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发布中面向多敏感属性的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59
1
作者 杨晓春 王雅哲 +1 位作者 王斌 于戈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4-587,共14页
现有的隐私数据发布技术通常关注单敏感属性数据,直接应用于多敏感属性数据会导致大量隐私信息的泄漏.文中首次对多敏感属性数据发布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继承了基于有损连接对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的思想,提出了针对多敏感属性隐私数据发布的... 现有的隐私数据发布技术通常关注单敏感属性数据,直接应用于多敏感属性数据会导致大量隐私信息的泄漏.文中首次对多敏感属性数据发布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继承了基于有损连接对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的思想,提出了针对多敏感属性隐私数据发布的多维桶分组技术——MSB(Multi-Sensitive Bucketization).为了避免高复杂性的穷举方法,首先提出3种不同的线性时间的贪心算法:最大桶优先算法(MBF)、最大单维容量优先算法(MSDCF)和最大多维容量优先算法(MMDCF).另外,针对实际应用中发布数据的重要性差异,提出加权多维桶分组技术.实际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前3种算法的附加信息损失度为0.04,而隐匿率都低于0.06.加权多维桶分组技术对数据拥有者定义的重要信息的可发布性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发布 数据隐私 多敏感属性 有损连接 l-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相关性划分的多敏感属性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谢静 张健沛 +1 位作者 杨静 张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18-1723,共6页
近年来,基于l-多样性的多维敏感属性的隐私保护研究日趋增多,然而大部分多敏感属性隐私保护方法都是基于有损分解的思想,破坏了数据间的关系,降低了数据效用.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敏感属性的隐私模型,首先给出一种l-maximum原则用以满... 近年来,基于l-多样性的多维敏感属性的隐私保护研究日趋增多,然而大部分多敏感属性隐私保护方法都是基于有损分解的思想,破坏了数据间的关系,降低了数据效用.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敏感属性的隐私模型,首先给出一种l-maximum原则用以满足多敏感属性l-多样性要求;其次,为了保护属性间的相关性,根据属性间的依赖度对属性进行划分;最后设计并实现了MSA l-maximum(Multiple Sensitive Attributes l-maximum)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保护隐私不泄露的同时,减少了元组的隐匿率,并且保护了数据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多敏感属性 l-多样性 属性相关性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敏感属性医疗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金华 刘善成 鞠时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2-177,共6页
针对目前多敏感属性医疗数据发布问题,在分析多维桶分组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了有损连接对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同敏感属性集的L-覆盖性聚类分组方法。首先计算每条记录的相同敏感属性集,然后按照聚类的思想将满足L-覆... 针对目前多敏感属性医疗数据发布问题,在分析多维桶分组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了有损连接对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同敏感属性集的L-覆盖性聚类分组方法。首先计算每条记录的相同敏感属性集,然后按照聚类的思想将满足L-覆盖性的记录进行分组。同时给出了L-覆盖性聚类分组的实现算法(LCCG)。实际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隐私泄露,同时增强数据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发布 多敏感属性 相同敏感属性 有损连接 L-覆盖性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敏感性攻击的多敏感属性数据逆聚类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冰 杨静 +1 位作者 张健沛 谢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6-903,共8页
