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性状动物模型对考力代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秀丽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83-85,共3页
用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考力代羊体重的遗传参数,从而获得较准确的遗传参数估值。使用1 269只考力代羊的生长发育记录3 332个,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分不考虑误差间协方差和考虑误差间协方差两种情况估计考力代羊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 用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考力代羊体重的遗传参数,从而获得较准确的遗传参数估值。使用1 269只考力代羊的生长发育记录3 332个,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分不考虑误差间协方差和考虑误差间协方差两种情况估计考力代羊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不考虑误差间协方差时,直接遗传力估值依次为0.28、0.79、0.77、0.64和0.65;考虑误差间协方差时,则为0.28、0.33、0.30、0.23和0.21。遗传和表型相关在两种情况下都有相同的特点,月龄相差越大,相关越小。说明当不考虑误差间协方差时,分析结果遗传力被过高地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力代羊 遗传参数 多性状动物模型 DFREML软件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性状模型内蒙古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基因组预测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林豫 许琦 +10 位作者 何钰霄 习海娇 刘一帆 张涛 李金泉 张燕军 王瑞军 吕琦 梅步俊 苏蕊 王志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1-430,共10页
内蒙古绒山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后形成的优良家畜品种,是目前世界一流的绒肉兼用山羊。多性状动物模型被认为可以显著提高畜禽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实现性状间的间接选择。本文基于内蒙古绒山羊个体的系谱、基因型、环境以及早... 内蒙古绒山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后形成的优良家畜品种,是目前世界一流的绒肉兼用山羊。多性状动物模型被认为可以显著提高畜禽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实现性状间的间接选择。本文基于内蒙古绒山羊个体的系谱、基因型、环境以及早期生长性状的表型记录,建立多性状动物模型,利用ABLUP、GBLUP、ssGBLUP三种方法进行早期生长性状(初生重、断乳重、断乳前平均日增重、周岁重)遗传参数及基因组育种值的估计,进一步利用五倍交叉验证方法评价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显示,3种方法估计的初生重遗传力为0.13~0.15,断乳重遗传力为0.13~0.20,日增重遗传力为0.11~0.14,周岁重遗传力为0.09~0.14,均属于中等偏低遗传力;断乳重和日增重、日增重和周岁重之间存在强的正遗传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79和0.56~0.67,表型相关发现同样的规律;ABLUP、GBLUP和ssGBLUP法估计的初生重育种值准确性分别为0.5047、0.6694、0.7156,断乳重分别为0.6207、0.6456、0.7254;日增重分别为0.6110、0.6855、0.7357,周岁重分别为0.6209、0.7155、0.7756。综上所述,内蒙古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属于中等偏低遗传力,对其进行遗传选育改良速度相对较慢;通过对断乳重的选择可以实现其他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ssGBLUP方法估计内蒙古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基因组育种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均最高,且显著高于ABLUP法,说明该方法是内蒙古绒山羊早期性状基因组选育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早期生长性状 多性状动物模型 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白猪S_Ⅱ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华 梅书棋 +3 位作者 程妮 彭先文 郭万正 李良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1-423,共3页
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估计了中国大白猪SII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窝均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06、0.10、0.07和0.15。20日龄窝重(LW20)的母体效应为0.20,而其他性状的母体效... 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估计了中国大白猪SII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窝均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06、0.10、0.07和0.15。20日龄窝重(LW20)的母体效应为0.20,而其他性状的母体效应均较低。各性状TNB/ANB、TNB/LWB、TNB/LW20、ANB/LWB、ANB/LW20、LWB/LW20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94、0.81、0.74、0.88、0.71和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白猪SⅡ系 多性状动物模型 方差组分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白猪SⅡ_1系主要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华 宋忠旭 +4 位作者 李良华 彭先文 郭万正 武华玉 梅书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86-3089,共4页
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估计了中国大白猪SⅡ1系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生长性状中的平均日增重(ADG)、100kg体重日龄(AGE)、达100kg体重的背膘厚(BF)、饲料转化率(FCR)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6、0.21、0.45、0.39... 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估计了中国大白猪SⅡ1系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生长性状中的平均日增重(ADG)、100kg体重日龄(AGE)、达100kg体重的背膘厚(BF)、饲料转化率(FCR)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6、0.21、0.45、0.39,各性状均存在明显的窝效应,变化范围为0.09~0.35。胴体性状中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肋膘厚、腿臀比、胴体直长、肋皮厚的遗传力分别为0.23、0.36、0.43、0.25、0.50、0.66、0.42、0.68、0.14。生长性状ADG/AGE、ADG/BF、ADG/FCR、AGE/BF、AGE/FCR、BF/FCR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73、0.24、-0.51、-0.11、0.62、-0.05。胴体性状的屠宰率和瘦肉率与胴体重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0.43和0.17;屠宰率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为0.65,腿臀比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为0.61。