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肾动静脉瘘伴肾动脉多支畸形病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于路平 赵卫红 +2 位作者 刘士军 李清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2-728,共7页
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早期诊断困难,栓塞后并发症严重。疾病可通过B超、增强CT或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可明确出血... 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早期诊断困难,栓塞后并发症严重。疾病可通过B超、增强CT或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可明确出血位置、除外肿瘤、清除凝血块造成的输尿管梗阻。本文报告1例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患者,以探讨先天性肾动静脉瘘伴肾动脉多支畸形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患者为36岁女性,入院前5 d无诱因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血块,血压90/70 mm Hg,血红蛋白60 g/L。泌尿系统CT提示右侧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近端输尿管及肾积水;膀胱高密度影,考虑出血可能性大。入院后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内大量陈旧性凝血块,右侧输尿管口喷血,输尿管镜检查见右侧输尿管及肾盂内陈旧性凝血块,未见肿瘤,输尿管黏膜未见出血点,肾盂可见喷血,清除输尿管内凝血块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后考虑右侧肾血管畸形所致出血可能,急诊行肾的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右侧肾动脉双支畸形,右肾中部见团状迂曲杂乱血管,选择性插管提示两支肾动脉二级和三级分支均存在破裂出血,考虑"肾动静脉瘘"。用微导管分别超选择造影置管至右肾病变供血动脉,以微弹簧栓子进行栓塞,栓塞后造影,示原迂曲杂乱血管消失,肾静脉提前显影征象消失。患者术后4 d血尿缓解,术后5 d贫血改善,并恢复良好出院,随访4个月未出现血尿症状,复查B超右肾积水消失,肾动态显像提示右肾功能正常。因此,肾动脉DSA是诊断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的金标准,DSA时有必要先行腹主动脉造影明确肾动脉数目,避免漏诊,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多支畸形 肾动静脉瘘 血尿 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肾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属供肾单支动脉与多支动脉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宣传 鲁继东 +4 位作者 戎瑞明 许明 唐群业 孙立安 朱同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临床疗效上有无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130例亲属肾移植受体病史资料,采用基本统计方法计算供体肾动脉、静脉变异的发生率,并对受体进行1~5年随访,采用2χ检验比较多支供肾动脉与... 目的探讨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临床疗效上有无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130例亲属肾移植受体病史资料,采用基本统计方法计算供体肾动脉、静脉变异的发生率,并对受体进行1~5年随访,采用2χ检验比较多支供肾动脉与单支供肾动脉疗效有无差异。结果供体术前CT血管成像检查(CT angiography,CTA)评估结果发现,32例供体出现副肾动脉,发生率为24.6%,其中双肾副肾动脉10例,发生率为7.7%;肾静脉多支15例,发生率为11.5%,且均为右肾。受体和供肾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94.3%和91.5%。单支动脉供肾与多支动脉供肾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且对供体和受体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肾移植 CT血管成像检查 多支肾动脉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