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的多换流器并联直流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学深 朱琳 +5 位作者 郭力 李霞林 王智 李鹏飞 卢浩 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9-1401,共13页
针对“状态变量多、阶数高”给多换流器并联直流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带来的困难,提出计及多换流器动态交互的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简化大扰动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设计复杂度。首先,对每台换流器下垂双环控制中的所有状态变量做等效变换,... 针对“状态变量多、阶数高”给多换流器并联直流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带来的困难,提出计及多换流器动态交互的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简化大扰动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设计复杂度。首先,对每台换流器下垂双环控制中的所有状态变量做等效变换,建立直流系统的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其次,基于等值单机的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刻画出最大估计吸引域,分析系统控制参数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小扰动稳定、大扰动失稳”问题;然后,提出基于等值单机的直流系统控制参数整定方法,通过等值单机设计推导系统中每台换流器的控制参数,降低了直流系统控制参数设计的难度,最后,RT-BOX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及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换流器并联直流系统 暂态稳定性分析 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 最大估计吸引域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直流变换器网络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时延补偿滑模控制器设计
2
作者 王艳敏 袁世博 +1 位作者 张伟琦 杨铭洋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8,共17页
并联直流变换器的网络控制系统(NCS)受到信号传输时延的影响时会损失理想的输出性能。针对典型的并联Buck变换器,设计离散域内的滑模控制器(SMC)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从而保证变换器的均流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时延对变换... 并联直流变换器的网络控制系统(NCS)受到信号传输时延的影响时会损失理想的输出性能。针对典型的并联Buck变换器,设计离散域内的滑模控制器(SMC)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从而保证变换器的均流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时延对变换器NCS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得到长/短时延对变换器NCS的实际影响特性。为进一步解决长时延对变换器NCS传输信号的损害问题,基于多步预估法对所设计的SMC控制器进行改进,对系统控制信号进行超前预测并建立缓冲区,从而有效预估与补偿NCS所丢失时延信号进而保证并联Buck变换器的输出性能,同时利用预估误差分析给出改进系统的稳定条件。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在0.6 ms时延情况,最大误差和上升时间分别减少37.4%、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直流变换器 网络控制系统 多步预估法 传输时延 时延补偿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电流控制策略及其应用
3
作者 卢东斌 俞翔 +3 位作者 黄志岭 李海英 卢宇 吕彦北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7-207,共11页
现有高压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时,其整流侧和逆变侧的换流器会协调配合,通过换流器移相、投旁通对、闭锁等控制方法来抑制故障电流。根据不同的故障位置,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以及时序配合,形成不同的闭锁方式,包括极X闭锁、极Y闭锁、... 现有高压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时,其整流侧和逆变侧的换流器会协调配合,通过换流器移相、投旁通对、闭锁等控制方法来抑制故障电流。根据不同的故障位置,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以及时序配合,形成不同的闭锁方式,包括极X闭锁、极Y闭锁、极Z闭锁、换流器X闭锁和换流器Y闭锁等。进一步,通过跳交流开关、分极中性线开关、合旁通开关来隔离故障。然而,现有换流器故障时的控制方式仅考虑处理故障,并未考虑对交流系统的冲击,在弱交流系统会产生严重过电压,在部分接地故障下,也并不能有效抑制故障电流。文中提出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故障控制方法,故障时通过控制故障两端的换流器直流电流相等来有效抑制故障电流。同时,换流器继续消耗无功功率,与交流滤波器切除进行配合,有效抑制了交流过电压。最后,针对极区、双极区和直流线路的故障分别介绍其故障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闭锁 过电压 故障电流 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章浅诺 张哲任 +1 位作者 金砚秋 徐政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随着海上风电的超大规模开发,亟须提高输电廊道的利用率,实现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构建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网架结构和电压等级、主接线方式、换流器拓扑以及陆上汇... 随着海上风电的超大规模开发,亟须提高输电廊道的利用率,实现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构建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网架结构和电压等级、主接线方式、换流器拓扑以及陆上汇集站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包括系统平波电抗器配置、直流耗能装置配置和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在PSCAD/EMTDC时域仿真软件中搭建了±500 kV/10000 MW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交直流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及其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 直流送出系统 直流故障处理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少华 王秀丽 +2 位作者 张爱玲 彭忠 荆雪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32-137,共6页