针对传统l-多样性模型仅考虑等价类中敏感值形式上的差异,而忽略敏感值的敏感度差异,且难以抵御一种新的攻击方式———敏感性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逆文档频率IDF度量敏感值的敏感度的方法,并使用属性分解的方式构造敏感组,以避免... 针对传统l-多样性模型仅考虑等价类中敏感值形式上的差异,而忽略敏感值的敏感度差异,且难以抵御一种新的攻击方式———敏感性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逆文档频率IDF度量敏感值的敏感度的方法,并使用属性分解的方式构造敏感组,以避免多敏感属性数据表的QI属性泛化造成的高信息损失.同时,还提出了一种面向敏感性攻击的多敏感属性(l1,l2,…,ld)-多样性隐私保护算法MICD,该算法通过敏感度的逆聚类实现敏感组中敏感值的敏感度差异,以提高多敏感属性数据表抵御敏感性攻击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MICD算法能够较好的抵御敏感性攻击,且具有较小的信息损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敏感性攻击 逆聚类 多敏感属性 (l1 l2 ld)-多样性 敏感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制多敏感属性关联攻击的(l,m)-多样性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方炜 韩建民 +1 位作者 鲁剑峰 刘华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7-1391,共5页
现有的微数据发布隐私保护匿名模型均没有考虑敏感属性间的关联关系,不能抵制基于敏感属性间关系的攻击.为此,论文提出抵制敏感属性关联攻击的(l,m)-多样性模型,该模型要求匿名数据的每个等价类中,每维敏感属性上多样性至少为l,并且当... 现有的微数据发布隐私保护匿名模型均没有考虑敏感属性间的关联关系,不能抵制基于敏感属性间关系的攻击.为此,论文提出抵制敏感属性关联攻击的(l,m)-多样性模型,该模型要求匿名数据的每个等价类中,每维敏感属性上多样性至少为l,并且当某一敏感值从等价类中删除后,该等价类剩下的敏感值仍满足(l-1,m)-多样性.本文也提出了实现(l,m)-多样性的两个算法—BottomUp算法和TopDown算法.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均能实现面向多敏感属性的(l,m)-多样性模型,有效保护多敏感属性微数据的个体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数据 多敏感属性 关联攻击 (l m)-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发布中面向多敏感属性的隐私保护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善成 金华 鞠时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06-2211,2214,共7页
针对多敏感属性数据发布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在分析多维桶分组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了基于有损连接对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的思想,提出了一种(g,l)-分组方法,首先对多敏感属性根据各自的敏感度进行分组,然后将分组数作为多维桶的各个维的维... 针对多敏感属性数据发布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在分析多维桶分组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了基于有损连接对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的思想,提出了一种(g,l)-分组方法,首先对多敏感属性根据各自的敏感度进行分组,然后将分组数作为多维桶的各个维的维数。同时还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线性时间的分组算法:一般(g,l)-分组算法(GGLG)和最大敏感度优先算法(MSF)。实际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地减少隐私泄露,增强数据发布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发布 敏感 多敏感属性 有损连接 l-多样性 g-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最小选择度优先的多敏感属性个性化l-多样性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杨静 王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03-2610,共8页
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技术一直是数据挖掘与信息安全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仅限于单敏感属性的隐私保护技术,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包含多敏感属性的数据信息.同时,随着个性需求的不断提出,隐私保护中的个性化服务越... 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技术一直是数据挖掘与信息安全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仅限于单敏感属性的隐私保护技术,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包含多敏感属性的数据信息.同时,随着个性需求的不断提出,隐私保护中的个性化服务越来越受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扩展单敏感属性数据的隐私保护技术以及满足个性化服务的需求问题,研究了数据发布过程中面向多敏感属性的个性化隐私保护方法.在单敏感属性l-多样性原则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值域等级划分的个性化定制方案,定义了多敏感属性个性化l-多样性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选择度优先的多敏感属性个性化l-多样性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满足隐私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能有效地保护数据的隐私,减少信息的隐匿率,保证发布数据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多敏感属性 个性化 最小选择度优先 l-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叶子子树优先策略的多敏感属性保护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祁瑞丽 王可 +3 位作者 郭学涛 李金才 唐军军 刘国华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33-437,443,共6页
