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微小扇头蜱及镰形扇头蜱核糖体及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1
作者 陈俊蓉 徐翠蓉 +6 位作者 谢昕言 李东旭 张艳 贺君君 杨建发 邹丰才 马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8,共6页
了解云南地区分布的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与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和2(ITS-1,ITS-2)、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 1)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4(nad 4)基因序... 了解云南地区分布的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与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和2(ITS-1,ITS-2)、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 1)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4(nad 4)基因序列多态性,探究核糖体及线粒体基因作为微小扇头蜱、镰形扇头蜱分子标记的应用能力。采集牛体表寄生蜱,经鉴定为微小扇头蜱与镰形扇头蜱。通过PCR分别扩增其核糖体ITS-1、ITS-2基因,线粒体cox 1、nad 4基因。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拼接,利用Clustal X(1.83)做多序列比对。基于Mr Bayes 3.11使用贝叶斯(BI)法针对cox 1和nad 4基因构建进化树,分析其分类地位。通过比对,分析这些基因的种类序列差异和种间差异。通过对序列的碱基含量计算发现,ITS-1、ITS-2基因的G+C含量较高,cox 1、nad 4基因序列的G+C含量较低。微小扇头蜱4个基因的种内差异依次为ITS-1>cox1>nad4>ITS-2;镰形扇头蜱种内差异依次为ITS-1>ITS-2、cox1>nad4。2种扇头蜱4个基因的种间差异比较为ITS-1>nad4>cox1>ITS-2。微小扇头蜱与镰形扇头蜱的4个基因中ITS-1基因的种内差异变异程度最大,是用于遗传多样性的理想分子标记。2种扇头蜱的种间差异对比证实ITS-2基因的种间差异变异程度最小,适于研究2种蜱间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头蜱 核糖体 线粒体 序列多态性分析 系统发育关系 分子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FGF5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忠昌 霍永智 +5 位作者 胡姗 李向琴 白玉恒 王瑞 刘柯柯 张然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5期37-38,共2页
陕北白绒山羊是以辽宁白绒山羊为父本,本地黑山羊为母本,历经25年培育而成的绒肉兼用山羊新品种。具有产绒量高、羊绒纤维细长、绒色纯白和光泽好等优点。绒毛纤维的细度是分析绒毛品质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可决定山羊绒的纺织性能和... 陕北白绒山羊是以辽宁白绒山羊为父本,本地黑山羊为母本,历经25年培育而成的绒肉兼用山羊新品种。具有产绒量高、羊绒纤维细长、绒色纯白和光泽好等优点。绒毛纤维的细度是分析绒毛品质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可决定山羊绒的纺织性能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产绒量 绒毛品质 多态性分析 羊绒纤维 本地黑山羊 纺织性能 山羊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鸡线粒体DNA部分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益平 朱庆 +1 位作者 曾凡同 邱祥聘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测定了分布于中国的红原鸡两个亚种(Gallusgallusspadiceus亚种、Gallusgallusjabouillei亚种)5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部分序列(289bp)和控制区(D 环)的部分序列(539bp),并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原鸡的相应片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测定了分布于中国的红原鸡两个亚种(Gallusgallusspadiceus亚种、Gallusgallusjabouillei亚种)5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部分序列(289bp)和控制区(D 环)的部分序列(539bp),并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原鸡的相应片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布在中国的两个红原鸡亚种与在泰国等地分布的红原鸡亚种可归为一类,而与爪哇岛上分布的红原鸡亚种差异较大。我们的结果支持红原鸡可以分为陆地型和海岛型亚种,家鸡可能来源于陆地型红原鸡,并经受了多次独立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鸡 线粒体 DNA 基因序列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的RAPD-PCR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曹宜 刘波 +2 位作者 林营志 朱育菁 周涵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74-79,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PCR),对采自我省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和同一寄主不同植株的瓜类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到6个多态性随机引物,共产生了72条RAPD带,其中86.11%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菌株分为4个...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PCR),对采自我省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和同一寄主不同植株的瓜类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到6个多态性随机引物,共产生了72条RAPD带,其中86.11%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菌株分为4个RAPD组,确定了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为瓜类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分类提供有利的分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RAPD-PCR 多态性分析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猪群体氟烷基因频率检测及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魏巍 王希彪 +4 位作者 黄宣凯 张野 兰晓明 刘建明 暴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36,共6页
