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次成功的专题研讨会:“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 |
冯增昭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2
|
喜马拉雅北缘丁木错地堑第四纪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
李楠
刘陇强
朱利东
杨文光
刘强
周豫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3
|
山东省灵山岛下白垩统青山群火山地震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 |
周瑶琪
周腾飞
张振凯
梁钊
梁文栋
王安东
于姗姗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4
|
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简评 |
冯增昭
鲍志东
郑秀娟
王媛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1
|
|
5
|
山西平陆黄河北岸第四纪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古地震成因研究 |
史双双
赵强
薄建杰
韩晓飞
张丽
杨会丽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6
|
龙门山中、新生界软沉积物变形及构造演化 |
乔秀夫
姜枚
李海兵
郭宪璞
苏德辰
许乐红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7
|
软沉积物变形中负载、球—枕构造的古地震研究综述 |
钟宁
蒋汉朝
梁莲姬
徐红艳
彭小平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4
|
|
8
|
新疆博格达地区早二叠世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弧后碰撞前陆盆地地震记录 |
张传恒
刘典波
张传林
王自强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4
|
|
9
|
华北串岭沟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
石成龙
刘典波
崔一龙
张传恒
邱元喆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0
|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沉积模式研究 |
刘金华
吴立峰
乔力
孙秀会
孙晓庆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1
|
米仓山前缘早志留世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触发机制 |
张廷山
杜翔
杨巍
陈晓慧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2
|
几种较特殊的地震成因软变形沉积构造 |
钟建华
倪良田
邵珠福
李勇
刘选
钟福平
陈彬
毛毳
魏婷
孟玮
王金华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3
|
沧东凹陷始新统孔店组二段深水细粒沉积岩中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
鄢继华
焦玉玺
陈世悦
邓远
蒲秀刚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4
|
安徽寿县新元古界一个滑塌-滑脱软沉积物变形复合构造的发现及地质初探 |
王熙
王明镇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5
|
河南南召盆地上三叠统太山庙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 |
杨文涛
王敏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6
|
海相细粒陆源碎屑岩主要沉积构造类型及页岩气意义 |
施振生
张亚雄
曾番惠
周天琪
郭伟
黄浩勇
|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17
|
沉积学的新理论——评乔秀夫等著《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一书 |
林景星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8
|
书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地震与古地震记录 |
万天丰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9
|
灵山岛早白垩世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触发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 |
葛毓柱
钟建华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20
|
灵山岛下白垩统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划分及其地质意义 |
孙福宁
杨仁超
樊爱萍
尤靖茜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