随着中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在直流工程分期建设和融冰方式运行方面,并联换流器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详细分析了并联结构的四端直流输电系统特点,提出了整流站定直流电流控制、逆变站定直流电压控制且附加直流电流平衡控... 随着中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在直流工程分期建设和融冰方式运行方面,并联换流器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详细分析了并联结构的四端直流输电系统特点,提出了整流站定直流电流控制、逆变站定直流电压控制且附加直流电流平衡控制功能的多端直流系统协调配合方式。该方式不仅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双并联直流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简化了多端直流系统控制策略的设计,而且可以实现并联换流器间功率的灵活分配。由于换流器的并联和解并联是系统运行的关键技术,文中提出了详细的第二换流器解锁及第一换流器闭锁控制策略,并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四端并联直流系统的详细控制策略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换流器 直流电流平衡控制 高压直流 换流器解锁/闭锁控制 对偶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换流器并联特高压直流系统控制策略及仿真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林 王永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0-86,共7页
并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多端直流系统的一种特殊方式,并联扩建方案经济性好、运行灵活方便。利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建立了±800kV双换流器并联、10GW双极直流输电仿真模型。直流控制保护模型采用所开发的直流输电控制保护样机,与... 并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多端直流系统的一种特殊方式,并联扩建方案经济性好、运行灵活方便。利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建立了±800kV双换流器并联、10GW双极直流输电仿真模型。直流控制保护模型采用所开发的直流输电控制保护样机,与RTDS构成实时闭环仿真试验环境。控制策略采用电流裕度控制,整流侧两个换流器均定电流,逆变侧一个换流器定电压,另一个换流器定电流。控制系统架构按双极/极控制层,换流器层控制进行设置。换流器层控制实现两个换流器的触发控制,双极/极控制层产生电流和电压参考值指令,经分配后,发送至换流器层控制。利用该仿真系统对双换流器并联的直流输电系统启停、稳态运行工况、换流器在线投退、功率分配策略等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和开发的控制保护样机可以满足双换流器并联的高压直流输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多换流器并联 实时数字仿真 控制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全直流风电系统电压稳定控制
7
作者 马智 蔺红 樊艳芳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4-541,共8页
为保证全直流风电系统安全并网运行,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至关重要。全直流风电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时,PI参数较多且整定繁琐复杂,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动态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控制精度不够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 为保证全直流风电系统安全并网运行,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至关重要。全直流风电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时,PI参数较多且整定繁琐复杂,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动态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控制精度不够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原理对系统换流器桥臂晶体管开关状态进行控制的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机侧整流器及并网逆变器的电流预测模型,以换流器输出电流为控制变量构造代价函数,以代价函数为优化目标,为避免计算时延导致的控制延时,引入延时补偿提高控制准确度,并引入权重系数实现多目标优化,通过遍历计算产生最优开关组合信号触发换流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全直流风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对所提策略与传统PI控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有效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静态性能及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风电系统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电压稳定控制 换流器 风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吸收与并联电容换相换流器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志文 雷诗婕 +1 位作者 翟承达 易梅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84-691,共8页
