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灌注评估中的价值 |
李璐璐
尚松安
莫小小
梅超
张宁贵
王雪
杨鑫
伍雅婷
叶靖
|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的量化原理及其临床研究 |
郑罡
张健康
胥巧丽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3
|
基于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早产儿脑灌注模式研究 |
常苗
岳松虹
张静
|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中不同PLD值对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灌注的评估 |
杜慧
王梦辰
陈敦超
尚劲
刘扬颖秋
王铭义
宋清伟
苗延巍
|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
2017 |
11
|
|
5
|
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烟雾病直接脑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 |
刘兴炬
李嘉熙
袁菁
吕征
张岩
张东
赵继宗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6
|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儿童烟雾病脑灌注和侧支代偿评估中的应用 |
刘兴炬
李嘉熙
袁菁
张东
张岩
王嵘
张谦
赵继宗
|
《中国卒中杂志》
|
2020 |
5
|
|
7
|
基于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指导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研究 |
许东
赵海燕
马东明
齐明山
王文虎
王巍
何文亭
姚翠萍
哈若水
吕金捍
|
《中国卒中杂志》
|
2016 |
4
|
|
8
|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
贺元彦
贺业新
|
《磁共振成像》
CAS
|
2019 |
4
|
|
9
|
学龄前儿童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灌注中的最佳标记后延迟时间 |
唐世龙
何玲
刘波
周瑜
刘先凡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0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研究进展 |
段琳言
卢洁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1
|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评价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
马鹏程
邬刚
刘楠
王晋
董小林
彭桂兰
孙桂芳
冯煜森
|
《中国卒中杂志》
|
2020 |
5
|
|
12
|
pCASL技术在评估合并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损伤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
罗培茵
陈秋怡
李峻枫
刘文熙
戚瑞瑞
梁秋梅
孟凡琦
王文静
曾又佳
陈玥瑶
|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PCASL成像技术伪影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李中欣
贺业新
|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正常人3D-ASL脑血流灌注最佳标记后延迟时间分析 |
胡英
陈莉
肖艳
吕发金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15
|
3DASL脑灌注成像: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对血流测量的影响 |
赵光明
唐纳
张洁
张贵祥
孟捷
|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16
|
肺癌脑转移瘤DSC-PWI:ASL最佳标记延迟时间分析 |
王旭
魏强
刘义军
李贝贝
童小雨
范勇
|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17
|
3D-ASL不同标记延迟时间及脑白质病变评分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
徐畅
王巍
|
《磁共振成像》
CAS
|
2020 |
11
|
|
18
|
3.0 T MRI pCASL技术评价脑瘫患儿手术疗效的应用价值 |
王禄伟
杜金骏
韩秉艳
|
《磁共振成像》
CAS
|
2020 |
3
|
|
19
|
3D-ASL中动脉穿行伪影和动脉内高信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 |
杨丽
贺元彦
李彦瑶
张鹏飞
贺业新
|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20
|
多PLD ASL成像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远期神经功能良好的价值 |
段琳言
於帆
王静娟
张苗
卢洁
|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