重新确定现有民猪(原称东北民猪)群体中氟烷基因(Haln)的基因型,采用PCR—RFLP方法对48头民猪进行了氟烷(Haln)基因检测,并测定了其中5头民猪的Haln基因序列。结果表明,48头民猪中HalNHalN(NN)型占70.83%,HalNHal(nNn)型占25%,HalnHal(n... 重新确定现有民猪(原称东北民猪)群体中氟烷基因(Haln)的基因型,采用PCR—RFLP方法对48头民猪进行了氟烷(Haln)基因检测,并测定了其中5头民猪的Haln基因序列。结果表明,48头民猪中HalNHalN(NN)型占70.83%,HalNHal(nNn)型占25%,HalnHal(nnn)型占4.17%;N基因频率为83.33%,n基因频率为16.67%。民猪Haln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录号为Z49778.1的野猪Haln基因的同源性为99%,与其他10个品种(系)的Haln基因序列相比,发现他们具有相同的结构域构成,在所测民猪Haln基因中发现13个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Haln基因 PCR-RFLP 基因频率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e-MIR156前体基因的克隆及其靶基因TaSPL17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霞 张斌 +3 位作者 毛新国 李昂 孙美荣 景蕊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2-602,共11页
Squamosa-promoter binding protein(SBP)-box基因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其部分成员受miR156调控。文章克隆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tae-MIR156前体基因,转录后能够形成茎环结构。小麦10个SBP-box基因中,仅T... Squamosa-promoter binding protein(SBP)-box基因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其部分成员受miR156调控。文章克隆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tae-MIR156前体基因,转录后能够形成茎环结构。小麦10个SBP-box基因中,仅TaSPL3和TaSPL17在编码区存在tae-miR156识别位点。SPL17在普通小麦的A基因组供体种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AA)UR209和B基因组供体种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BB)Y2001中均为多拷贝(SPL17-A1、SPL17-A2和SPL17-A3;SPL17-B1、SPL17-B2和SPL17-B3),在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DD)Ae38中仅检测到一种序列(SPL17-D);SPL17-A2与SPL17-B2,SPL17-A3与SPL17-B3、SPL17-D两两之间序列的一致性程度均大于99%,且与普通小麦(中国春、衡观35和双丰收)的TaSPL17序列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提示它们可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基因,并且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靶基因TaSPL17中的tae-miR156识别位点非常保守,在根据单株穗数和基因型多样性挑选的SubP1和SubP2群体中均未检测到tae-miR156识别位点存在变异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6 SBP-box基因 多态性分析 普通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5个牛种leptin基因外显子3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东英 陈宏 +4 位作者 张良志 蓝贤勇 张争锋 王新庄 王居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20,共4页
利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和PCR-RFLP技术,对南阳牛、秦川牛、西镇牛、鲁西牛(地方黄牛品种)和荷斯坦奶牛等5个牛品种的263头个体lep tin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lep tin基因外显子3长度为330 bp,存在H aeⅢ和Ap aⅠ限制... 利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和PCR-RFLP技术,对南阳牛、秦川牛、西镇牛、鲁西牛(地方黄牛品种)和荷斯坦奶牛等5个牛品种的263头个体lep tin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lep tin基因外显子3长度为330 bp,存在H aeⅢ和Ap 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但在这2个酶切位点上无多态性,2种酶酶切片段长度均为70 bp和260 bp。说明牛lep tin基因外显子3在H aeⅢ和Ap aⅠ2个酶切位点上具有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IN基因 外显子3 PCR—RFLP 牛品种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黑猪FSHβ亚基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2
8
作者 柳淑芳 闫艳春 杜立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3-408,共6页
PCR扩增分析中国华北型优良地方猪种莱芜黑猪和产仔数与其差异较大的大约克夏 ,以及它们的杂交后代大莱猪在卵泡刺激素 (FSH) β亚基基因结构区的多态性。通过测序发现莱芜黑猪在该区存在插入突变 ,插入片段长度为 2 75bp ,位于已发表的... PCR扩增分析中国华北型优良地方猪种莱芜黑猪和产仔数与其差异较大的大约克夏 ,以及它们的杂交后代大莱猪在卵泡刺激素 (FSH) β亚基基因结构区的多态性。通过测序发现莱芜黑猪在该区存在插入突变 ,插入片段长度为 2 75bp ,位于已发表的猪FSHβ亚基基因全序列的 +80 9与 +810碱基之间 ,插入片段中存在一个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及AluI内切酶识别位点 ,末端有 17个腺苷酸的poly(A) ,所以该片段可能为Alu成分。对FSHβ亚基基因插入片段进行BamHI多态性分析 ,发现本研究所检测样品中不存在BamHI多态性。把FSHβ亚基基因作为控制猪产仔数主效基因的候选基因与产仔数进行连锁分析 ,证明FSHβ基因座位在莱芜猪种中与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紧密连锁 ,优势基因AA纯合子比BB纯合子母猪平均每胎多产仔 1.2头。因莱芜猪与太湖猪插入序列的主要差异是末端的poly(A)长短不同 ,故推测该插入片段末端的poly(A)结构亦可能影响猪的产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黑猪 FSHΒ亚基基因 多态性分析 繁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绵羊群体的BMPR-IB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公金 窦德宇 +5 位作者 花卫华 聂晓伟 储国良 徐晓波 赵伟 刘亚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7-450,共4页