为改善高压直流输电(HVDC)换相特性及调节无功分布,提出一种HVDC系统吸收与并联电容换相换流器(ASCCC)。首先给出其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以及系统改善换相特性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构建等效电路,研究并联电容分流特性,以及对比研究传统和... 为改善高压直流输电(HVDC)换相特性及调节无功分布,提出一种HVDC系统吸收与并联电容换相换流器(ASCCC)。首先给出其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以及系统改善换相特性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构建等效电路,研究并联电容分流特性,以及对比研究传统和新型换相换流器的无功特性,推导出其无功计算方法;最后以某±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搭建基于ASCCC的逆变站的Matlab仿真模型,同时进行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ASCCC不仅具有减少逆变器换相失败的优点,而且能够优化换流变压器乃至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吸收与并联电容换相换流器 换相失败 无功功率 换流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规模新能源架空线路送出的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9
作者 肖晃庆 朱琼海 +3 位作者 黄莹 张利东 周保荣 李岩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53,共14页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通过远距离架空线路送出场景,提出了一种具备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阻断直流故障、主动支撑电网等功能的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为两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中,送端换流站采用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储能型...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通过远距离架空线路送出场景,提出了一种具备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阻断直流故障、主动支撑电网等功能的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为两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中,送端换流站采用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受端换流站为半桥子模块MMC,接地极线上加装有二极管阀以阻断受端MMC的直流故障电流。分析了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储能型MMC双极短路故障电流的发展机理,给出了主动功率支撑与直流故障穿越的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所提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的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实现大规模波动电能的平滑输送,且在功率传输过程中可以提供有效的主动功率支撑以及自主清除直流短路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储能系统 故障穿越 故障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器并联运行的直流配电系统振荡分析
10
作者 刘磊 彭克 +2 位作者 王琳 姚广增 李喜东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期154-160,共7页
目前直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大多采用单一换流器建模研究,而当直流配电系统采用多换流器并联运行模式时容易发生交互耦合现象,导致系统出现振荡,甚至引发失稳。因此,找出多换流器并联时的失稳机理以及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至关重要。... 目前直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大多采用单一换流器建模研究,而当直流配电系统采用多换流器并联运行模式时容易发生交互耦合现象,导致系统出现振荡,甚至引发失稳。因此,找出多换流器并联时的失稳机理以及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至关重要。首先推导了基于P-Udc下垂控制的换流器并联系统模型,建立了两换流器并联系统的简化电路,并以其中一个换流器为激励源,将系统等效为RLC谐振电路并求得振荡频率的解析表达式,准确诠释了多换流器并联时的振荡机理;然后由频域分析所得的奈奎斯特图与时域仿真曲线也可以得到多换流器系统较单一换流器系统更容易出现低频振荡的结论,并且仿真所得的振荡频率与解析表达式所求的结果一致。此外,下垂系数以及交流线路电感等参数的变化均会对系统的振荡稳定性产生影响,并有一定的规律,当下垂系数增加或交流线路电感减小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电压振荡 并联换流器 动态交互 稳定性 机理分析 下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磁储能装置提高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岚 丁安敏 +3 位作者 田洪英 张彦 张奎同 马文忠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62,共13页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的换流器具有恒功率负载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在直流配电系统中加入超导磁储能SMES(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装置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推导了柔...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的换流器具有恒功率负载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在直流配电系统中加入超导磁储能SMES(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装置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推导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反馈控制模型,采用频域分析法研究了换流器恒功率负载特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数学模型和频域分析,指出SMES装置能够为电网提供正阻尼,增大了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在剪切频率处的相位裕度,从而改善了系统稳定性。为防止超导磁体两端电压过高,SMES装置与直流配电网连接的DC/DC换流器需具备一定的电压调节性能,因此研究了采用模块化多电平DC/DC换流器DC-MMC(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的SMES装置,通过调节子模块个数灵活设置换流器电压变比,在实现换流器能量双向流动的同时控制超导磁体两端电压,以保护储能装置。最后通过时域仿真波形验证了采用DC-MMC的SMES装置在提高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超导磁储能 小信号稳定性 反馈控制模型 模块化多电平DC/DC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并联系统的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徐梅梅 李兴源 +2 位作者 白加林 贺洋 刘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0,26,共6页
