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抖动法主振荡功率放大器相干合成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马阎星 司磊 +5 位作者 周朴 王小林 马浩统 李霄 许晓军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39-1644,共6页
采用多抖动相位控制方法实现了两路和三路1 W量级光纤放大器的相干合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中,将种子光源输出激光分为两路(或三路),分别通过光纤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并采用多抖动法实现相干合成。控制系统开环时,远场光斑... 采用多抖动相位控制方法实现了两路和三路1 W量级光纤放大器的相干合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中,将种子光源输出激光分为两路(或三路),分别通过光纤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并采用多抖动法实现相干合成。控制系统开环时,远场光斑条纹模糊不清,两路和三路合成时条纹对比度分别为0.19和0.12;系统闭环时,远场光斑条纹清晰可见,对比度提高到0.93和0.81,合成效率分别为80%和77%。此外,对两路和三路的合成效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各路的控制资源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相干合成 多抖动法 相位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中偏振-相位主动控制技术(特邀)
2
作者 周宏冰 陶汝茂 +9 位作者 辛雄 张昊宇 刘辰旭 王信宇 舒强 楚秋慧 林宏奂 王建军 颜立新 景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2,共15页
建立了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多通道偏振-相位主动控制数理模型,首次仿真研究了合成路数、初始状态、相位残差、动态噪声等对不同控制方案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光束同时取样方案的收敛步数随路数增多而增大,约为... 建立了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多通道偏振-相位主动控制数理模型,首次仿真研究了合成路数、初始状态、相位残差、动态噪声等对不同控制方案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光束同时取样方案的收敛步数随路数增多而增大,约为路数的4.5倍,而光束独立取样和基于多抖动法的光束同时取样方案的收敛速度均不随路数变化。在光束同时取样方案中,相位残差会影响偏振控制从而导致合成效率下降,基于多抖动法的光束同时取样方案可通过增大参考光振幅来改善,当参考光振幅与合振幅之比大于10时,0.1 rad相位残差导致的合成效率下降低于5%,然而在动态噪声条件下控制效果不佳,需要开发更好的方法来提升偏振误差信号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偏振控制 多抖动法 相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泵浦条件下光纤放大器相位噪声的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朴 王小林 +5 位作者 马阎星 冷进勇 马浩统 王建华 许晓军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07-1610,共4页
利用多抖动法对强泵浦条件下光纤放大器引入的相位噪声进行了测量。利用功率谱、积分谱对具体泵浦条件下的相位噪声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泵浦功率越大,高频成分占的比例越大。利用结构函数定量分析相位噪声的变化特性,得出相位噪... 利用多抖动法对强泵浦条件下光纤放大器引入的相位噪声进行了测量。利用功率谱、积分谱对具体泵浦条件下的相位噪声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泵浦功率越大,高频成分占的比例越大。利用结构函数定量分析相位噪声的变化特性,得出相位噪声控制系统的带宽需求指标。实验测得在71,181和230 W泵浦条件下,所需相位控制系统带宽最小值分别为830 Hz,3.1 kHz和10 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相干合成 相位噪声 多抖动法 结构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