首先将多敏感属性隐私保护问题转化为多敏感属性L-多样性问题,然后给出了多敏感属性树构造方法及最大叶子子树优先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敏感属性保护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保护数... 首先将多敏感属性隐私保护问题转化为多敏感属性L-多样性问题,然后给出了多敏感属性树构造方法及最大叶子子树优先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敏感属性保护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保护数据隐私,减少信息泄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多敏感属性 最大叶子子树 L-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属性分类的多敏感属性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茜 李艳军 刘泓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77-180,186,共5页
针对多敏感属性数据中l-多样性问题及现有隐私保护方法可能导致过高隐匿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分类的多敏感属性隐私保护方法。根据各自敏感属性值的多样性及隐私重要性对属性进行分类,分别设置不同的多样性参数l并进行分组,使之满... 针对多敏感属性数据中l-多样性问题及现有隐私保护方法可能导致过高隐匿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分类的多敏感属性隐私保护方法。根据各自敏感属性值的多样性及隐私重要性对属性进行分类,分别设置不同的多样性参数l并进行分组,使之满足各自的多样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隐私数据,同时减少数据的隐匿率,提高共享数据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属性分类 多敏感属性 l-多样性 有损连接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长聚类的多敏感属性概率k-匿名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印浒 钟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60-2665,共6页
充分考虑记录之间的距离以及记录本身权重值对聚类种子选择的影响,建立聚类种子选取模型,以获得更好的聚类结果。提出基于改进变长聚类的多敏感属性概率k-匿名算法,以提高数据可用性;提出融合k-means与改进变长聚类算法的概率k-匿名算法... 充分考虑记录之间的距离以及记录本身权重值对聚类种子选择的影响,建立聚类种子选取模型,以获得更好的聚类结果。提出基于改进变长聚类的多敏感属性概率k-匿名算法,以提高数据可用性;提出融合k-means与改进变长聚类算法的概率k-匿名算法,采用多线程并行技术,在不降低信息损失度与匿名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处理大数据集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效率较高,其生成的匿名数据集具有较好的数据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发布 多敏感属性 概率κ-匿名 变长聚类 并行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敏感属性保护的p-覆盖k-匿名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一蕾 吴英杰 +1 位作者 孙岚 阮小温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7,共7页
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是近年来数据挖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匿名是隐私保护数据发布的一种常用技术.针对当前大部分匿名方法只考虑单敏感属性保护的不足,提出一个p-覆盖k-匿名模型,用于具有逻辑依赖关系的多敏感属性保护,并基于该模型设计出... 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是近年来数据挖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匿名是隐私保护数据发布的一种常用技术.针对当前大部分匿名方法只考虑单敏感属性保护的不足,提出一个p-覆盖k-匿名模型,用于具有逻辑依赖关系的多敏感属性保护,并基于该模型设计出一个支持多敏感属性保护的匿名算法kpCover.仿真实验表明,基于p-覆盖k-匿名模型的算法kpCover能有效解决多敏感属性的删除泄露问题,同时保证发布数据具有较高的数据质量.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数据发布 p-覆盖k-匿名 多敏感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多敏感属性匿名保护多线程并行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印浒 钟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4-1208,共5页