随着中国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发展,迫切需要研究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简单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并联交流系统强度指标以及负荷裕度曲线和电压稳定临界曲线。然后以两区域四机交直流混合系统为例,根据... 随着中国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发展,迫切需要研究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简单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并联交流系统强度指标以及负荷裕度曲线和电压稳定临界曲线。然后以两区域四机交直流混合系统为例,根据负荷导纳模型算法准确求取节点的功率裕度,采用上述2种曲线分析方法详细讨论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和受端系统等值阻抗对逆变站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直流系统稳态控制方式下换流母线的负荷裕度,研究结果表明受端为弱交流系统时,采用整流侧定电流—逆变侧定电压的控制方式将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交流系统强度 受端系统等值阻抗 直流系统控制方式 负荷裕度 电压稳定性 直流并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场经VSC-HVDC交直流并联系统并网的运行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13
作者 吕敬 施刚 +2 位作者 蔡旭 饶宏 黎小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9-646,共8页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的直流系统存在与交流线路并联运行的情况。交直流系统之间相互切换的运行工况复杂,且切换过程存在切换依据难以确定、切换冲击大以及通信延时等问题。为...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的直流系统存在与交流线路并联运行的情况。交直流系统之间相互切换的运行工况复杂,且切换过程存在切换依据难以确定、切换冲击大以及通信延时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分析VSC-HVDC工作原理、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大型风电场经VSC-HVDC交直流并联系统并网的运行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不改变换流站控制方式的情况下,可实现交直流并联系统运行方式的无缝切换。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对交直流并联系统稳态运行及动态切换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实现交直流并联系统有功功率的精确分配和运行方式的无缝切换,算法简单,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并联 运行控制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产生原因及其检测与抑制方法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良亮 肖岚 +1 位作者 龚春英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61,共6页
对于无输出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各模块输出电压直流分量不一致会在模块问产生较大的直流环流。该文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压产生直流分量的原因,介绍了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检测和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基准正弦波直流分量的高... 对于无输出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各模块输出电压直流分量不一致会在模块问产生较大的直流环流。该文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压产生直流分量的原因,介绍了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检测和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基准正弦波直流分量的高精度数字调节,相应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直流分量以抑制直流环流。在由两台3kVA逆变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证明,该文介绍的直流环流检测与抑制方法对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并联系统 直流环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换流器直流输电中换流器区故障分析及处理策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训炜 王俊生 +3 位作者 李林 蒲莹 尹健 张建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01-106,133,共7页
并联换流器直流输电是实现超大容量输送电能的方式之一,其要求单换流器内故障不影响到非故障换流器的正常运行。在详细分析并联换流器直流输电整流站和逆变站单个换流器区各种位置接地等故障的故障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动作后请求整流... 并联换流器直流输电是实现超大容量输送电能的方式之一,其要求单换流器内故障不影响到非故障换流器的正常运行。在详细分析并联换流器直流输电整流站和逆变站单个换流器区各种位置接地等故障的故障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动作后请求整流站换流器移相的处理策略,在有效隔离故障换流器的基础上,保持并联的非故障换流器继续运行;另外作为整流站因故无法完成换流器移相的后备,建议调整直流线路低电压保护动作延时定值为50ms。逆变站交流系统故障时,存在双换流器均发生换相失败、分担故障电流的情况,换流器过流小于直流系统参数相近的常规并联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同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并联换流器 换流器区故障 策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换流器并联的交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克 张聪 +2 位作者 陈羽 徐丙垠 赵艳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9-134,共6页