说明在选育猪的肉用性状时,应考虑后腿的丰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白猪SⅡ1系 多性状动物模型 方差组分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选择的杜洛克猪群体经济性状遗传参数及遗传进展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林清 吴细波 +3 位作者 滕金言 邱小田 李加琪 张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目的】对受长期选择的实际杜洛克猪育种群体3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分析各性状取得的遗传进展,并探讨实际育种群体中长期选择等因素对群体遗传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广西某种猪场核心育种群杜洛克猪2003—2018年共计1576... 【目的】对受长期选择的实际杜洛克猪育种群体3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分析各性状取得的遗传进展,并探讨实际育种群体中长期选择等因素对群体遗传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广西某种猪场核心育种群杜洛克猪2003—2018年共计15760条生长性能测定记录。运用DMU软件的DMUAI模块和DMU4模块,利用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3个重要经济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并通过估计该群体的年度累计群体遗传参数以评估该群体在长期选择过程中遗传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杜洛克猪3个重要经济性状(达100 kg体质量日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354、0.477和0.479,均属中高遗传力性状。3个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范围为-0.110~0.039,表型相关范围为-0.076~0.082,均属于弱相关。性状达100 kg体质量日龄在长期选择中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而性状达100 kg体质量背膘厚和达100 kg体质量眼肌面积取得的遗传进展较小。分析年度累积群体估计的遗传参数发现,3个经济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杜洛克猪群体3个重要经济性状均为中高遗传力性状且性状间相关性较弱。在实际育种群体中,长期选择及引种等因素会导致群体遗传参数发生变化,育种实践中应及时开展遗传参数估计,以获得准确的遗传评估结果,加速群体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长期选择 多性状动物模型 遗传参数 遗传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猪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及进展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闫翘楚 林清 +5 位作者 冯雪燕 苏展勤 吴细波 司景磊 张哲 李加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目的】对长白猪达100 kg体重日龄(DAYS_100)、达100 kg体重日增重(ADG_100)、达100 kg体重眼肌面积(LMA_100)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BFT_100)4个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及遗传和表型进展,为目标群体的遗传改良提供依... 【目的】对长白猪达100 kg体重日龄(DAYS_100)、达100 kg体重日增重(ADG_100)、达100 kg体重眼肌面积(LMA_100)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BFT_100)4个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及遗传和表型进展,为目标群体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某种猪场核心育种群长白猪2002—2020年的生长性状测定记录,利用R软件对影响长白猪生长性状的因素进行固定效应分析,运用DMU软件和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4个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同时评估这些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以及遗传进展和表型进展。【结果】长白猪DAYS_100、ADG_100、LMA_100和BFT_100的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399、0.391、0.433和0.421,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DAYS_100和ADG_100的遗传及表型相关呈极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92。DAYS_100表型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余3个性状呈下降趋势;ADG_100和BFT_100遗传趋势总体呈现上升趋势,DAYS_100和LMA_100的遗传趋势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长白猪4个生长性状均为中高遗传力性状,可通过直接选择加快遗传进展。DAYS_100和ADG_100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强。猪场的表型测定管理及群体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对猪群生长性状的表现有影响。此外,养殖场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品种品系结构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遗传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猪 生长性状 遗传进展 多性状动物模型 遗传力 遗传相关 估计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杂交群体及其遗传评估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婷 侯娅丽 +2 位作者 刘林 王雅春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9-784,共6页
为验证在奶牛杂交群体中将品种组成和杂合度作为协变量的遗传评估理论,为奶牛杂交模式选择和杂交群体遗传评估等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奶业现状,本研究模拟了在低产荷斯坦牛群引入法系蒙贝利亚牛、德系西门塔尔牛进行杂交,采用... 为验证在奶牛杂交群体中将品种组成和杂合度作为协变量的遗传评估理论,为奶牛杂交模式选择和杂交群体遗传评估等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奶业现状,本研究模拟了在低产荷斯坦牛群引入法系蒙贝利亚牛、德系西门塔尔牛进行杂交,采用随机交配和三品种轮回杂交模式、群体世代重叠17年的繁育过程。群体杂合度在第7年后趋于平衡,轮回杂交模式的群体杂合度高于随机交配。经过杂交,原中低产荷斯坦牛群体在产奶性能、生长性能方面都有进展,轮回杂交提高幅度相对略高。此外,利用品种效应和杂合度效应剖分杂种优势,采用单性状和多性状动物模型对模拟群体进行遗传评估,效果基本一致,都可以很好地用于杂交群体的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对荷斯坦牛中低产群体进行杂交,可实现生产性能和效益的提高,回归模型可用于多元群体的遗传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杂交生产 模拟 性状动物模型 多性状动物模型 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应用BLUP到种猪发展
8
作者 王家圣 赵自力 《养殖与饲料》 2003年第10期20-21,共2页
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Best Linear UnbiasedPrediction)法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育种值估计方法,能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各种亲属资料,考虑选择近交及性状间遗传相关等因素,准确地同时估计出种畜各性状育种值以及综合育种值,并能比... 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Best Linear UnbiasedPrediction)法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育种值估计方法,能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各种亲属资料,考虑选择近交及性状间遗传相关等因素,准确地同时估计出种畜各性状育种值以及综合育种值,并能比较场内,场间,地区间甚至国家间种畜优劣,可加速优良种畜的推广利用,提高种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猪 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 育种值 估计方法 遗传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