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犬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宾建平 Robert A.Pelberg +3 位作者 刘伊丽 查道刚 Soroosh Firoozan Sanjiv Kaul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与临床冠心病极为相似的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犬动物模型。方法成年犬19只,在左前降支(LAD) 和左回旋支(LCX)近端安放缩窄器,二维超声评价室壁增厚率(%WT),放射性微球定量分析心肌血流量(MBF)。结果 ... 目的建立与临床冠心病极为相似的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犬动物模型。方法成年犬19只,在左前降支(LAD) 和左回旋支(LCX)近端安放缩窄器,二维超声评价室壁增厚率(%WT),放射性微球定量分析心肌血流量(MBF)。结果 术后第 7天 26个(52%)心肌节段表现为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LAD和 LCX供血区的平均%WT低于术前 (P<0.05);但LAD和LCX供血区的MBF在术后第21天才降低(P<0.05)。术后第42天有36个(72%)心肌节段表现为 RWMA,LAD和LCX供血区的平均%WT亦均低于术前(P<0.05),但仅LCX供血区的MBF保持低下(P<0.05)。结论 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犬模型可产生明显的节段性左室收缩功能低下,适宜于慢性可逆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增厚率 心肌血流量 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造影联合腹主动脉造影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翔 刘亚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脑血管狭窄和周围血管狭窄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 060例在我科同期行脑血管造影和腹主动脉造影患者的检查结果,并记录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参数,分析脑血管狭窄和周围血管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脑血管狭窄和周围血管狭窄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 060例在我科同期行脑血管造影和腹主动脉造影患者的检查结果,并记录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参数,分析脑血管狭窄和周围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探索发生多支动脉狭窄和动脉溃疡性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周围血管狭窄与脑血管狭窄有关(r=0.236,P<0.01),且与脑血管狭窄的程度(r=0.228,P<0.01)和数量(r=0.231,P<0.01)呈正相关关系;年龄(OR=1.059,95%CI:1.015~1.117,P<0.05)、吸烟(OR=3.423,95%CI:1.524~7.780,P<0.01)及糖尿病(OR=3.651,95%CI:1.536~8.425,P<0.01)是多支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未发现动脉溃疡性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往往合并有周围血管狭窄,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造影同时联合腹主动脉造影具有重要意义;年龄、吸烟和糖尿病是多支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造影 腹主动脉造影 多支动脉狭窄 溃疡性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