选择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MPR-IB)作为一种侯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其在杜泊绵羊、湖羊、小尾寒羊及杜湖、杜寒杂交F1代群体中的多态性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在杜泊绵羊中只存在1种基因型,即野生型(++);在湖羊和小尾寒羊中... 选择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MPR-IB)作为一种侯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其在杜泊绵羊、湖羊、小尾寒羊及杜湖、杜寒杂交F1代群体中的多态性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在杜泊绵羊中只存在1种基因型,即野生型(++);在湖羊和小尾寒羊中检测到两种基因型,纯合突变型(BB)和杂合突变型(B+);湖羊中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09和0.091,小尾寒羊中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63和0.437;在杜湖和杜寒杂交绵羊中发现两种基因型(B+和++),杜湖羊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75和0.125;杜寒羊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6和0.214。BMPR-IB分子标记可作为一种新颖的辅助技术用于评估杜泊绵羊与湖羊或小尾寒羊杂交后代的繁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群体 BMPR-IB基因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生长激素基因Ap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邢晋祎 帅素容 +1 位作者 李学伟 乔绍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6,共3页
利用 PCR- RFL P技术 ,分析了大约克猪和长白猪 GH基因的 Apa 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 ,在p GH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 5种基因型和 4种等位基因 ;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 2个猪种间分布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基因 APA I酶 切位点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游泳池肉芽肿中海分枝杆菌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林 陈雪 +2 位作者 赵亭 丁北川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快速检测游泳池肉芽肿组织中海分枝杆菌。方法:对疑诊为游泳池肉芽肿患者5份皮损组织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用BstEⅡ和Hae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RFL... 目的:探讨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快速检测游泳池肉芽肿组织中海分枝杆菌。方法:对疑诊为游泳池肉芽肿患者5份皮损组织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用BstEⅡ和Hae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RFLP分析,并与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份标本中均检测出海分枝杆菌,与培养结果一致。经过3~7个月治疗,4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好转。结论:用PCR-RFLP可以快速鉴定海分枝杆菌,有利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分枝杆菌 感染 皮肤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肥胖基因(ob)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戴茹娟 李宁 吴常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9-31,共3页
猪肥胖基因(ob)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多态性分析戴茹娟1李宁2吴常信1(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2.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PartialCloningofPor... 猪肥胖基因(ob)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多态性分析戴茹娟1李宁2吴常信1(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2.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PartialCloningofPorcineObesityGen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基因 多态性分析 部分序列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瘦肉率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技术 遗传标记 生产性状 肥胖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番鸭VIPR-1基因的克隆与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辛清武 郑嫩珠 +2 位作者 缪中纬 朱志明 黄勤楼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VIPR-1基因是研究家禽就巢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VIPR-1基因的克隆和测序能为进一步研究黑番鸭就巢性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奠定理论基础,为鸭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基因素材。