文章通过建立伪记录表,将新添加的记录与伪记录进行匹配,创造删除伪记录的机会,以达到减少匿名数据集中伪记录的目的,将记录桶进行分割,设计实现一种动态多敏感属性匿名保护的多线程并行算法c-m-inv。实验结果表明,算法c-m-inv高效、生... 文章通过建立伪记录表,将新添加的记录与伪记录进行匹配,创造删除伪记录的机会,以达到减少匿名数据集中伪记录的目的,将记录桶进行分割,设计实现一种动态多敏感属性匿名保护的多线程并行算法c-m-inv。实验结果表明,算法c-m-inv高效、生成的多敏感属性匿名数据集具有较高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匿名 多敏感属性 m-不变性 多线程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多敏感属性匿名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睿雪 彭长根 +2 位作者 刘波涛 丁红发 谢明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针对多数隐私保护算法不能较好平衡数据精度和数据隐私保护程度的问题,从数据集中准标识属性与敏感属性的关联关系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匿名算法。运用Aprior算法建立属性间的关联规则,利用互信息量度量其关联度,为准标识属性的... 针对多数隐私保护算法不能较好平衡数据精度和数据隐私保护程度的问题,从数据集中准标识属性与敏感属性的关联关系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匿名算法。运用Aprior算法建立属性间的关联规则,利用互信息量度量其关联度,为准标识属性的分级分类提供依据,同时设置泛化边界与权重,以避免产生较大的匿名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减少数据损失,实现数据效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多敏感属性 关联关系 泛化边界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敏感属性分级的(α_(ij),k,m)-匿名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秋月 葛丽娜 +1 位作者 耿博 王利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103,共7页
针对单敏感属性匿名化存在的局限性和关联攻击的危害问题,提出了基于贪心算法的(α_(ij),k,m)-匿名模型。首先,该(α_(ij),k,m)-匿名模型主要针对多敏感属性信息进行保护;然后,该模型为每个敏感属性的敏感值进行分级设置,有m个敏感属性... 针对单敏感属性匿名化存在的局限性和关联攻击的危害问题,提出了基于贪心算法的(α_(ij),k,m)-匿名模型。首先,该(α_(ij),k,m)-匿名模型主要针对多敏感属性信息进行保护;然后,该模型为每个敏感属性的敏感值进行分级设置,有m个敏感属性就有m个分级表;其次,并为每个级别设置一个特定的α_(ij);最后,设计了基于贪心策略的(α_(ij),k,m)匿名化算法,采取局部最优方法,实现该模型的思想,提高了对数据的隐私保护程度,并从信息损失、执行时间、等价类敏感性距离三个方面对4个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虽然执行时间稍长,但信息损失量小,对数据的隐私保护程度高,能够抵制关联攻击,保护多敏感属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属性 匿名化 关联攻击 多敏感属性 (αjj k m)-匿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聚类的多敏感属性数据发布算法
15
作者 钱榕 周娟 金鑫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3-468,共6页
为了提升发布后数据的安全性,解决其易受攻击造成敏感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了(l,x,w)多样性模型;该模型引入信息熵概念,通过约束等价组在敏感属性上的多样性及均匀性来实现对敏感属性的安全保护;同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多敏感属性数据发... 为了提升发布后数据的安全性,解决其易受攻击造成敏感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了(l,x,w)多样性模型;该模型引入信息熵概念,通过约束等价组在敏感属性上的多样性及均匀性来实现对敏感属性的安全保护;同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多敏感属性数据发布的基于信息熵的l多样性聚类(entropy based l-diversity clustering,EBLC)匿名算法,该算法基于聚类技术,依据非敏感属性对元组进行聚类,在同簇中依照其敏感属性生成满足(l,x,w)多样性的等价组,泛化所有等价组得到发布数据。对EBLC算法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运行效率,同时在敏感属性数目以及多样性改变情况下的信息损失以及发布后数据的抗攻击性均能得到较好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多样性 隐私保护 多敏感属性 聚类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签名和同态加密的多敏感属性数据重发布隐私保护方法
16
作者 李晟 李嘉泽楷 任昊 《现代电子技术》 2025年第12期72-76,共5页
为了确保数据共享、利用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提出一种基于群签名和同态加密的多敏感属性数据重发布隐私保护方法。在构建的基于群签名和同态加密的多敏感属性数据重发布隐私保护方案模型下,初始化阶段产生群公钥、群私钥后,由... 为了确保数据共享、利用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提出一种基于群签名和同态加密的多敏感属性数据重发布隐私保护方法。在构建的基于群签名和同态加密的多敏感属性数据重发布隐私保护方案模型下,初始化阶段产生群公钥、群私钥后,由可信第三方完成群私钥分片,并分发给群管理员,群管理员通过验证成员证书安全引入新成员,与可信第三方协作,通过同态加密算法生成群成员公、私钥后,群成员通过私钥完成签名,将其上传至数据发布平台。采用同态加密算法完成多敏感属性数据加密后,基于记录优先级等实现多维敏感属性数据发布,再由群管理员采用批验证方法来检验群签名的合法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抵御链接攻击、属性推断攻击和统一性攻击,隐私泄露比例低于5%;数据发布15次时,最大屏蔽隐藏记录量仅为12,可成功跟踪合法签名者身份,防止非法用户获得多敏感属性数据明文信息,隐私保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签名 同态加密 多敏感属性数据 重发布 隐私保护 优先级 批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数值敏感属性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腾腾 倪巍伟 +1 位作者 崇志宏 张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9-703,共5页
