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综合加权法优化固态发酵菜粕品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汪钰 刘宽博 +4 位作者 李爱科 施晶晶 何贝贝 郭双双 王永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47,共6页
试验旨在优化固态发酵菜粕工艺,为固态发酵菜粕开发提供参考。以粗蛋白(CP)、酸溶蛋白、异硫氰酸酯(ITC)、噁唑烷硫酮(OZT)及真菌毒素水平作为筛选标准,以多指标综合加权法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评定,得出最佳发酵组合后进行正交验证试验。... 试验旨在优化固态发酵菜粕工艺,为固态发酵菜粕开发提供参考。以粗蛋白(CP)、酸溶蛋白、异硫氰酸酯(ITC)、噁唑烷硫酮(OZT)及真菌毒素水平作为筛选标准,以多指标综合加权法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评定,得出最佳发酵组合后进行正交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以增香曲霉:酿酒酵母(SC17-1):枯草芽孢杆菌(BS15-3)配比为3:4:2,发酵时间为4 d时,菜粕发酵效果最佳,发酵后菜粕的CP增加率为8.22%(P<0.05)、酸溶蛋白增加率为102.54%(P<0.05)、ITC降解率为68.77%(P<0.05)、OZT降解率为56.94%(P<0.05)、玉米赤霉烯酮(ZEN)水平降低46.33%(P<0.05)、黄曲霉毒素B1(AFB1)水平降低65.22%(P<0.05)。固态发酵可有效提升菜粕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粕 固态发酵 多指标综合加权法 真菌毒素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酒萸肉蒸制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鞠成国 高陆 +3 位作者 姜文月 王雪纯 张强 王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87-2390,共4页
目的:研究酒萸肉蒸制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为考查因素,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 目的:研究酒萸肉蒸制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为考查因素,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酒萸肉的最佳蒸制工艺为每100 kg净山萸肉加黄酒20 kg,拌匀,闷润1 h,蒸制8 h,60℃烘6 h至干燥。结论:该蒸制工艺简单、稳定,可为酒萸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萸肉 蒸制工艺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清胃散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欢欢 张倩 +6 位作者 徐婷婷 王颖卓 王珏 赵林钢 姚毅 张先林 刘史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0-456,共7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经典名方清胃散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煎煮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出膏率及主要成分异阿魏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经典名方清胃散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煎煮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出膏率及主要成分异阿魏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指标相关性权重法(CRITIC)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正交试验计算综合评分,优化清胃散的煎煮工艺。结果确定清胃散的煎煮工艺为:取处方量饮片粗粉共24 g至锅中,加12倍水量,浸泡30 min,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60 min,煎煮两次,浓缩至200 mL,过滤即得。优化煎煮方法后的清胃散出膏率大于39.99%,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0.964,主要成分阿魏酸、异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61%、0.535%、0.060%、0.261%、0.054%。结论特征图谱能较好表现清胃散全方及主要指标成分的信息,经考察后优化的煎煮工艺能更好地反映清胃散的综合煎煮质量,便于医疗机构煎煮操作,为清胃散标准汤剂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其后续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胃散 提取工艺 AHP结合CRITIC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