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圆环病毒2型多抗原表位串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反应原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蒋伟 袁远华 +2 位作者 廖晓鸿 苏丹萍 贺东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7-669,共3页
为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多个抗原表位串联,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本研究人工合成PCV2多抗原表位串联的编码序列并与pET32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其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多抗原表位串联基因在... 为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多个抗原表位串联,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本研究人工合成PCV2多抗原表位串联的编码序列并与pET32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其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多抗原表位串联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7 ku。将包涵体溶解并经Ni-His柱纯化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显示,该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多抗原表位 原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抗原表位的嵌合SARS-CoV基因疫苗的构建和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晓华 童德妍 +1 位作者 徐焕宾 熊思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研制基于表位的SARS- CoV基因疫苗 ,为传统灭活或减毒疫苗提供有益的配伍选择。方法 通过网络数据库结合生物软件分析的方法 ,确定可能在SARS- CoV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具较好抗原性参数的结构区域作为候选抗原表位 ,以密码子... 目的 研制基于表位的SARS- CoV基因疫苗 ,为传统灭活或减毒疫苗提供有益的配伍选择。方法 通过网络数据库结合生物软件分析的方法 ,确定可能在SARS- CoV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具较好抗原性参数的结构区域作为候选抗原表位 ,以密码子优化的方法提高表位串联蛋白的真核表达效率 ,构建了含多抗原表位的嵌合SARS- CoV基因疫苗。结果 多表位串联基因接入真核表达载体后 ,可在真核细胞内高效表达。多表位嵌合SARS -CoV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 ,可诱导融合蛋白特异的体液免疫反应。结论 该基于多抗原表位的嵌合SARS- CoV基因疫苗可以诱导抗体应答 ,为该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多抗原表位 基因疫苗 免疫原性研究 嵌合 真核达载体 体液免疫反应 网络数据库 配伍选择 减毒疫苗 软件分析 感染过程 达效率 高效 免疫小鼠 融合蛋白 抗体应答 结构区 抗原 密码子 细胞内 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型FMD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柱花草的研究
3
作者 肖旭倩 胡正龙 +3 位作者 沈文涛 言普 王冬梅 周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65-1570,共6页
【目的】获得含有A/O型FMD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4种不同组合的转基因柱花草植株。【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和Sac I双酶切4个中间载体和质粒pBI121,回收连接后获得4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xsB/xs T/xsBT/xsBTT)及相应农杆菌工程菌株... 【目的】获得含有A/O型FMD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4种不同组合的转基因柱花草植株。【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和Sac I双酶切4个中间载体和质粒pBI121,回收连接后获得4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xsB/xs T/xsBT/xsBTT)及相应农杆菌工程菌株,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Ⅱ)子叶叶盘。采用卡那霉素筛选,特异引物和转基因检测引物进行PCR及RT-PCR检测不同组合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获得36株抗性转化株,经PCR检测有16株为阳性,RT-PCR检测后有11株为阳性,表明4种组合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获得转录。【结论】此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同型与异型FMDV之间多抗原表位基因不同融合方式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蹄疫病毒 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 农杆菌介导法 柱花草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多表位肽致敏mDC诱导CTL对HLA-A24^+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慎华平 钮柏琳 +2 位作者 杜慧敏 邹利全 龚建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630,633,共6页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多表位混合肽经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提呈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HLA-A24+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方法:人工合成四分支的树状串联hTERT表位肽(MAPs)及其各单表位多肽。取HLA-A...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多表位混合肽经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提呈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HLA-A24+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方法:人工合成四分支的树状串联hTERT表位肽(MAPs)及其各单表位多肽。取HLA-A24+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免疫磁珠分选并培养mDC。用尼龙毛柱纯化T淋巴细胞并培养。以各表位肽致敏mDC后,诱导特异性CTL增殖,并以表达hTERT且以HLA-A24+肿瘤细胞株SMMC-7721及HLA-A24-肿瘤细胞株SKOV3为靶细胞行杀伤实验。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培养基上清液中IL-12、TNF-α的分泌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以源于hTERT的T淋巴细胞表位I540(ILAKFLHWL)、V461(VYGFVRACL)及L766(LTDLQPYMRQFVAHL)合成4分支MAPs多肽及各单表位混合多肽。以人工合成的hTERT多表位混合肽致敏mDC后,能刺激CTL增殖,并可诱导对HLA-A24+肿瘤细胞株SMMC-7721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且MAPs多肽较单表位混合多肽的致敏效果更具显著性(P<0.05)。结论:以人工合成的hTERT多表位混合肽致敏mDC能激活同源淋巴细胞(CTL),可特异性杀伤HLA-A24+的肿瘤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多抗原表位 髓样树突状细胞 HLA-A24+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