本研究以黑番鸭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取黑番鸭VIPR-1基因序列[1 ... VIPR-1基因是研究家禽就巢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VIPR-1基因的克隆和测序能为进一步研究黑番鸭就巢性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奠定理论基础,为鸭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基因素材。本研究以黑番鸭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取黑番鸭VIPR-1基因序列[1 864bp(序列1)和1 673bp(序列2)的基因片段],并进行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和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序列1包含第5外显子(101bp)、第5内含子(1 630bp)及第6外显子(133bp)的完整序列;序列2包含第12外显子(42bp)、第12内含子(1 455bp)的完整序列和第13外显子(176bp)的部分序列。根据基因序列特征,对获取的2段黑番鸭VIPR-1基因序列分别设计4对引物,进行扩增序列测序比对。结果发现:在序列1第318处、454处存在C/T突变,第547处存在A/G突变,第923处存在A/T突变;序列2第89处、944处存在C/T突变,第662处存在G/A突变,第1 031处存在A/G突变,第1 334处存在A/C突变。黑番鸭VIPR-1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突变位点的发现为进一步开展VIPR-1基因的多态性与黑番鸭就巢性状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番鸭 VIPR-1基因 克隆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棉品种资源的RAPD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美冬 詹先进 张献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7-430,共4页
运用RAPD技术对我国12个来源不同的彩色棉资源以及1个当地主栽白棉花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Jaccards遗传相似系数计算13个材料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NTSYS-PC 1.80软件进行聚类,绘制树状图。结果分析表明:12个彩色棉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7... 运用RAPD技术对我国12个来源不同的彩色棉资源以及1个当地主栽白棉花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Jaccards遗传相似系数计算13个材料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NTSYS-PC 1.80软件进行聚类,绘制树状图。结果分析表明:12个彩色棉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71处可分为4组,不同彩色棉品种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种质间的差异与材料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相似系数为0.52处,可将彩色棉与白棉区分开,遗传差异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资源 RAPD 多态性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红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金玉 秦立红 +3 位作者 张国梁 赵玉民 张嘉保 赵志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3-106,共4页
以58头草原红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IGF-ⅠR基因3′UTR中发现PCR-SSCP的多态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对所得基因型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 以58头草原红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IGF-ⅠR基因3′UTR中发现PCR-SSCP的多态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对所得基因型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3′UTR中AB型的胴体产肉率、肉骨比显著高于AA、BB型(P<0.05);AA型的脂肪覆盖率显著高于BB型(P<0.05),与AB型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IGF-ⅠR基因 3′UTR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西瓜作图亲本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羊杏平 刘广 +2 位作者 侯喜林 徐锦华 高长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0-1107,共8页
以西瓜为材料,对基因组DNA的RAPD和ISSR分析体系中的Mg2+、dNTPs和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筛选出的RAPD优化体系(20μl)为:引物0.4μmol/L,dNTPs 200μmol/L,Mg2+2.0 mmol/L,DNA 20 ng,1×Buffer缓冲液,Taq酶1.0 U;ISSR优化体系(16μl... 以西瓜为材料,对基因组DNA的RAPD和ISSR分析体系中的Mg2+、dNTPs和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筛选出的RAPD优化体系(20μl)为:引物0.4μmol/L,dNTPs 200μmol/L,Mg2+2.0 mmol/L,DNA 20 ng,1×Buffer缓冲液,Taq酶1.0 U;ISSR优化体系(16μl)为:引物0.25μmol/L,dNTPs 160μmol/L,Mg2+1.0 mmol/L,DNA 20ng,1×Buffer缓冲液,Taq酶0.64 U。以远生态西瓜品种自交系64-1-3和6-2、及23-1和4-1-2为作图亲本,利用筛选好的RAPD和ISSR体系对作图亲本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作图亲本64-1-3和6-2中,181个RAPD引物中有11个引物不能有效扩增,其余170个引物产生了525条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在基因组中可检测到3.08个基因位点,其中可检测出多态性位点的引物有55个,产生了77条多态性扩增带,平均多态率为14.67%;62个ISSR引物中有17个引物不能有效扩增,其余45个引物产生了188条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了4.18条扩增带,15个多态性引物可以在双亲间检测到多态性位点23个,平均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1.5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率为12.23%。