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抗菌素发酵培养基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洋 胡永红 +2 位作者 杨文革 曹峥 张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以多抗菌素生产菌Streptomyces aureochromogenes NJYHWG66382为试验菌株,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模型,得到最优产多抗菌素的培养基:蔗糖17.42 g/L,酵母膏18.... 以多抗菌素生产菌Streptomyces aureochromogenes NJYHWG66382为试验菌株,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模型,得到最优产多抗菌素的培养基:蔗糖17.42 g/L,酵母膏18.72 g/L,KH2PO40.69 g/L,Fe SO40.2 g/L,Ca CO30.3 g/L。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多抗菌素的效价可达2 300μg/m L,比优化前提高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抗菌素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法 条件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检测法测定多抗菌素发酵液生物效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永红 杨洋 +2 位作者 张棋 王济奎 杨文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6-307,共2页
以多抗菌素生产菌(Streptomyces aureochromogenes NJYHWG66382)为试验菌株,水稻纹枯菌为指示菌株,用管碟法测量不同浓度多抗菌素标准品抑菌圈大小,多抗菌素标准品在质量浓度为200~2 400μg/m L范围内线性拟合度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以多抗菌素生产菌(Streptomyces aureochromogenes NJYHWG66382)为试验菌株,水稻纹枯菌为指示菌株,用管碟法测量不同浓度多抗菌素标准品抑菌圈大小,多抗菌素标准品在质量浓度为200~2 400μg/m L范围内线性拟合度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38.23x-2 058.46,r2=0.998 4。确定牛津杯最适装液量为200μL,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1%,稳定性良好。该法能快速检测多抗菌素效价且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回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抗菌素 管碟法 精密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抗菌素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刚 胡永红 +5 位作者 杨洋 顾鹏飞 杨文革 王春晓 丁志雯 曹峥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179-1182,1223,共5页
通过测定菌丝体干重、多抗菌素含量和底物浓度,研究链霉菌NJYHWG66382发酵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这3个动力学模型能较好的解释发酵试验结果,选择Logistic模型来描述链霉菌生长曲线,利用Leudeking-Piret方程描述多抗菌素合成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测定菌丝体干重、多抗菌素含量和底物浓度,研究链霉菌NJYHWG66382发酵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这3个动力学模型能较好的解释发酵试验结果,选择Logistic模型来描述链霉菌生长曲线,利用Leudeking-Piret方程描述多抗菌素合成的动力学过程,发现该链霉菌生产多抗菌素的发酵类型属于部分生长偶联型;最后使用Leudeking-Piret-Like方程描述底物消耗的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抗菌素 发酵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分离工程》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昊 胡永红 +3 位作者 吕浩 米利 贾红华 吴菁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5-332,共8页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学科领域的核心课程,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难以开展生物分离工程综合性专业实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有利于破解时空障碍,推进生物技术领域工程教育的改革。该文着重介绍了工...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学科领域的核心课程,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难以开展生物分离工程综合性专业实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有利于破解时空障碍,推进生物技术领域工程教育的改革。该文着重介绍了工业尺度的生物分离工程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建设思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意识,以培养利用专业知识解决生物分离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验教学目标,以典型生物农药多抗菌素的规模化分离提取为实验任务导向,实验内容涵盖分离技术、分离设备与过程控制。教学实践表明:生物分离工程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具有极高的教学效率,实现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融合,改变了灌输式的实验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生物分离工程 实验教学 多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