为避免多维数值敏感属性数据发布中的近似猜测攻击,基于分解思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发布方法(l-MNSA).首先通过按敏感属性值均匀间隔分组的方法,提出针对单维数值敏感属性的l-SNSA算法;然后提出最小距离的思想,通过将敏感属性统一化... 为避免多维数值敏感属性数据发布中的近似猜测攻击,基于分解思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发布方法(l-MNSA).首先通过按敏感属性值均匀间隔分组的方法,提出针对单维数值敏感属性的l-SNSA算法;然后提出最小距离的思想,通过将敏感属性统一化并按最小距离均匀间隔分组,提出适用于多维数值敏感属性的l-MNSA算法.与以往仅针对单敏感属性的发布算法相比,该算法同时能对多维敏感属性提供较好的保护.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MNSA算法发布的数据,其组内最小差异与l-SNSA算法针对各维属性分别发布的结果相比,平均降低10%左右,算法时间复杂度仍为O(nlgn).该算法可以较好地均衡发布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多敏感属性 数值型数据 数据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敏感属性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胜和 王佳俊 +1 位作者 刘腾腾 倪巍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0期136-141,共6页
在匿名数据发布中,当敏感属性为多维时,攻击者有可能能够获取一维或几维敏感属性信息,并且结合准标识符信息对其他敏感属性进行推理攻击。针对此问题提出(Dou-l)-匿名模型,更好地保护了敏感信息。基于多维桶和分解思想,提出(Dou-l)-匿... 在匿名数据发布中,当敏感属性为多维时,攻击者有可能能够获取一维或几维敏感属性信息,并且结合准标识符信息对其他敏感属性进行推理攻击。针对此问题提出(Dou-l)-匿名模型,更好地保护了敏感信息。基于多维桶和分解思想,提出(Dou-l)-匿名算法,使得即便攻击者掌握了部分敏感数据,仍然能较好地保护其他敏感属性数据的隐私安全性。实际数据实验证明,算法可以较好地均衡发布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多敏感属性 数据发布 背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桶分组技术改进算法对电子病历隐私信息研究
19
作者 张付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163,共8页
多维桶分组技术给出的三种算法在敏感属性数量增多时,发布数据隐匿率增大,且该算法对准标识符属性没有泛化处理,易遭受背景知识攻击。针对此问题,提出改进的最大桶优先算法。该算法依据敏感属性关联性来对敏感属性表进行划分,每个敏感... 多维桶分组技术给出的三种算法在敏感属性数量增多时,发布数据隐匿率增大,且该算法对准标识符属性没有泛化处理,易遭受背景知识攻击。针对此问题,提出改进的最大桶优先算法。该算法依据敏感属性关联性来对敏感属性表进行划分,每个敏感属性子表采用最大选择度优先的方法实现匿名化处理,并增加对准标识符属性泛化处理;增加对每个等价类中的复合敏感属性向量随机交换来抵御关联攻击。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在使得发布数据保持一定数据可用性基础上更好地保护用户的敏感属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背景知识攻击 多敏感属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用户侧信息隐私保护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晓利 张佳佳 王秀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94-99,共6页
在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用电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具有海量、高频、分散等特点,是时空、动态、关系等性质复杂的数据,而且数据之间存在关联性和相似性。因此,传统的隐私保护方法对电力数据保护会有较大的信息损... 在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用电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具有海量、高频、分散等特点,是时空、动态、关系等性质复杂的数据,而且数据之间存在关联性和相似性。因此,传统的隐私保护方法对电力数据保护会有较大的信息损失,时间损耗,基于数据分类处理的思想,提出支持多属性泛化的随机化的隐私保护方法对电力信息数据进行分级保护,将准标识符属性按照自底向上支持多属性泛化的算法处理,敏感属性进行随机化算法处理,生成保护后的新数据表。通过与广泛应用的MBF算法,GASCG算法进行实验比较得出结论,该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隐私保护的效率降低个人信息的损失并且数据的效用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类处理 K-匿名 泛化 随机扰动 多敏感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