在作图亲本23-1和4-1-2中,利用499个RAPD引物进行了基因组的扩增,其中43个引物为非有效引物,456个引物产生了1 431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3.14条带,142个多态性引物检测到了240个多态性基因位点,平均多态率为16.77%。表明西瓜作图亲本间的遗传背景较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RAPD ISSR 体系优化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黑麦草及其近缘种高羊茅的RAPD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杰勤 王丽华 +1 位作者 詹秋文 张国策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3,共3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麦草及其近缘种高羊茅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4个引物共扩增出62条带,其中52条带为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83.9%,表明在这8个品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从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麦草及其近缘种高羊茅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4个引物共扩增出62条带,其中52条带为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83.9%,表明在这8个品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从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特高黑麦草、蓝天堂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羊毛黑麦草、邦德黑麦草、美兰黑麦草和高羊茅黑麦草作为一个系谱群,它们之间有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同时发现,高羊茅与其它7个草种间存在有较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品种 RAPD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香菇栽培菌株RAPD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旺秋 杨小兵 +2 位作者 李泰辉 林群英 周洁莹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对广东省5个香菇(Lentinulaedodes)栽培菌株或其衍生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香菇的商业菌株质量监测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 对广东省5个香菇(Lentinulaedodes)栽培菌株或其衍生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香菇的商业菌株质量监测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香菇 栽培 菌株 RAPD 多态性分析 遗传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淀粉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系)淀粉分支酶SBEⅡa和SBEⅡb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昊龙 韩俊杰 +1 位作者 李卫华 刘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987,共7页
【目的】克隆抗性淀粉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系)中淀粉合成酶关键基因SBEⅡa和SBEⅡb进行多态性分析,从分子水平阐述不同小麦品种(系)间抗性淀粉含量差异的原因。【方法】根据Gene Bank中公布的小麦SBEⅡa(AF286319.1)和SBEⅡb(AY740401.1... 【目的】克隆抗性淀粉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系)中淀粉合成酶关键基因SBEⅡa和SBEⅡb进行多态性分析,从分子水平阐述不同小麦品种(系)间抗性淀粉含量差异的原因。【方法】根据Gene Bank中公布的小麦SBEⅡa(AF286319.1)和SBEⅡb(AY740401.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SBEⅡa和SBEⅡb基因序列,利用Clustal.W进行测序结果的比对分析,NCBI Conserved domain和inte Pro在线网站对SBEⅡa和SBEⅡb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域预测,寻找影响抗性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位点。【结果】克隆了SBEⅡa(2 471 bp)、SBEⅡb(2 510 bp)基因ORF(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序列分析表明:SBEⅡa、SBEⅡb基因与公布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64%和99.07%。【结论】SBEⅡa基因ORF的三个结构域中未发现影响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的候选差异位点。在SBEⅡb基因编码区羧基C-末端的3个候选差异位点和α-淀粉催化酶结构域的1个候选差异位点可能是造成小麦品种(系)间抗性淀粉含量差异的原因。SBEⅡa、SBEⅡb氨基N-末端前面序列中共计10个单碱基变异作为潜在差异位点,也可能参与SBE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性淀粉 SBEⅡa SBEⅡb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汉族人群13个STR基因座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振原 马骏 +2 位作者 徐永城 樊栓良 方俊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6-237,240,共3页
关键词 STR基因座 汉族人群 西安地区 多态性分析 DNA分析技术 短串联重复序列 荧光标记引物 复合扩增 毛细管电泳 多态性分布 检测方法 扫描检测 个体识别 亲权鉴定 系统分析 Plus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