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1,共5页
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的分化,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离,促进了现代多元社会的形成和深入发展。现代社会对国家权力的运行进行了严格限定,对"多数人的暴政"予以了高度防范,对市民社会加以积极建构,这种"以权利制约权力... 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的分化,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离,促进了现代多元社会的形成和深入发展。现代社会对国家权力的运行进行了严格限定,对"多数人的暴政"予以了高度防范,对市民社会加以积极建构,这种"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及"以社会制约权力"的方式,使现代人享有一系列受法律保障的、不受政府干预的个人空间。这是现代人自由的基本标志,也是现代人生存状态不同于古代人的鲜明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社会 自由 权力 多数的暴政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语境下有序民主的实现进路探析
7
作者 蔡青荣 刘春华 杨清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7-180,共4页
民主与法治是"魂形结合"的关系,民主必须以法治的形式实现;超越法治的无限民主、大民主是危险的,最终可能走向多数人的暴政,一旦权力被僭越,又必然回到专制;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举制度的有无和优劣;在... 民主与法治是"魂形结合"的关系,民主必须以法治的形式实现;超越法治的无限民主、大民主是危险的,最终可能走向多数人的暴政,一旦权力被僭越,又必然回到专制;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举制度的有无和优劣;在平稳安定的秩序中有序渐进地推进民主,避免社会动荡、暴力和流血,是实现民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民主 多数的暴政 选举 有序渐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