针对多换流器并联的交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虚拟主从策略的潮流计算方法。将多换流器并联的直流母线视为平衡节点,利用该节点上的功率平衡方程以及Udc=f(P)下垂特性方程,将首编号换流器定义为虚拟主换流器,推导得到其... 针对多换流器并联的交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虚拟主从策略的潮流计算方法。将多换流器并联的直流母线视为平衡节点,利用该节点上的功率平衡方程以及Udc=f(P)下垂特性方程,将首编号换流器定义为虚拟主换流器,推导得到其功率与其他换流器下垂特性曲线的关系式,实现该换流器功率与母线直流电压的求解;将其他换流器定位为虚拟从换流器,按照P=f(Udc)下垂曲线进行功率更新,解决了多换流器同时控制平衡节点电压的潮流计算难题。通过算例测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换流器并联 虚拟主从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系统的换流器动态相量模型 被引量:49
17
作者 王钢 李志铿 +2 位作者 李海锋 黎小林 傅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4,共6页
建立准确而有效的换流器数学模型是研究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动态特性的关键问题。分析在交流系统不对称情况下,换流阀导通时刻偏移和三相换相角不平衡的HVDC换流器动态特性。由此,提出基于序分量的适用于各种运行工况及故障的改进换流... 建立准确而有效的换流器数学模型是研究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动态特性的关键问题。分析在交流系统不对称情况下,换流阀导通时刻偏移和三相换相角不平衡的HVDC换流器动态特性。由此,提出基于序分量的适用于各种运行工况及故障的改进换流器动态相量模型,该模型突破了传统换流器动态相量模型的应用局限性。将其应用于贵广Ⅱ回HVDC系统详细模型和CIGRE HVDC系统标准模型的交直流系统动态特性的全面仿真计算,与应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得到的仿真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混联系统 动态特性 换流器 动态相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系统暂态仿真中换流器的换相过程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吴红斌 丁明 刘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1-14,共4页
交流系统故障引发换流器的换相失败是直流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在暂态稳定仿真中如何模拟这一过程始终是个难点。文章详细分析了直流系统中整流器、逆变器在换相电压不对称条件下的具体差异,通过对换流器的换相角和实际熄弧角的计算,构造... 交流系统故障引发换流器的换相失败是直流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在暂态稳定仿真中如何模拟这一过程始终是个难点。文章详细分析了直流系统中整流器、逆变器在换相电压不对称条件下的具体差异,通过对换流器的换相角和实际熄弧角的计算,构造了判别换流器换相失败和3-4运行的详细流程,并结合修改后的EPRI-36节点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直流系统 暂态仿真 换流器 换相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换流器接地方式对直流配电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鲁国正 高亮 梁智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5-80,共6页
针对低压直流(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LVDC)配电系统分析比较了电压源换流器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别在换流器电容中点直接接地和高阻接地方式下,对换流器交流出口处不对称故障特性和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 针对低压直流(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LVDC)配电系统分析比较了电压源换流器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别在换流器电容中点直接接地和高阻接地方式下,对换流器交流出口处不对称故障特性和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LVDC电磁暂态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对比系统不同工况下的暂态性能可知,电压源换流器电容中点高阻接地方式优于直接接地方式。高阻接地的方式对限制故障电流更为有利,同时也有利于直流配电系统故障消除后的快速恢复,这为未来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方案的配置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直流配电系统 故障特征 接地方式 换流器交流出口 直流母线 零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广交直流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控制 被引量:34
20
作者 荆勇 李立浧 任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了天广交直流系统并联运行的系统稳定性 ,介绍了天广直流系统的稳定控制功能以及天广交直流系统并联运行的紧急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天广交直流系统并联运行具有较大的输电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将直流系统自身的稳定控制功能和辅助的... 研究了天广交直流系统并联运行的系统稳定性 ,介绍了天广直流系统的稳定控制功能以及天广交直流系统并联运行的紧急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天广交直流系统并联运行具有较大的输电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将直流系统自身的稳定控制功能和辅助的交流系统安全稳定装置适当地结合起来使用 ,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小系统单一元件或多元件故障对系统的冲击 ,改善交直流并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并联运行 紧急控制 稳定控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