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信息集结的灰色动态多指标评价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山松 谭清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41-44,共4页
文章针对传统动态多指标决策模型未能充分挖掘决策数据蕴含的有效信息问题,建立了三维评价信息的表征方法,提出了基于"新信息优先"原则和决策数据"波动"特征的时点权重确定方法,采用三维信息动态集结技术,构建了集结三维信息集结的... 文章针对传统动态多指标决策模型未能充分挖掘决策数据蕴含的有效信息问题,建立了三维评价信息的表征方法,提出了基于"新信息优先"原则和决策数据"波动"特征的时点权重确定方法,采用三维信息动态集结技术,构建了集结三维信息集结的灰色动态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区域交通运输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通过应用检验模型的有效性,这种方法充分挖掘了决策数据蕴含的有效信息,能够体现被评价对象的内在属性,为开展动态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信息集结 灰色动态多指标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种多指标评价方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2
作者 化君益 范希营 +3 位作者 郭永环 张鑫然 丁文杰 王志江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真空泵壳的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叶轮吸入和压出液体。对于真空泵后壳而言,体积收缩较大且存在翘曲变形,影响泵壳的封闭性。结合该问题,以翘曲变形量与体积收缩率为优化指标。设计7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 真空泵壳的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叶轮吸入和压出液体。对于真空泵后壳而言,体积收缩较大且存在翘曲变形,影响泵壳的封闭性。结合该问题,以翘曲变形量与体积收缩率为优化指标。设计7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初步得到单指标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极差分析的优方案仅针对单指标,因此,引入3种不同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将灰色关联评价、熵权-TOPSIS、CRITIC-TOPSIS 3种评分方法的优方案进行对比。最后,得出最佳多目标评分方法为CRITIC-TOPSIS及对应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优化后,塑件的翘曲变形量为0.8664 mm,体积收缩率为8.233%,与初始值相比,降低了46.78%和2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泵后壳 注塑成型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多指标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雷达辐射源信号多目标特征评价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段美军 金炜东 杨志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912-2914,2947,共4页
从复杂度、可分性和正确识别率对噪声的灵敏性三个方面建立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运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获取各指标的权重,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法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实现对信号特征... 从复杂度、可分性和正确识别率对噪声的灵敏性三个方面建立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运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获取各指标的权重,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法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实现对信号特征综合评价的一般模型。通过实验仿真分析,此模型兼顾客观实际和主观偏好,可以较为全面和准确地评价信号特征的性能,从而为弥补传统五参数的不足添加新的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 多指标评价模型 欧氏贴近度 雷达辐射源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评价方法在注塑成型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文博 刘泓滨 +2 位作者 车应田 火寿平 周绍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1,共5页
以电动车头罩成型过程中的翘曲量、收缩率、缩痕指数为评价指标,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功效系数法、灰色综合法以及TOPSIS法4种多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各方法对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建立多指标评价方法对比分析模型,以各方法最... 以电动车头罩成型过程中的翘曲量、收缩率、缩痕指数为评价指标,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功效系数法、灰色综合法以及TOPSIS法4种多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各方法对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建立多指标评价方法对比分析模型,以各方法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下翘曲量、收缩率和缩痕指数、成型周期和各方法原始数据计算量为对比分析指标,得到加权综合评价法和TOPSIS法具有相同的质量指标,翘曲量、收缩率和缩痕指数分别为1. 831 mm、7. 366%、4. 593%,成型周期均为11 s。通过分析这2种方法的计算量,最后确定加权综合评价法为最佳多指标评价方法,并根据极差分析表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此方法在保证制品质量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技术人员的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头罩 多指标评价模型 对比分析模型 加权综合评价 最佳工艺参数 注塑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的广东省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动态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窦世卿 张楠 +3 位作者 靖娟利 徐勇 张寒博 侯清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12223-12232,共10页
探究广东省2009—2019年的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可为广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vigour-organization-resilience,VOR)模型耦合生态服务系统价值并采用最小二乘... 探究广东省2009—2019年的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可为广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vigour-organization-resilience,VOR)模型耦合生态服务系统价值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优化组合赋权方法构建新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对广东省2009—2019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广东省近11年来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处于二级亚健康及以下水平,呈现北部内陆地区优于南部沿海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②广东省近11年来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变化主要在二级和三级之间相互转化,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二级的区域面积占比呈现起伏状态。处于二级亚健康水平的区域面积占比在2015年、2016年和2018年高达50%以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好;而2009—2011年以及2019年处于二级亚健康水平的区域面积占比不到30%,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变差的趋势。③广东省在2009—2019年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处于改善的区域面积比退化的区域高4.79%,但2014—2019年间相较于2009—2014年间生态系统健康等级退化的区域面积占比上升23.05%,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2014—2019年间出现明显恶化,呈现由二级亚健康水平向三级一般健康水平转化趋势。研究结果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分析了2009—2019年广东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根据南北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差异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对推动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评价模型 最小二乘法 生态系统健康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建设工程项目效益评价实证研究——以甘南州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为例
6
作者 李新文 陈耀 +1 位作者 陈强强 景喆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3-199,共7页
运用草原建设工程项目效益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为例,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草原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后,项目区的生态效益、经... 运用草原建设工程项目效益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为例,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草原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后,项目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6.135%、5.433%和14.042%。项目区的景观效益维持在0.110水平不变,而环境效益则从0.105下降到0.103,下降了1.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建设工程项目 效益评价 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甘南藏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